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梗死应用低分子肝素与神经节苷酯的临床分析
2013-06-28吴晓峰
吴晓峰 付 洁 冷 静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吉林 132022)
进展性脑梗死应用低分子肝素与神经节苷酯的临床分析
吴晓峰 付 洁 冷 静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吉林 132022)
目的 对应用低分子肝素与神经节苷酯联合对患有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患有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与神经节苷酯联合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脑梗死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NFD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药物应用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与神经节苷酯联合对患有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低分子肝素;神经节苷酯;进展性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目前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多发病,而进展性脑梗死指的是卒中症状发生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现进行性加重发展趋势,该类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占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具有相当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在临床上如果通过常规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处理,其病灶会继续发展,同时不会产生任何溶栓适应证,因此该症状的治疗是临床神经科医师所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2]。本次研究对88例患有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与神经节苷酯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抽取本次研究的88例患有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54~91岁,平均71.3岁;发病时间3~45h,平均17.4h;治疗组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53~92岁,平均71.6岁;发病时间4~47h,平均17.8h[3]。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每次5000U,每天两次;治疗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每次5000U,每天两次,静脉滴注神经节苷酯,每次100mg,每天一次。对两组脑梗死症状治疗效果、NFDS评分改善幅度、药物应用时间、症状控制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基本痊愈:NFDS评分的减少幅度超过90%,病残程度评定结果显示为0级;显效:NFDS评分的减少幅度超过45%,没有达到90%,病残程度评定结果显示为1~3级;有效:NFDS评分的减少幅度超过18%,没有达到45%;无效:NFDS评分的减少幅度没有达到18%,或明显增加,或死亡[4]。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 果
2.1 进展性脑梗死症状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效果为:8例基本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72.8%;治疗组患者经低分子肝素与神经节苷酯联合治疗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效果为:13例基本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93.1%。两组进展性脑梗死症状治疗效果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展性脑梗死症状治疗效果比较[n(%)]
2.2 NFDS评分改善幅度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NFDS评分分别为(37.28±4.63)分和(19.06±3.16)分,治疗前后NFDS评分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NFDS评分分别为(36.86±4.07)分和(12.95±3.85)分,治疗前后NFDS评分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F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FDS评分改善幅度比较(分)
2.3 药物应用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药物应用时间分别为(11.64±1.87)d和(8.52±1.46)d,药物应用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分别为(9.73±1.36)d和(6.58± 1.57)d,症状控制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药物应用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比较(d)
2.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神经节苷酯在给药后能够顺利透过患者的血脑屏障迅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且容易在发生损伤的病灶区域发生聚集,并通过使Na+-K+-ATP 酶及Ca2+-Mg2+-ATP酶的生物活性得到改善,对突起的再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充分阻断;使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降低,对自由基对细胞膜产生的损害效应进行清除,在脑缺血损伤治疗过程中可以对神经细胞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神经功能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5]。低分子肝素具有较强的抗因子Ⅹa生物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生物活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凝血途径产生刺激效果,起到明显的促纤溶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的过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进一步缩短,故该药物的抗栓作用相对较强。因而,低分子肝素可以使血栓的进展速度变慢,使侧支循环得到显著改善,有效防止再梗死症状的出现。又由于其没有明显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血小板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6]。
[1] 徐如祥.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新技术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11):1082-1083.
[2] 朱江,刘煜敏,孔朝红,等.自体骨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急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 9(7):655-656.
[3] 陈莹,孙来芳.进展性脑梗死多因素回归分析及判别模型建立[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1):3869-3870.
[4] 全国第4届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29(6):378-379.
[5] 李晓祥,李耐三.低分子量肝素的抗血栓作用[J].药学进展,2009, 18(1):106-107.
[6] 李小亮.速避凝治疗脑梗塞2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 14(7):542.
R743.33
B
1671-8194(2013)20-02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