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4320张门诊处方的分析

2013-06-23李广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使用率处方门诊

李广辉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药务科,河南 郑州 450003)

某院4320张门诊处方的分析

李广辉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药务科,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 2011 年 7 ~ 12 月门诊处方共 4320 张,采用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方点评指标、不合格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我院平均用药品种数 1.97 种,抗菌药物使用率 26.76%;处方不合格率占调查总数的 1.6%,其中书写不规范占调查总数的 0.72%,不合理用药处方占调查总数的 0.88%,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 虽然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建议通过完善院内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优势及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

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分析

处方评价是对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等情况实施的综合评价。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规范处方书写,促进合理用药,我院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并要求临床药学室每月对临床科窒处方进行综合评价,填写《处方点评表》并做评价分析,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并纳入医院绩效考核。自《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下发后,我院进一步加强了处方点评工作,重点评价抗菌药物及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处方药品品种数及金额、基本药物品种数及使用药品通用名称等,旨在提高医师处方规范书写,使处方的综合评价结果不断改善,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7~12月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6天,每天随机抽取120张处方,共4320张。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参考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5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相关文件资料,按照卫生部最新颁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的标准,从处方基本指标、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等方面进行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筛选出的69张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

2 结 果

不合格处方计69张,其中不规范处方31张,用药不适宜处方38张。处方点评基本情况见表1。

3 讨论分析

3.1 处方点评各项指标

3.1.1 平均单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该指标反映药物基本使用情况及联用情况,目的是考察用药过多的程度。WHO在发展中国家通过专家论证法对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使用制定了标准,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6~2.8种[1]。如果患者使用的药物品种数过多,会增加各种不恰当的联合用药的可能性,据统计联合用药在5种以下,危害发生率为4%,6~10种时为10%,11~15种时为28%,16~20种时则上升到54%,故一般联合用药应控制在5种以下[2]。本文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97种,符合WHO标准。

3.1.2 抗菌药物使用率

该指标反映使用抗菌药物使用人次的比例,WHO制定的标准为抗生素平均使用比例20.0%~26.8%[3],而欧美发达国家门诊抗生素使用比例一般为10%左右[4]。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76%,基本符合WHO的要求,但比例仍偏高。据《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1〕56号)要求,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我院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比例高于方案比例不超过20%要求,为此,我院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双十”制度,并开展抗菌药物专项点评,药务科人员深入临床科室进行抗菌药物知识巡讲,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以上举措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渐下降,12月份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为19.86%。

3.1.3 注射剂使用率

表1 2011年7~12月份处方基本情况评价

该指标反映医疗机构有无注射剂过度的情况,注射剂虽在治疗方面有其优越性,但因其特殊的给药途径,药物中的微粒,热源的因素使得注射给药发生的ADR远远高于其他给药方式,大量的非必须的静脉给药,在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的同时,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可能会因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伤害。WHO制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处方注射剂平均使用率应为13.4%~24.1%[4],我院注射剂使用率(23.03%)基本符合WHO要求,但距离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使用比例还有差距,如上海地区三级医院2010年的注射剂使用率为12.0%,而发达国家如瑞士的门诊患者几乎不使用注射剂[5]。因此,在能够满足治疗疾病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非注射途径给药,如必须注射给药,尽量缩短静脉治疗时间,采用序贯疗法。

3.1.4 药品通用名使用情况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还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6]。开具处方使用药品通用名是WHO的通用规则,也是WHO评价处方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医师使用药品通用名有利于药师审核处方,避免一些药事差错,也可以避免因一药多名引起重复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对患者造成伤害。

3.2 处方书写不规范

处方书写不规范占不合格处方44.93%,主要表现在:①处方缺项:缺年龄、门诊号、费别、临床诊断。②开具处方药品剂量不明确:如左奥硝唑针100mL,应写为左奥硝唑针0.5g或0.5%左奥硝唑针100mL。③开具处方不使用规范中文通用名。处方的不规范书写会给患者的安全用药带来隐患,大大增加药师的工作量,也是出现用药差错的一个原因。

3.3 用药不适宜处方情况评析

3.2.1 抗菌药物选择不适宜

因“人流术后”、“右腕切割伤”及“分泌性中耳炎”选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适宜。氟喹诺酮类药物经验性治疗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3.2.2 用法用量不适宜

①长春西汀针3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输注。药品说明书要求本品应溶于500mL液体内稀释混匀后,缓慢滴注,输液中长春西汀含量不得超过0.06mg/mL,否则有溶血可能。②5%葡糖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西丁钠4.0g,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头孢西丁的半衰期为41~59min,属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致病菌最低抑菌(MIC)的时间、日剂量1次给药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容易引起耐药菌产生,该类药物应严格按照药物半衰期给药[7]。

3.2.3 联合用药无指征

①因“胆囊切除术术后”联合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左氧氟沙星无指征。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肝胆系统手术,宜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8]。②因“肛周脓肿”联合使用头孢西丁针与奥硝唑针,因为头孢西丁针的抗菌谱已经覆盖厌氧菌,无需联合使用奥硝唑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要求: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8]。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院4320张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我院平均用药品种数1.9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26.76%;处方不合格率占调查总数的1.6%,其中书写不规范占调查总数的0.72%,不合理用药处方占调查总数的0.88%,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我院药物使用方面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抗菌药使用百分率及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基本符合WHO制定的标准,但与发达国家及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还存在差距,为了规范处方管理,规范处方书写,加强医务人员合理应用药物的责任和意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制度及硬件规范医师行为;药务科定期深入临床科室进行《处方管理办法》培训、药物合理使用及新药知识讲座,对某些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的处方采取公开点评;加强临床药师工作,对专科临床药师进行继续教育,加强专科知识学习,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开展工作,将选药不适宜、联合用药无指征等问题发生率降到最低,以规范我院合理用药。

[1]丁国华,高宏,孟松伟.合理用药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3.

[2]胡滨青,李满.2010年2~4月份门诊处方评价与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8):16-17.

[3]林勇,李彬,袁浩宇.应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门诊处方合理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3):1154.

[4]Tomson G.PilotstudyofdruguseindicatorsinSweden[J].Inrud News,1992,3(1):3.

[5]陈坚,方维军.上海市松江区21家医疗机构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J].中国药房,2009,20(19):1517.

[6]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2007.

[7]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发,2009:38.

[8]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2004.

Analysis of 4320 Infusion Prescriptions from Outpatient in A Hospital

LI Guang-hu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ffiliated 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3, China)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quality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writing and clinical rational use in our hospital for references of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narcotics.Methods432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from our hospital during Jun.-Dec 2011,according to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escription Comments hospi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Trial Implementation)”, prescription comment indicatorsand and unqualified prescriptions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Excel software.Results1.97 kinds of drugs were used in our hospital averagely,26.76% were antibiotics.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accounted for 1.6%,among which 0.72% were writing unqualified,0.88% were irrational drug use,manifesting as indication improper,improper dosage and inappropriate combination therapy,etc.Conclusions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writing and drug use in our hospital are reasonable basically and remain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t is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by improving hospital regulations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HIS and professional skill of Pharmacy technicians.

Outpatient department; Prescriptions; Rational drug use; Analysis

R451

:B

:1671-8194(2013)08-0004-02

猜你喜欢

使用率处方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人间处方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