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合理使用抗生素

2013-07-01陈婉纯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1期
关键词:内酰胺内酰胺酶类抗生素

陈婉纯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广东 揭阳 522000)

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合理使用抗生素

陈婉纯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广东 揭阳 522000)

目的 了解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通过总结呼吸道感染者的病例,研究分析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结果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抗生素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是:①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变异;②β-内酰胺酶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解,使其失去原有的活性。③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此类抗生素与细菌的核糖体靶位点50S亚基接合,从而限制信使核酸的移动并对转肽作用也有限制的作用。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机制是:①主动外排;②改变核糖体靶位;③其他机制。结论 通过经验治疗和病原学治疗等方法使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化,并对已经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提出抑制措施。

细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耐药机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细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1]。研究了解细菌对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对药物的耐药机制已经成为目前医学上十分重要的课题。以下是我们从一些医院收集到的病例,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集记录病例980例,均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均在17~72岁之间。其中包括女性患者392例,约占全部的60%;男性患者588例,约占全部的40%。在本次收集的病例中,患者所患疾病及所占比例如下:支气管炎的患者约占49.90%,支气管肺炎的患者约占27.35%,哮喘伴感染的患者约占22.76%。

1.2 方法

1.2.1 采集方法

采用统计学中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在收集的时间范围内,记录每月的前三十名已经出院的患者的情况,并分析其病情变化与抗菌素使用情况[2]。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结果、检查结果、生命体征等内容。患者使用抗生素前和使用抗生素后痰中细菌的变化情况。

1.2.2 对痰液进行药敏试验

根据世界先进的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9对从痰液中分离出来的铜绿假单胞菌所进行的抗生素敏感测定来进行判断。

1.2.3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所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 果

病原菌分布情况:在所记录的980例病例中,痰液检验呈阳性的所占百分比为66.33%。其中以杆菌居多,例如G+球菌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G-杆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此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与相关文献的记录相符,结果显示G-杆菌较多,另外还有真菌白假丝酵母菌。记录的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见表1。

表1 呼吸道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调查统计表

如表1可知三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细菌对各药物的耐药率逐渐增大,此次调查有实际意义。

3 讨 论

3.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①作用机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的表面结合蛋白相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青霉素表面蛋白的结合能力取决于两方面:a.由细菌自身决定;b.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的亲和力决定。②耐药机制:不同的细菌其耐药机制不同,基本可分为以下三类: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变异,这也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根本原因。由于研究人员不能准确的判定细菌变异的方向,所以只能通过实验进行了解;β-内酰胺酶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解,使其失去原有的活性。目前这样的β-内酰胺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a.头孢菌素酶;b.β-内酰胺酶;c.金属β-内酰胺酶;d.青霉素酶。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减少细菌对药物的吸收,从而达到细菌自身的耐药性[3]。

3.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①作用机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此类抗生素与细菌的核糖体靶位点50S亚基接合,从而限制信使核酸的移动,而且也能限制转肽作用。②耐药机制:a.主动外排;b.改变核糖体靶位;c.其他机制。随着现代社会环境污染的加重,感染呼吸道疾患者们的越来越多,抗生素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在社会上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也在不断的增高[4]。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药物是细菌不能产生耐药性的。由表1我们可知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这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及健康,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抗生素的使用要严格控制,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各个医院应该建立具有优良环境的微生物研究室,并且严格控制抗生素处方的使用。除了对医院要严格要求外对广大普通的人民群众也应该加强抗生素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有充分的认识。对于必须要使用抗生素的要坚持“能用窄谱、低级的抗生素绝不用宽谱、高级”的理念,真正做到抗生素的精用、少用原则[5]。

总之,抗生素的使用要依据临床特点而定,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网络监控,密切关注疾病病原学的各种指标测定,各地区开展普及医学知识的活动,使人民大众能够深刻的认识到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同时政府也需要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规范各地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以上措施均能起到对抗生素滥用的遏制作用。我国医药研究部门更要抓紧时间研究新药,找到更适合人类的好药。

[1] 孙爱新.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合理使用抗生素[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11(2):237-238.

[2] 李昌崇,周晓聪.呼吸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合理使用抗生素[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2):3-7.

[3] 郑锦坤,卞益民.我院2009年住院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19(3):178.

[4] 李菁华,张学英.临床常见病原性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3):261-264.

[5] 朱亚宝,刘晓富.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3):286-288.

R978.1

B

1671-8194(2013)21-0266-02

猜你喜欢

内酰胺内酰胺酶类抗生素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UPLC-MS/MS同时测定鱼腥草中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含量△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研究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与单用抗菌药物治疗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