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实干须跨“七道坎”
2013-07-02陈忠辉
文 陈忠辉
干部实干须跨“七道坎”
文 陈忠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全党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发扬我党实干精神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须跨过“七道坎”。
跨过“空喊口号”的坎,学会务实干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华民族饱经沧桑,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然而,有少数领导干部追求形式主义而不脚踏实地,热衷于空喊口号而不求真务实。好大喜功、作风漂浮、弄虚作假。今天提出建设“几个某某城”“几个某某区”,明天又提出实施“什么战略”、建成“什么经济带”,表面上大手笔、大气魄、大目标,实际上花里胡哨、高调造势、不切实际。诚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一定的目标、口号来凝聚人心、激发动力,但这样的空口号最终是误导了一批干部,误了一个地方的发展。领导干部务必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接地气,认真摸清本省、本市实情,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制定出合乎实际的发展战略。然后,一届一届的领导班子、一代一代的人接力干、务实干。
跨过“借口托辞”的坎,不说“不能干”
干事创业是领导干部推进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但有一些干部干又不想干,懒于作为,尤其是一些难办、无利可图的事情更是拖着不干。遇到困难和矛盾就躲,遇到难题就推诿扯皮,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只顾局部自身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甚至连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能推就推,能少干就少干。随着领导干部问责制全面推进,在社会各种力量及媒体舆论的强大监督下,这些干部不干又不行,于是千方百计找借口、寻托词:“这事不办是条件不成熟,政策不明朗,时机不具备。”“这事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解决。”“这事上面有政策,但与本地实际有差距”,等等。现实工作中,确有以上现象发生,但也成了有些干部糊弄百姓、自己不作为的理由、借口、托词,说小了是惰性,说大了就是怠政。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不是人民公仆的态度。官不勤则事废。干部实干,必须从勤政开始。为政一方,自当恪尽职守,勤政敬业,不说“不能干”。
跨过“迟疑观望”的坎,认准了就干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但往往有些干部却有慢人一拍、落人一步的做派,即做事前先看看别人怎么干,再跟着干,观望迟疑。这种思想方法不能说全错,但瞻前顾后、犹犹豫豫,往往就是坐失良机,表现在:当国家推行某项新政、新的改革举措时,这部分干部仍是采取等待观望再走路、亦步亦趋慢慢来的态度。这是“慢工作”的思维在作怪,再紧要的事情,也要按部就班,等等看看,不争先、只随后。殊不知,机遇在犹豫中丧失,发展在观望中滞后,关键时刻更是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数年。领导干部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立说立行,要有把错失的机遇抢回来的精神,不能慢,也不敢慢,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胆识和勇气,认准了就干,攻坚克难,向前推进。
跨过“但求无过”的坎,不要不敢干
领导干部是我国改革发展大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是职责所在,也是立身之本。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怕担责任,怕丢官帽。遇事推卸责任,不敢触及矛盾,不敢面对冲突。在复杂的矛盾和局势面前,或回避,或转移,或不敢拍板,或不知所措,贻误了处理矛盾的最佳时机,也使得问题复杂化,使矛盾不断积累甚至激化。人民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有的地方还发生了不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严重伤害。当然,触及矛盾时,强力推动工作必然会得罪人,但领导干部但求无过、不敢担当就是失职,失去了为官一任、稳定一方、造福一方的责任,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为官避事平生耻”。只有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困苦,才能排除干扰,矢志不渝,大胆地干,不断推进事业前进。
跨过“自说自话”的坎,全面理解干
所谓“自说自话”,是指一些领导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以及上级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缺乏全面、系统、准确的理解,缺乏全面、完整和科学认识,心中想当然,按自己的一知半解去干,一味强调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而对原有政策进行支解、曲解,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贯彻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打折扣、作选择、搞变通。这样做,表面上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实质上是自立一套、谋取自身的利益。政治方向是根本方向,方向错误是根本的错误。领导干部一定要跨过“自说自话”的坎,养成全面、完整、准确理解上级政策的习惯,吃透政策,领会意图,决不搞截留性执行政策、阳奉阴违执行政策、曲解其义执行政策、走过场式地执行政策、附加条件地执行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按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程序,大胆地干,准确地干,全面理解地干。
跨过“平均用力”的坎,抓住重点干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这也是领导干部工作的基本方法。领导干部工作面广,涉及的事情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弄不清主要职责,分不清主次轻重,处处涉及,平均用力,疲于应付,就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到头来收效甚微。因此,要跨过“平均用力”的坎,学会抓住要害,抓住主流和关键,判断什么事是真正需要做的,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此,要集中力量攻破重点。有些时候,紧急的事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事不一定紧急。要抓住重点,咬住不放,通过连续不断的工作,分阶段落实任务,逐步达到预期目标,不因临时工作的影响而丢掉重点。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同样要处理好抓重点兼顾一般的关系。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主次配合,协调一致,有先有后,有轻有重,有缓有急,才能达到全局工作的整体效果。
跨过“自以为是”的坎,集中智慧干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取得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以鲜明的群众观点、坚定的群众立场、务实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从人民群众中不断获得执政兴国的力量和源泉。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跨过“自以为是”的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准影响改革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正举止,对已有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深化;才能得民心,取得群众的认同,凝心聚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智慧干,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能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
(责编/梁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