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德育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13-03-22

关键词:通识德育教育

吴 靖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

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历史悠久,声誉卓著,被世界各国效仿和借鉴,其核心理念乃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公民。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标可以视为对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的精当诠释——“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1]。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凸显了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2]。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明确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战略目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3]。由此可知,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公民塑造这两个基本目标,中美高等教育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诸多内涵、方法、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德育实践作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公民这一教育目标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基于多种模式和途径的德育实践体系有着高度的主体性、渗透性和实效性,对我国高校的德育实践工作有着多重启示。

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内涵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心智”的开发,其终极目的指向人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国通识教育直指此一内涵。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是“为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景建立互动主体性关系的教育。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4]。纵观美国通识教育的产生、发展以及各位学者的研究,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公民——既重炼智,也重修心,前者以批判性思维为主体,后者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具体而言,“通”是指学生对所学各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不仅关注“何以生存”,更为关注“为何生存”,即不仅学习谋生的专业技能,也思索人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将两者贯通起来,形成自身的完整人格;“识”既是指知识的跨学科的整体性,更包括知识以外的伦理、情感、态度、能力等因素,使学生永远处在探索和接近真善美的过程中。

(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特征

1.作为教育理念,具有导向性和价值性

首先,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是一个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它既要给美国高等教育以营养供给,又要引导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这就涉及到美国大学的理念问题。如前所述,美国大学继承欧洲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传统,自产生以来就不是一般的职业训练场所。大学是“大学问”的象征,大学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整个宇宙,所以美国的大学也和欧洲的许多大学一样,是“Universe”的派生,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公民。

2.作为教育实践,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征

如前所述,“通”是指学生对所学各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即不仅学习谋生的专业技能,也思索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将两者贯通起来,形成健全人格;“识”既是指知识的跨学科的整体性,更包括知识以外的伦理、情感、态度、能力等因素。基于此,其通识教育体系中不仅有课堂理论教学,也有内涵丰富的实践育人环节,将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包蕴其中,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协同效应。

3.作为思维训练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通识教育提供广阔而深邃的学科内容以及多样的实践平台,因为学生将不得不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以及快速变化的周遭世界,因此既需要自然科学实证、分析、解释的偏重求真的事实判断训练,也需要人文学科评价、阐释、批判的求善求美的价值判断训练,以及两者的深度交汇与融通[5]。

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德育实践之功能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历来重视德育①一般而言,德育和道德教育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概念。广义而言,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等,是“大德育”的概念范畴,道德教育仅仅指道德品质教育,不包括政治教育等在内,但大部分人采用道德教育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和外延与德育相同。在美国,与德育相关的概念有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政治教育(Political Education)、公民教育(Citizen Education)等,此三者构成了美国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本文的“德育”概念为“大德育”或美国的“道德、政治与公民教育”。功能,强调实践导向,前者立足于品德教育、政治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的“大德育”视野,旨在形塑美国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法制观念,产生政治认同和历史认同,奠定通识教育的基础;后者游走于社团活动、节庆仪式、公益服务、大众传播、公共环境等各种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德育乃至通识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并形成了深度渗透与影响,育人效果不言而喻。总之,德育实践是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学生的公民意识、民族精神、政治认同和法制观念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具体功能可归纳如下:

(一)目标导向功能

通识教育中的德育实践引导学生认同美国的民主、自由、爱国的政治思想,确立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思想。美国各大学在各类德育实践中较多地融入了多元文化价值观,使其德育实践超越了拓展学生知识的意义,而更被看成是与国家民族永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战略问题,其目的正是帮助引导美国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形成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渗透性功能

如上所述,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德育实践主要是通过校园活动、节日庆典、社会实践、大众传播与公共环境等多种模式来发挥功能的,与通识教育中的德育课堂教学不同,以上诸类德育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无论是充满个性和创造力的社团、文体活动,还是庄重与幽默并存的节日庆典演讲,抑或深入社会肌理的各类义工实践与服务,乃至一部微电影、一篇博文、一段廊柱、一湾碧水、一句格言、一块石碑、一幅壁画、一尊雕塑……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求真精神、道德判断、审美趣味乃至人生追求、社会责任、生命价值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德育无时无处不在。

(三)转化性功能

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实践始终是为通识教育的整体目标服务的,这就要求德育实践要将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文化向行为和实践积极转化。事实上,所有的德育实践活动实质上是把教育目的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并在主客体的情景构建中,促使大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美国高校在推行德育实践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知行的转化,注重教育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过程统一,表现了教育使学生认同到品质和能力的养成再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及实践活动的行为的过程,充分地运用了教育的合力,充分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①此处所指的“第二课堂”泛指上述美国高校德育实践的各种平台和模式,包括校园活动、节日庆典、社会实践、大众传播与公共环境。的对接,最后对学生言行进行综合考评,形成良性循环。

三、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德育实践案例分析——以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

如前所述,美国高校的德育实践多是基于通识教育的整体框架,并通过社团活动、节庆仪式、公益服务、大众传播、公共环境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渗透,育人效果明显。与美国大多数高校相似,全美顶尖公立高校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以下简称OSU)也是基于通识教育来开展其德育教育的,学校认为不仅仅要把学生——他们将生活并工作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教育为本国公民,而且要教育为世界公民,不仅要具备理解他人的才能,而且具备理解自身和祖国的才能[6]。其德育实践层面也紧紧围绕培养世界公民这一核心目标来展开,下面从比赛与节日庆典、社会实践与服务以及公共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该校在德育实践中的具体方式和做法。

(一)比赛与节日庆典

OSU十分重视利用和开发比赛与节日庆典等精神性校园德育文化资源,如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和“毕业典礼”是每年隆重的全校性大型活动,也是学校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特色活动,每当“校歌”音乐奏起,全场齐唱校歌,齐做表达爱校情感的“O、H、I、O”手势。此情此景无不令学生及家长感动和难忘,也升华了学生的爱校情感。又如,在每年10~11月份全美大学生橄榄球赛期间,学校均会在赛前一周的周末组织成百上千的志愿者齐喊“I’m Buckeye”跳入冰冷刺骨的校内镜湖中,以表达对校橄榄球队的支持和必胜的信心。这些活动的组织不仅满足了青年学生宣泄情感的需要,而且很好地诠释了韧性与顽强的“Buckeye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意志品质[7]。

(二)社会实践与服务

OSU是没有大门和围墙的开放式大学城,学校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服务社区,进行服务性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参加竞选、要求和平、反对战争、保护民族利益、庆祝国家独立日等重大节日活动等。第二,志愿服务性活动,即义工。志愿服务项目很多,包括帮助残疾人、弱智者等无生活能力的人料理生活,为贫穷家庭的人检查和防治疾病,为中小学生补习文化课程,为街头流浪汉寻找住处等。第三,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学校向有经济困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的“有报酬”的勤工俭学活动。学校要求本科生学习期间,必须有服务社会的经历,而且将本科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进行服务性学习纳入培养方案。

(三)公共文化环境

OSU高度重视环境育人的理念,深刻地认识到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走进俄亥俄州立大学,到处可见这样的语句:“A GLOBAL university,GLOBAL perspectives,helping Ohio state students become GLOBAL citizens”。而GLOBAL往往用大写字母凸显出来,时时处处显示自己是要培养“全球化的人”,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这种宣示几乎渗透到校园里的各个角落,例如,图书馆的地板和墙壁上,刻有人类有史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字符号;由四位不同人种和肤色的学生用肢体摆出“OHIO”的字样,成为学校的标识;在所有印制的人物图片中,似乎都尽量避免单一化,而要体现全球化、多元化[8]。另外,学校还利用各种楼宇冠名权,甚至一块砖、一块石碑上的刻名,广泛鼓励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杰出校友来捐款,并通过其杰出事迹、成长道路、感恩精神来感染广大学生。

四、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德育实践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一)加强德育与智育、美育的交叉,完善通识教育体系构建

不可否认,较之美国较为发达与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我国在通识教育的具体推行过程中尚存在着不少困惑和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德育与智育、美育的割裂。事实上,教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人的一切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把受教育者完整的心理过程,分成德、智、美三个过程,并争论谁是第一,势必造成片面性。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从来就不存在纯德育、纯智育或纯美育的东西,这三种因素总是综合在一个教育过程和一个整体的教育内容中,并反映在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中[9]。

从德育实践的角度出发,应更多地将德育寓于智育和美育之中,并与通识教育中的第一课堂内容形成呼应和互动,进而开展各类研讨班,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前者,要积极引导和培育学生社团,贯彻专业化、精致化路线,鼓励基于社团平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关的社会调研、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既引导其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培养社会责任感,也鼓励其提升专业素养,倡导学术科研,打造专业化人才。对于后者,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校内外精神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人类经典,崇尚高雅艺术,锻炼跳跃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将品性的提升与美感的养成融为一体,例如东华大学学生处正在全校试点开展的“元典读书计划”正是立足于大德育的视角,试图将德育与智育、美育相融合,引导学生阅读和探讨人类经典著作,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隐性德育建设,强化德育实践的主体性和渗透性

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为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机制保障,要加强专业教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增强社团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力求个性化、精致化、创新化,建立特色文化,塑造社团品牌[10]。其次,大力发挥实践育人的隐性德育功能,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分类引导其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修养;同时,应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实践育人的阶段性任务,确保育人过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再次,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与特色,打造高品位、立体化的文化育人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大学的高尚、高贵、高雅的精神文化氛围,在平时的耳濡目染中时时受到思想的教育和心灵的陶冶。另外,应高度重视大学博物馆在高校隐性德育中的强大功能,积极调动大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大脑思考,选择书法、绘画、戏曲、服饰、武术等不同主题进行展示,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在吸纳国外优秀文化和中西文化对比的过程中,继承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文化综合判断,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11]。例如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在环东华时尚周期间,推出了围绕服饰、刺绣、绘画等不同主题的多场艺术大展,普及和散播东西方文化和艺术,发挥了良好的隐性德育功能。

(三)建立综合的德育实践考评体系,突出德育实践的实效性

目前不少大学主要依靠外在的灌输式德育教育,并未关注到个体人格的成长,反而促成一些大学生依附人格的形成,从而无法演化出公平、正义、平等等公共关系道德准则。这种依附性人格特质也正是当今社会发生种种丑恶、腐化现象的原因之一,从而使我国的德育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化为“空话”。大学生德育应该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更应重视培育其国际视野、公民意识、民族精神、政治认同、法制观念和生态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完整人格的健全公民。

因此,应建立德育综合考评体系,尤其是建立德育实践考评体系(德育理论考评主要由“两课”完成)。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对学生德育实践考评的评价因素可以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根据学生在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包含竞赛)中的表现,如学生的参与性、纪律性、协作性、创新性等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二是与学校各部门、各系发挥协同效应,尤其是与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定期考察学生的综合表现。三是与家长和社会各方积极联系,尤其关注由学生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专业实习等)中他们的表现以及社会人员对他们所作的评价等。必须指出的是,以上评价指标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量予以量化,以确保德育实践考评的可操作性,全面提升德育实践的实效性。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3-03-11].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1.

[5]吴靖.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历史分析、比较及其启示——以哈佛大学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8-92.

[6]杨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国际视野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9):90-92.

[7]张文军,王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J].河北社会科学,2009,(11):179-182.

[8]孙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校园软实力”印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94-96.

[9]金忠明.论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一体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114-118.

[10]姜东洋,王然.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生社团建设[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1,(3):85-87.

[11]杜玉波.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012,(7):4-7.

猜你喜欢

通识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