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性关系的研究

2013-06-26张敏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性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性关系的研究

张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的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创造了“三大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中国现代和将来的发展仍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高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性中国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性;研究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有了历史性的进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它紧紧围绕中国具体实际这个核心,为我国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使社会主义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优越性。现代中国,是一个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国家,但是在把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目的的现代性条件下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打击下,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仍然有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存在。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些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比如:金融风险加大、贫富差距加大、腐败现象滋生等。因此,继续根据现代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改革创新有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和平和发展一直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不动摇,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历史上的三次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理论体系,并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其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心思想,确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使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国家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课题,进一步探索并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央领导人则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课题,进行了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实现了中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的现代中国

现代性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还包含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现代化进程也不相同。其中有些历史文化可能促进国家、民族的发展,另一些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绊脚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国一代代的领导人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直以来中国的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用发展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中国的具体实际,赢得了中国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纵观现今世界形势,中国的影响力已不可忽视。

但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每一次的进步都伴随着旧矛盾的解决和新矛盾的出现。在经济方面,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中国带来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现代性的大工业也突飞猛进的崛起。工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使得国家的工业资本规模越来越大。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目的的现代性条件下,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也转入中国,随之转入的是西方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惨重的影响。在政治方面,由于国家体制还不健全,政府中腐败现象严重滋生,加之西方国家通过对我国反政府力量的扶持加以迫害,现代性政治一路走来也是障碍重重。在文化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所代替,传统儒学中的优势部分也一去不复还,代之而起的是外教的流行和外域文化的盛行。

三、现代性中国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起初,中国在西方强势的现代化背景的影响下,曾表达了其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追求,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从理论和利益上拒绝了中国现代化的内生性和自主性,也否定了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获得现代性的可能。而这时毛泽东根据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采取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几代领带人的带领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力的回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挑战。在全球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冲突不断加剧,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暴力攻击,以和平演变的方式加大对中国文化和经济的侵蚀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手段。而马克思主义没有像西方资本主义那样强势,他高度评价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现代性的成就,充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优势,认为资本主义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进而吸取西方资本主义中优势部分走向了社会主义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否定了西方把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捆绑在一起的思想,认为现代性的发展和完善要超越并扬弃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时,马克思就预见性的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并走向共产主义的观点。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早期思想的继续,它进一步证明了经济水平落后的国家也可以通过革命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批判的继承了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国带来了现代性的建构。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式,马克思主义中(下转第161页)国化的不断开拓创新仍然非常紧迫。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性改革开放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重构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