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海桑田写春秋
——记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张正权

2013-06-29汪闻生

上海人大月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射阳沧海桑田滩涂

文/汪闻生

沧海桑田写春秋
——记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张正权

文/汪闻生

长江入海口以南,浩瀚的东海之滨,有一片广袤的土地。曾几何时,那里还是草长莺飞,芦蒿满地,如今在一个人的带领下,已豁然变身为万顷良田,花香阵阵。这个人就是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张正权。

见过张正权的人,常听他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可是了解他的人,无不为他那“甘在海角吃大苦,乐在天涯创新业”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九年来,张正权和他的团队成功垦复开发了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的沿海滩涂21万亩,为国家增收粮食2亿多斤。2010年,张正权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2010-2012年度获评上海市农村科普带头人;2012年12月当选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然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张正权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啊!

情系土地,初试锋芒战海滩

张正权,1956年出生于原南汇祝桥镇的一个贫苦农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时代的他,早早地干起了放牛、种田的农活。后来,改革大潮兴起,他弃农为商,先后在箱包、建筑、地产等行业摸爬滚打,有了一定的基础。2004年春,四十有八的他得悉江苏射阳有大批滩涂等待开垦,一下子触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土地情结,毅然购下了5万亩沿海滩涂数十年的使用权,带着妻子、本科毕业的女儿女婿和一群员工,奔赴射阳,开渠筑路,洗碱改土,栉风沐雨,势叫滩涂换新天。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首期2万亩盐碱滩涂成功改良复垦,昔日的荒滩翻起了滚滚稻浪。从此,“圣鹤”牌大米畅销市场。旗开得胜,张正权名声鹊起,骄人的业绩惊喜了江苏,也引起了上海方面的关注。

心怀感恩,挥戈南下再告捷

2008年8月,张正权安排好江苏射阳基地的工作,应约回到了家乡南汇。他向区土地储备中心租赁了5万亩东滩滩涂,成立了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购置了机耕船、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开始了首期1.5万亩的滩涂复垦工程。

可是,自然环境的差异让张正权的射阳经验似乎失去了原有的效用。困难接踵而来:翻除芦苇根、清除互花米草、土壤洗碱、水稻除虫、农田灌溉,哪一样都不是省油的灯。区里专门请来上海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帮助他一起想办法,尤其是那不起眼的互花米草,屡除屡长,似乎有着超常的生命力。张正权为此冥思苦想,茶饭不香,以致病倒在床,连挂了两天盐水,但是他不相信,纤细的互花米草能够挡住东滩改造的步伐。他拖着吊针,反复试验,最终破解了互花米草无性繁殖的秘密。一项新的农技发明诞生了!而包含此发明的“农田高水位灌溉系统”荣获了国家专利。此外,他在实践中探索的“盐碱滩涂综合快速治理方法”,获得了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道酬勤。2009年10月15日,东滩第一茬稻谷喜获丰收,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亲临现场发令开镰。勇于挑战自我的张正权,再次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盐碱滩涂当年复垦、当年栽种、当年收割的奇迹。接着,张正权马不停蹄,于2010年5月又全面完成了第二期3.5万亩滩涂复垦工程并栽种水稻。至此,东滩5万亩滩涂犹如一个硕大无比的粮仓,赫然出现在上海的版图之上。

逐浪潮头,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

转战大江南北,连克数道难关,大器晚成的张正权底气更足了,但是他没有丝毫的懈怠和自满。相反,在考察了美国、意大利、巴西等国的农业发展后,他的内心又多了一份忧虑。他说:“考察前,自己的感觉还是蛮好的,但出去一看,觉得很惭愧。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在蔬菜生产机械化方面更是明显落后。”差距就是动力。他反复告诫自己的团队:“我们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停止了。停止就是倒退,倒退就是关门。”“我们要走在浪尖上,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向前,否则第二个浪潮马上就把你覆盖掉。”

多么清醒的头脑,多么朴实的经营哲学!张正权说到做到。他把目标放在遥远的将来,开始了新的筹划,他要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的升级版。跻身世界500强的泰国正大集团十分瞩目中国的张正权,决意与之联手开发更多的滩涂资源,并正式组建了正大桑田(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双方合作开发浙江慈溪滩涂2.1万亩,开发山东东营滩涂8万亩,预计20万亩。东营市的领导在考察沧海桑田项目后当即表示,要带当地所有的县、乡镇负责人前来观摩,看看什么叫农业、什么叫现代农业!2013年春节期间,张正权又奔赴内蒙,洽谈呼伦贝尔荒滩开发事宜。前不久,海南岛的滩涂开发也已进入商谈阶段。张正权的设想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公司的滩涂开发进一步做大做强,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不止如此。几年来,张正权和他的公司在精心打造生态粮仓的同时,又开发了西甜瓜、青玉米、蔬菜种植以及家禽、家畜、水产养殖等多种经营,倾力打造产、加、销同步发展的绿色生态型菜篮子工程基地。他将蔬菜生产机械化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个亮点,投入力量,联合上海的农机研究机构,加紧研发国产化的蔬菜种植、收割、包装机械,预计2013年底见成果。他希望早日实现上海蔬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从根本上改变市郊蔬菜种植用工量大、人力成本高、作业要求繁琐的传统格局,为稳定菜价和市场供应提供科技保证。

任职代表,甘为人民续新篇

2012年12月12日,在浦东新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张正权首次当选为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为了上海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中的一名。2013年1月27日-2月2日,他与来自全市方方面面的860多名市人大代表一起,参加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郑重履行了参加行使管理本市地方国家事务权力的神圣职责。

人代会归来,有人问张正权有何感受,他回答:“人大代表是一种责任。当了代表,感到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大会分组审议时,针对大家关心的食品问题,张正权坦率地表示,目前上海的蔬菜种植,仍以一家一户为主,一线生产人群的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而年轻人又不愿加入。长此以往,上海的绿叶菜供应将越加困难,质量安全也难有保证。他建议,加快提高上海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并和其他代表一起,专门提出了有关书面意见。

其实,人大代表既是人民群众中的佼佼者,更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多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并不在人大代表一种身份。多年来,张正权的艰苦创业,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他还抽出时间和精力帮助弱者、热心公益。他与浦东祝桥镇星火村实现了“一加一结对帮扶”;射阳、东滩两个基地先后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2000多个季节性工作机会,带动周边农户300多家脱贫致富;等等。人大代表,张正权正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个称号沉甸甸的内涵和分量。

企业连着社会,社会融合你我。在张正权的眼里,盐碱滩涂的改造,沧海桑田的发展,早已超出了小“我”的范畴,而是承担着许许多多的社会责任。而今他的公司不仅依靠科技力量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同样让他欣慰的是,他的女儿女婿、他的团队,已经渐渐挑起了公司的重担,与他一起共同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射阳沧海桑田滩涂
江苏射阳:“苏菊”产业初绽芬芳
霞浦滩涂
射阳湖畔的一座威严纪念碑
沧海桑田
经典永恒
射阳:以侨为桥汇聚侨心侨力
沧海桑田话日照
射阳:“一带一路”上演绎别样精彩
上岸的鱼
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