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养老:让“夕阳”也灿烂起来

2013-06-25刘秋果

今日海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夕阳海南养老

□刘秋果

我国离退休制度建立30年来,保障离退休老人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法规政策和制度规定不断完善,一方面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得老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到了重要日程。海南如何依托海南独特的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养老,让老同志过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已经成为当前海南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课题。

发展文化养老的积极意义

文化养老是相对于物质养老而言的,是养老的一个方面。它是指老人在享受充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下,以此为基础,开展学习、书画、歌舞、体育等活动,借以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奉献社会,不仅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而且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实现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全面养老。在这方面,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养老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本土文化底蕴丰厚的海南,尤其适合发展文化养老。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冬季从全国各省市到海南休闲、养生、养老的“候鸟”人群增长迅猛,平均每年约有45万人。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海南“候鸟老人”将达到60多万人以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候鸟”们带来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从而形成独特的、多元化的“候鸟文化”。

除省外的“候鸟”外,省内离退休干部队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海南现有退休干部10万多人,年均增长率达到5%,预计“十二五”未将超过13万人。离退休干部职工分布在全省300多个部门,形成一个较大的文化辐射圈,对子女、家庭甚至全社会的文化建设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而且这种影响必将在今后越来越明显。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他们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积极开展文化养老,一方面可以活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老年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整个社会建设献智出力。显然,发展文化养老,对更好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命生活质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党委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党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发展文化养老,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现阶段看,海南省委、省政府可以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逐步构建和完善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另外,文化养老涉及全社会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具有社会公共产品特性。文化养老的公益性也决定党委政府是推动其发展的决定力量,是文化养老的供给主体。

制定规划计划,把文化养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文化养老,涉及文化、教育、体育、旅游、休闲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最近,国务院下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对老年文化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将海南打造成运动健身和休闲疗养胜地”。海南应尽快出台政策措施,切实保证文化养老的健康有序发展,将国家政策落到实处。要制定社区老年文化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从而实现若干年内建设一批社区文化活动设施。要针对海南各市县不同发展水平、城乡不同状况开展文化养老试点工作。如三亚市委就将“在市中心划出100亩地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列为市重点文化工程”写入2012年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

逐年加大投入,加强老年人学习活动阵地建设。这是发展文化养老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文化养老经费须纳入财政预算,场地设施及活动经费应当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应大力开展“文化养老扶贫”和建立实施覆盖城乡的“文化养老低保”。要把财力向基层老年人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倾斜。要按照“保证经费、保证质量、保证效果”的原则,大力加强老年大学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老同志比较集中的单位都应有活动中心,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要有活动室。如,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建成4个退休员工活动室,并打造了规格较高的室内门球馆和露天门球场。全省有11个市县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重建、扩建和升级改造。

要把老年教育列入终身教育体系,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水平,力争每个乡镇村都建立老年大学点。目前,海南已有70%的市县成立了老年大学。而“十二五”时期海南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资金将从2亿元增加到9亿元,这也是个可喜的信号。

制定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涉老文体设施建设。发展文化养老,还需要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其他投入。要按照多层次、多体制、多渠道的原则,实行公办、民办、集体办多条腿走路,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努力办好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养老事业。在活动场所和设施设置方面需要增加更多的主导性投入;对利用旅游休闲疗养院搞文化养老事业的,应予以减税、免税等政策支持;对在一些公共文体场所搞文化养老活动的,应予以优先考虑并提供多方面资助。社区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可以与某些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活动,为他们做宣传争取经费。最近,海南省通过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若干政策》,共出台了7大政策、16条具体措施,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海南的养老事业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要盘活资源,加大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开放和建设力度。海南当前的问题是室内的活动场所比较缺乏,而文化活动大部分都需要在室内进行。据统计,海南省离退休干部人均享有室内活动场所约0.68平方米,离退休职工人均享有室内活动场所约0.19平方米,活动场地比较紧缺。各有关部门应当出面协调争取社会的支持,可以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操场、教室、大小会议室向社会开放,利用双休日和夜晚让老干部开展活动,这样既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教学活动,也提高了现有场地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更大的社会效益。

各部门要在发展文化养老方面形成合力。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积极探索文化养老工程主体的公益性、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康乐性和种类的多样性,加强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服务注入文化养老内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挖掘、提供老年文化人才精英,同时切实保障离退休干部医疗待遇;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对文化养老的关注度和知晓度;卫生部门要为文化养老提供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慰藉;文体部门要提供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要逐步构建文化养老工作的长效机制,把文化养老开展情况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述职内容之一,保证文化养老工程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

积极引导和探寻合适的文化养老方式

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推动文化养老深入开展。要以老年大学、活动中心、社区等为依托,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主体,组织老年人开展科学文明、健康向上、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很好地组织引导老年人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做到室内与室外活动相结合、知识性活动与趣味性活动相结合、娱乐活动与健身活动相结合。通过增加免费或低成本的文化产品提供,让老年人增添生活乐趣,拓展视野,陶冶情操。近年来,海南充分利用老干部活动中心、社区老年人活动室、老年大学等组织机构,组建了老干部艺术团、老年团队协会、文体协会等老年社会团体,为老年人学习交流搭建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海南现有三分之一的离退休干部长期活跃在街道、社区、学校。目前全省有老年活动站(室)768个,常年坚持参加文体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已达50多万,占老年人口的44%。

要积极引导老年人施展才智,以文化养老促社会发展。老年人中蕴藏着各类人才。特别是部分“候鸟”老人是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甚至有不少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其智囊作用,对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很大帮助。要积极引导离退休老人以量力而行的科学态度,把工作经验运用于社会实践中,把贡献余热与修养身心有机结合起来,使潜在的人才变成现实的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如,海南省儋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离退休干部深入农村基层服务“三农”,向农民传授水稻、橡胶、花生、瓜菜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3位老党员完成35万字的《海南省环境保护志》。海南省商务厅不少离退休干部被聘为行业专家,在项目审批方面参谋把关,有的离退休干部还不计报酬担任了课题研究牵头人。三亚市把在该市宜居养老或过冬的全国各地优秀专家组织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候鸟”人才库,为三亚各行业提供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咨询服务。这些都是很好的示范。仅去年海南省就有2000多名离退休党员参加教育活动、举办专题报告会、座谈会1900多场,受教育青少年达300多万人次。

猜你喜欢

夕阳海南养老
养老生活
怀念海南
这里的“夕阳”别样红
浪漫夕阳
夕阳的见面礼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养老更无忧了
为让夕阳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