APP下载

栽培密度、施肥量及有效含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2013-07-04任海祥宁海龙

大豆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施肥量回归方程大豆

徐 督,任海祥,宁海龙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大豆产量受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在相同基因型下,栽培密度、施肥量等栽培措施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只有采取良种良法才是获得大豆高产的关键[1]。大豆栽培技术对提高大豆单产起着重要作用,对产量贡献率约占40%~50%[2];随着土壤肥力的逐年下降,化肥施用量逐渐增加,肥料的合理搭配使用是提高大豆生产水平的关键。因此,怎样发挥大豆品种的增产潜力,解决生产中合理密植、施肥有效含量问题,促使大豆植株吸收养分平衡,使个体与群体发育、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3],是大豆生产获得高产的关键之一。2010年,选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的高产大豆品种牡丰7号为供试材料,试验设密度、施肥量、施肥有效含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5个水平,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培密度、施肥量及有效含量3个栽培因子对牡丰7号的综合影响,为大豆的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为指导大豆生产、普及大豆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品种 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选育并提供的大豆品种牡丰7号,主要特性见表1。

1.1.2 试验肥料 氮肥:尿素(含纯N 46%);磷肥:磷酸二铵(含P2O546%,含N 18%);钾肥:氯化钾(含K2O 62%)。

表1 高产大豆品种牡丰7号的主要特征特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9年在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试验田(北纬44°26′,东经129°31′)中进行,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半山间平原区,为暗棕壤性草甸土,地势平坦,土质松软,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中等均匀,前茬为玉米,pH 6.28,有机质含量29.90 g/kg,全氮2.60 g/kg,全磷0.71 g/kg,全钾22.20 g/kg。

1.3 试验设计

选用密度(X1)、施肥量(X2)、有效含量(X3)为试验因素,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3个因素5个水平(见表2)。

播种前施用底肥,按照试验设计,所施肥料的有效含量按照-1.682~1.682的5个设计水平分别施用39.91%~60.09%这5个含量水平不等。田间试验共23个小区,完全随机排列,6行区,行长5m,行距65 cm,面积19.5m2,3次重复。收获时每小区去2行边行,中间2行全部收获计产,计产面积6.5m2。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在各处理完熟期后收获,取10株标准单株测定各处理生物产量及构成因子、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1.5 数据分析

用Excel 2010、DPSV7.0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测产结果如表3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建立牡丰7号大豆产量与密度、施肥量、有效含量这3个因子的数学模型。

Y=3801.16+37.66X1+27.67X2+57.87X3-68.96X12-16.15X22-68.78X32-54.13X1X2+69.78X1X3-17.85X2X3

如表4所示,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F1=0.976F0.01=4.19,表明方程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产量目标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很好,能反映栽培密度、施肥量及有效含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效应分析及预测。

表2 试验因子水平及编码表

表3 试验的小区组合及产量结果

表4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对产量目标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后,将不显著的回归系数从回归方程中剔除后得到新的回归方程。

以下是a=0.05显著水平剔除不显著项后的回归方程:

Y=3 801.16+37.66X1+57.87X3-68.96X12-68.78X32-54.13X1X2+69.78X1X3

2.2 效应分析

2.2.1 主因素重要性分析 经过无量纲线性编码代换后,偏回归系数已经标准化,直接比较其绝对值大小,就可以判断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4]。

从回归模型中可知,栽培密度(X1)、有效含量(X3)、施肥量(X2)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 37.66、27.67、57.87,可知增加栽培密度、施肥量及有效含量均能增加大豆牡丰7号的产量,从3者的绝对值可知对产量的影响效应重要性为有效含量(X3)>栽培密度(X1)>施肥量(X2),影响效应表现较显著。

2.2.2 单因素效应分析 为了研究试验中各因素在模型中的作用以及在生产中的定量标准,用降维法分别固定3个自变量取零水平,计算出另一变量与产量的回归子模型如下:

Y1=3 801.16+37.66X1-68.96X12

Y2=3 801.16+27.67X2-16.15X22

Y3=3 801.16+57.87X3-68.78X32

根据回归子模型的效应方程,绘制出试验因子单因素效应抛物线,如附图所示。

附图 三因素对产量的单因素效应分析

可以看出各因素变化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呈现出曲线相关。三因素在[-1.68,1.68]范围内,产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密度水平为0.27时,产量最高为3 806.30 kg/hm2;施肥量水平为0.86时,最高为3 813.01 kg/hm2;而有效含量为0.42时,最高为3 813.33 kg/hm2。由此可见提高牡丰7号大豆新品种的经济产量,需要采取合理密植、适度施肥、并适当增加有效含量的方法。

2.2.3 互作效应分析 试验中,密度、施肥量、有效含量对产量的效应分析表明,密度、施肥量之间互作达到了显著水平,密度、有效含量之间的互作项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对产量回归方程进行降维分析,寻求两因素对产量的交互作用,其对应的数学模型如下:

Y12=3 801.16+37.66X1-27.67X2-68.96X12-16.15X22+54.13X1X2

Y13=3 801.16+37.66X1+57.87X3-68.96X12-68.78X32+69.78X1X3

2.3 数学模型最大值分析

通过数学模型,要使产量(Y)达到最大值,根据各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可知,当密度(X1)为1.682 水 平 , 即 37.36 万 株/hm2, 施 肥 量(X2)为-1.682水平即321.09 kg/hm2;相应的有效含量为1水平时,即施肥有效含量为56%,牡丰7号大豆产量达到了最大值3 929.02 kg/hm2,此数学模型模拟的最佳方案在生产上可行。

3 讨论

本试验中,3个因素对牡丰7号产量作用效应大小为:有效含量(X3)>施肥量(X2)>密度(X1);3因素中密度分别与施肥量和有效含量存在互作效应,作用方向有正有负;在牡丰7号大豆生产中应适当调控,需要采取合理密植,保持合理的施肥量,并适当增加有效含量的方法,有利于增产增收,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因为栽培措施对大豆本身的株型结构产生巨大的调节作用,密度不同使大豆的生长空间、光照、水肥吸收等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产量[5];而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是通过其生理过程实现的[6]。本试验数学模型最大值分析可知:当密度为37.36万株/hm2,施肥量为321.09 kg/hm2,相应的有效含量为56%时,牡丰7号大豆产量达到了最大值3 929.02 kg/hm2。

[1]周敬霄.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对夏大豆邯豆5号产量影响[J].大豆科技,2011(2):13-16..

[2]栾晓燕,杜维广,满为群,等.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7,26(6):885-891.

[3]杜维广,郝乃斌,满为群.大豆高光效育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张旭东,彭世逞.施肥对密植石榴座果影响的数学模型初探[J].西南园艺,1999,27(4):3-4.

[5]王志新.播期和密度对高油高产大豆合丰50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9,28(6):1008-1011.

[6]许海涛,王友华,许波,等.氮磷钾优化施肥对高蛋白大豆籽粒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39(1):195-196.

猜你喜欢

施肥量回归方程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