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至1956年我国服装设计观研究

2013-06-24罗亦乐张竞琼

关键词:建国初期旗袍美观

罗亦乐,张竞琼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214122)

一、概述

回顾建国之初至改革开放之前的服饰文化史,发现今人对那段历史的认识有所偏差。普遍认为这一时期的服装品种单一、色彩单一,属于一个比较单调的历史阶段。论文《新中国初期城市服饰趋同现象下的社会心态辨析》在分析新中国初期服饰状况时曾提到:“新中国建立之初,人们的服饰随即开始出现趋同的现象……几乎无论职业、阶层、年龄以及经济水平如何,蓝、灰色的制服都是人们日常服饰中的首选服装,中国城市居民的服饰出现了罕见的整齐划一现象。”[1]类似的记录论述举不胜举。

但是,检索当时《人民日报》、《中国妇女》、《中国青年》等综合性期刊与《服装研究》、《服庄》等专业文献,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尤其是从1949年到1956年间一度曾经相对丰富多样,可以称之为“短暂的春天”。并且依据“我们要按照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反映出新时代的伟大和美丽”[2]的号召形成了 “美观、经济、实用”的服装设计宗旨。

二、“美观、经济、实用”的设计观分析

(一)美观

“美”是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3]。因此,产生美感、令穿着者更具魅力也成为服装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建国之初的服装审美可以从动机、审美趣味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1.动机

作为一种心理的愿望、要求,动机是人们的一种内在力量因激发和强迫而获得某一行为的反应[4]。也就是说,当一种需要被激发到足够的强度时,它就成为动机。建国初期服装设计与审美的动机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具有强烈工农意识的新政权建立之后,解放区的简朴服饰不自觉地成为了人们效仿的“时尚”。政治因素的强大影响导致了建国后服饰面貌的单一,人们认为只有效仿解放区的干部和工农服装才能体现自己的政治立场。在和平建设时期这并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心态。所以,为了改变这种单调的现状,解除人们的心理障碍,党中央便掀起了一股自上而下的号召人们注重装束美的热潮。

第二,制定服饰制度是我国历朝历代开国后的大事,所谓改元易服。中国工农革命的结果终止了原来的服装进程,但是并没有制定新的服饰制度,或者说仅仅是“破旧”而未“立新”。此外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民国时期流行的西装、长衫等服装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而新的“时代服饰”仍未推行开来,这导致我国民众不自觉地步入“改造”后的一个误区——将朴素、破旧、简陋的服饰审美推向极致。这是变革给服饰审美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并不符合新时代新装束的需要。因此,一种新的“时尚”模式的建立迫在眉睫。

第三,追求美观同时也是为了与我国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面貌相吻合。1956年苏联某位领袖人物到我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4]。不久,共青团中央就发出通知“爱美是人的天性”[5],以此来号召大家穿花衣裳。1956年《中国妇女》杂志也发表文章指出:“穿得好一些是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穿得美一些是说明大家懂得生活。”[6]

表1 建国初期服装审美动机在舆论中的体现

“舆论先行”是战争年代直至建国初期长期沿用的一种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在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之后再推行工作,使工作效率提高。《中国青年》与《中国妇女》等综合性期刊作为当时重要的舆论载体,刊出了许多号召人们注重美观的文章,体现了服装审美的动机。

2.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也称审美鉴赏力,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它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与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故在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标准。而“健康、大方、简洁”则是建国初期的总体审美趋势,这在《从花衣服的问题谈起》这篇文章中就可以得到证明,“我们爱的是健康纯朴的,鲜明美丽的,是庄严的、优雅的、雄壮的、精巧的……一切能引起我们向上的感情,能使我们的胸怀气魄变得更宽阔更充实的事物”[7]。同时,这样的审美趣味在具体的形式美法则中也有所体现,如表2。

表2 建国初期的“审美趣味”在舆论中的体现

3.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具体会表现为某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与评价标准。价值观对着装动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要证明“美观”的设计观是存在的,就必然要先证明这样的价值取向在当时是可取的。

就社会和群体而言,建国之初的价值观确实是不断变化着的。由于把衣饰标准不自觉地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一部分人会将以前的旗袍、西装压入箱底,不敢再穿。但在1949至1956年这段时间里,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却与这种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人们依然在纠结的“爱美究竟是不是资产阶级思想”的问题,我们的主流媒体明确回答:“不是”。从1955年至1956年间《中国青年》、《中国妇女》等报刊杂志上展开的对服装样式的讨论中可以看到:那些认为漂亮服装是不道德的评论显然处于下风。1956年2月的服饰座谈会中,与会者们也纷纷指出:漂亮的衣服并不等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8]。显然,党中央在极力地扭转人们思想上的顾虑,使“美观、经济、实用”的设计观能够更顺利地推行开来。这说明,在服装审美价值观的变革中,“社会因素”成为重要而关键的因素之一,特别是透过“社会风气”与“社会规范”的项目,来达到一种审美价值变迁的基础[3]。

表3 建国初期的“价值观”在舆论中的体现

(二)经济

所谓“经济”,是指在美观的同时保持与讲究节约的设计观。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大规模的重工业建设,使得纺织品的生产相对迟缓,人们的轻纺日用品颇为紧张,导致1954年9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即实行棉布及棉布制品的定量、凭证的计划供应。所以,20世纪50年代的“缝缝补补”是生活中的必然现象,人们也必须坚持这样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并将这样的态度落实到具体的服装设计裁制中去。

表4 建国初期“经济”的服饰设计观在舆论中的体现

续 表

经对当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可总结出50年代“经济”设计观的三种表现形式为:省料、改制和织补。

“省料”的方法有“节约排料,充分利用多余的面料”。当时流传开来的省料的工艺技巧有“插、拼、嫁、改”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人们在工艺制作和服装改造中节约相当一部分的面料。

“改制”即把不好穿的、不好看的衣服改成合适的服装,一般可以有大改小、旧改新。人们没有多余的钱与布票凭证买面料做新衣服,便用一些旧衣服改成新款式来穿。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便用旧衣或父母的衣服改制,经济实惠。

“织补”可以概括为仿照织物的经纬线把破旧的地方补好,使其能够继续穿着,亦或预先在容易破损的地方用布加固,以增强其牢固度。

(三)实用

服装的实用性既可以理解为对环境的适应,对人体的适宜,也可以理解为服装的各种功能表现[9]。建国初期的服装设计观在讲究美观经济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衣服本身的功能实用性。

1.个体实例分析

建国后,人们的审美趣味由民国时期的精致、妩媚,转变成了大方、革命。因此,不适合体力劳动的传统旗袍自然而然地成为设计师的主要改革目标。

设计师们为了使旗袍保持美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运动功能,便在旗袍的实用功能改良方面大费心思,尤其是针对门襟和开衩的处理。例如郁风在1956年发表于《中国妇女》的一款旗袍设计(图1),前襟开口到腰下约4、5寸处,4个纽袢以下用按扣,可以从脚下套穿。开口处以下折入约2寸宽的褶子,下摆比过去的一般旗袍略大些仍旧开衩。妇女们穿着这样的旗袍就可以迈开大步了,也不影响骑车、上楼等大幅度肢体运动,非常方便,做到了美观与实用的高度统一。

2.整体结构分析

人们对于服装功能性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两点:首先是这些衣服不阻碍人的各种动作,其次还要发挥出协助人们的各种生活行动、提高效率的作用。

故在整体结构上,现代服装一般去掉了不直接接触身体的多余装饰部分,使其更加适合人体形态;这在工业生产中也还是安全生产的需要。而建国初期的人民装、中山装、列宁装等服装在结构上采用的均为现代服装的一般结构,并且这些服装在穿着时一般会把袖口或腰部收紧,可以减少劳作时衣服对动作的影响,增强了服装的实用性能。

图1 郁风设计的旗袍

三、设计实例

在“美观、经济、实用”的设计观的引导下,设计师们设计出不少体现了当时所倡导设计宗旨的经典作品,本文选取部分略作具体分析。

(一)中学生装

此款中学生装由郁风设计,发表于1956年的《中国妇女》,其上衣采用了中式风格的连袖、领襟与盘扣设计,含蓄而优雅;其色彩主要采用了淡蓝、淡紫、淡绿、淡粉等色相,并用深蓝色滚边,又将色调统一为一个协调的冷色系,实现了设计宗旨中所要求的美观。

其裙子面料采用蓝土布或咔叽布,腰间的腰带用白布制成,均为市面上很一般的廉价面料;其结构简单,制作工艺也非常简单,省工省料,达到了经济的要求。

此款服装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在注重了美观经济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中学生的日常活动。“平常上课下身可配简单的及膝裙,上体操课时又可换上便于活动的灯笼裤”[10],强化了学生装所需要的实用性。

(二)旗袍

此款旗袍由丘堤设计,发表于1956年的《中国妇女》,它延续了民国时期改良旗袍的基本衣型结构,合体的裁剪凸显了女性的曲线美;与旗袍搭配的是一件长度在腰线以上的短开衫,使着装者平添了几分温婉的气质与美的魅力。

同时其样式简单大方,没有多余的细节装饰,节省面料,实现了设计宗旨中所要求的经济。

该设计的重点在于其侧面的开衩。在开衩处做了一大摺子,衩开到膝上3、4寸,在衩口处设一纽扣,可压住摺子里的布。这个设计加大了旗袍下摆的实际尺寸,使着装者不仅走路方便,还能骑车[10],极大地提高了旗袍的功能性与实用性。

图2 郁风设计的中学生装

图3 丘堤设计的旗袍

四、“美观、经济、实用”服饰设计观的形成原因

服装的文化内涵总是渗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中,是人类社会中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综合产物。因此,可以说服装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之建国初期服装设计观的形成亦与当时的意识形态、中外关系以及传统观念密切相关。

(一)意识形态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从不稳定的战乱状态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政治的变革与社会的转型导致服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心中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感激、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向往,这种心态使解放区的简朴服饰与革命审美意识备受推崇,形成了50年代具有特殊政治意味的服饰时尚。但是,这种极端的服饰审美步入了一个不利于服装消费市场的误区,所以需要党中央及时纠偏,利用各种舆论来推行正确的服装设计观。

(二)中外关系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与苏联、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非常友好,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并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一时期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在服装设计和消费上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将自己的设计原则确定为:便利、朴素、经济[11],推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设计——加工——消费”模式,这样的设计原则对我国影响深远。我们的“美观、经济、实用”的设计宗旨显然是由此引申而来。加之这一时期的苏联、波兰等人民民主国家也在不断地增产各类棉、丝、毛织品[12],也成为我国面料改造形式的效仿依据。

(三)传统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生存的中华民族,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有着其独特性。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克制。孔孟主张“克己复礼”,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因此,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一直崇尚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铺张浪费。这种节俭的传统观念也在建国之初的服装设计观中被延续传承下来。更何况当时人民生活并不富裕,故在讲究美观的同时注重经济与实用,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如今经济发达的21世纪,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不断提高。但我们仍应响应我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借鉴当年“美观、经济、实用”一体化的服饰设计观,不去一味地追求奢华,而是利用高科技研制健康、经济的服饰面料,加强服装二次设计,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拿出更好的产品服务于大众。

[1]郑艳.新中国初期城市服饰趋同现象下的社会心态辨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7):174.

[2]蓝田.按照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建设城市[N].人民日报,1954(1).

[3]叶立诚.服饰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7-12,63-64,286.

[4]徐华龙.上海服装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275.

[5]袁仄、胡月.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283.

[6]肖玲.一件花旗袍引起的风波[J].中国妇女,1956,(4):18-19.

[7]韦君宜.从花衣服的问题谈起[J].中国青年,1955,(5):21.

[8]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二十五单位关于改进服装问题的座谈会记录(摘要)[J].中国青年,1956,(2):3.

[9]李正.服装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6.

[10]服装式样.中国妇女,1956,(4).

[11]张竞琼.西“服”东渐——20世纪中外服饰交流史[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1:59.

[12](新华社22日讯).苏联今年将增产更多的棉、丝、毛织品[N].人民日报,1954(2).

猜你喜欢

建国初期旗袍美观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建国初期农村宣传网制度述评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微创拔牙结合牙龈成形术在义齿美观修复中的应用
友宏科技:实用比美观更重要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