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3-06-24温立强
温立强
(东华大学 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上海201620)
从2010年到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0%、2.7%、2.2%,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1]。2013年1月18日,联合国发布的《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持续低迷,预计增长率为2.4%。世界经济的整体低迷使得我国外部需求下降,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表现仍然乏力。2012年我国GDP增速为7.8%,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年增速[2]。虽然2012年第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长7.9%,打破了连续七个季度的放缓趋势,经济企稳回升,但总体上仍然严峻的经济形势,给毕业生就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图1 高校毕业生人数
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05年为340万人,2013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人。根据高校学生司2013年2月1日调研的29个省份468家用人单位看,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降幅达15%,招聘规模在3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约有55%计划招聘人数下降。有少数省份企业计划招聘岗位同比降幅达到30%以上[3]。从单位性质看,调查范围内的集体企业用人需求有所下降,降幅达37.6%;国有企业下降12.8%;私营企业下降27.1%。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和毕业生共同关注的热点。“新职业”网络调查显示,90.7%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一般或严峻,9.3%认为就业形势较好。34.5%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持自信乐观态度,44.9%表示不太乐观,20.6%表示悲观或比较焦虑[4]。从调查结果看,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严峻有一定的认识,择业观念有所转变,但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从就业地点来看,85%的研究生、68.7%的本专科生首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这其中又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泛渤海湾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报告,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区域在上述三个地区的比例分别为26.0%、24.5%和23.1%。而在西部生态经济区(包括西藏、新疆)的就业人数最低,2011年本科毕业生仅占0.6%,2011年高职高专毕业生仅为0.5%。从以上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偏好于在东部发达省市就业,而相对落后、亟待大力发展的西部地区却鲜有大学生宠儿“安家”。
图2 2011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的分布情况
图3 2011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地的分布情况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1.经济整体下滑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毕业生的需求
受经济整体下滑的影响,2013年很多企业已经缩减了招聘规模,外资企业受外围因素影响更加明显,世界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也给2013年外企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过去几年来包括摩根士丹利、美银、花旗及瑞银在内的大行均进行了规模不等的裁员。2013年2月高盛集团(GS)计划启动新一轮的裁员行动。国有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前期中石化解约800名应届毕业生,多家国有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企业受国际金融环境影响,准备缩减招聘计划。在现实发展中缺乏合理的融资渠道导致民营企业发展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2.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误区,造成人才素质和岗位需求处于不对等状态
大学生在择业观上有很大的误区,大学生往往希望到工作环境优、待遇丰厚的单位就业,而不愿意到农村基层、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造成沿海地区人员拥挤和浪费,而我国中西部人才紧缺,尤其是基层高端人才明显不足[5]。目前大学生的择业目标过高,包括薪金、待遇等超出自己的现有条件和能力水平,却不考虑所追求的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根据网络问卷调查统计有84.9%的研究生、63.9%的本专科生工作是首选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而与之相反的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体制内就业渠道吸纳数量和比例都在减少。
3.第三产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面临一个转折时期,据人社部公布的《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只有35.7%的大学生在第三产业就业,所占比例较低,而世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例都在70%左右。由于中小企业在服务领域的独特优势,国内目前众多中小企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类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2013年统计,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同类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它们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岗位,是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可是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要求较高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第三产业很多企业岗位人才紧缺,却没有人去做。因此,中国经济增长拉动的就业岗位增加也只是处于数字上,很难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实质性促进[6]。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从第三产业的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但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新增就业也主要集中在传统和低端服务性岗位,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则十分有限,这类企业急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尽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实力,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4.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存在问题,人才供应和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
现在的高校教育及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重课堂讲授、重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即缺乏就业技能的培养。在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和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一些高校设置的专业滞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开发、创新产业、服务业等产业并没有随大学扩招的速度而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和复合型技能人才得不到满足,低技能的劳动力大量过剩,产业发展和人才供应之间出现了供求错位[7]。从而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同时很多企业又招不到满意的学生。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高校及主管部门要加强就业队伍建设
高校及主管部门要制订科学的培训规划,对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便更好地服务就业工作。要积极引导高校就业工作者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更多交流,到对方的单位挂职锻炼,掌握供需现状,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统筹考虑,稳定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
2.大学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对自身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根据专业的市场取向适当调整个人的就业期望值。毕业生应全面评估自己的实际能力,根据职场变化,给自己合理定位,使就业意向和社会需求相吻合[8]。大学生应该把就业视角更多地调整到新的就业项目上来,把就业目标更多的设定为各类中、小微企业。此外不要期望通过一次就业就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是分阶段由低级向高级理想工作岗位迈进,要先就业后择业。
3.高校及职能部门要强化信息服务
高校及职能部门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展发现更多的岗位信息,持续开展各种行业性、区域性招聘活动,进一步增加校园招聘场次,进而提供更多的信息。学校要积极进行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校园就业网的效率,利用新型传播手段发布就业信息,实施网络招聘平台的对接,使单位的招聘信息能共享,并能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有需求的同学。
4.高校应改变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素质
高校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大学教育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专业,使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相匹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同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为社会提供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5.高校和主管部门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中西部就业
高校和相关就业部门需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提高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积极完善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提升基层就业待遇。各部门应主动关心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和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二、三线城市,投身到城乡基层,投身到中西部及边远地区就业。
6.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高校要按照《普通高等院校创业基础课教学要求》,开设“创业教育基础课”,加快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高校要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协调机构,指导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落实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7.高校和职能部门要对困难毕业生开展有效就业援助
高校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制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计划。掌握学校困难毕业生实际情况,建立信息数据库,实施行之有效的帮扶机制,切实为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帮助。
[1]陈瑛,李艳.浅析全球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观念之争与就业需求结构之困[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27.
[2]张仲权.促进就业的政府对策研究[J].人文天下,2013,(2):151-152.
[3]孙鑫.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现代阅读,2012,(12):36-37.
[4]朱晓鹂.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19.
[5]郭浩文.试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162-163.
[6]孙志凤.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73-74.
[7]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6-05)[2013-07-15].http://www.gov.cn/gzdt/2012-06/05/content_2153635.htm.
[8]门垚.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