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LES模型的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2013-06-22张天琪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城镇居民

周 晓,张天琪

(1.吉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长春130117;2.圣安德鲁斯大学 金融学院,圣安德鲁斯KY16 9AJ)

0 引言

“十二五”规划中,消费被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驱动力,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因此,研究消费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马克思较早地把消费品分为商品消费品和服务消费品[1];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用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在消费结构的研究上,美国计量经济学家Stone(1954)提出了线性支出系统(LES)模型;后来,经济学家Lunch(1973)对LES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扩大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Angus Deaton和John Muellbauer(1980)提出了几乎理想的需求系统AIDS模型[2]。

国内学者大多基于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模型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消费结构问题进行研究。臧旭恒、孙文祥(2003)运用ELES模型和AIDS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导致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的原因,并在加快社会制度改革方面提出对策建议[3];张蕊、田澎(2005)运用ELES模型,借助1993-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支出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作了分析,指出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正向着享受型转变[4];杨婧、周发明(2010)运用1995-2007年的数据,通过构建ELES模型对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指出该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处于温饱阶段,正逐步向小康阶段过渡[5]。

从吉林省来看,截止到2012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吉林省2750.4万人口中,城镇居民达到1476.96万人,占总人口的53.7%。因此,对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研究,了解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对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2003-2012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各项消费支出的数据,从总体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两个方面对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扩大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利用Eviews6.0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利用该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以及需求收入弹性3个方面对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1.1 总体消费结构分析

从2003年到2012年,吉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005.1元提高到20208元,增幅达188.5%;人均消费支出由5492元提高到14613.5元,10年间增幅达166.1%[6]。其整体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12年,吉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3年到2008年变化不明显,平均为78%,说明人们的收入大部分都用来消费而很少储蓄,总体生活水平还不高。从2009年开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差额逐渐拉大。2009到2012 4年间,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平均为73.7%,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前有提高的趋势,但是消费支出仍旧占比过大,表明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依然不高。

图1 吉林省城镇居民2003-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Y及人均消费支出变动趋势图

1.2 恩格尔系数分析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将家庭中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值称为恩格尔系数,用来衡量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为小康水平,30%-40%属于相对富裕。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可根据2003-2012年人均消费支出总额和食品消费支出计算得出,见表1。图2为吉林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散点图。

表1 吉林省城镇居民2003-2012年恩格尔系数

图2 吉林省城镇居民2003-2012年恩格尔系数变动散点图

由表1和图2可以看出,吉林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城镇居民整体富裕程度在增加。10年来,恩格尔系数一直保持在31.00%-36.00%之间,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处在相对富裕的阶段尚未达到富裕水平。

2 ELES模型的构建及参数回归分析

2.1 ELES模型的构建

ELES模型[7]是由经济学家Lunch于1973年对英国计量经济学家Stone1954年提出的LES模型稍作修改后提出的。该模型假定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有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之分,而且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收入条件下先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然后将剩余部分按照边际消费倾向安排非基本消费支出。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Ci表示第i种商品的消费总支出额;PiXi表示第i种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额;Y为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全部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额;βi为边际消费倾向。

将(1)式整理得:

将(3)式加入残差项,得到计量经济模型:Ci=

对αi两边求和再带入αi表达式,得第i种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额:

2.2 数据整理和参数回归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1)以及2012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到表2。

运用Eviews6.0软件,以人均可支配收入Y为自变量,分别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为因变量,将以上数据通过公式(4)逐个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分析。(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各项一元回归的参数估计结果整理如表3。)

表2 吉林省城镇居民2003-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各项消费支出数据表 单位:元

取α=0.05,t0.05(8)=2.3060,F0.05(1,8)=5.3177。由表3可以看出,t检验值均大于2.3060,F统计量均大于5.3177,说明t检验值和F统计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这表明吉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食品、衣着、居住等8项消费支出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可决系数R2的数值来看,均大于0.91,这充分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吉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各项支出之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各项消费变化的91%以上都可以由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解释。因此,模型通过了检验。

表3 吉林省城镇居民ELES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3 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3.1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边际消费倾向是反映人们消费偏好或是新增加的购买力的投向的一个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所占的份额。表3中βi的估计值即为人们对第i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具体数值如表4所示。

表4 吉林省城镇居民各类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

由表4计算可以得出,吉林省城镇居民总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038,即人们的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就有0.7038个单位用于消费,可见,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较好,这将有利于拉动吉林省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纵向对比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排在前三位的是食品、衣着和交通通讯,分别为0.2085,0.1029和0.0935,说明人们在收入增加时更倾向于增加食品、衣着的消费支出。排在第四位的是文教娱乐为0.0733,这反映出吉林省城镇居民在精神消费上的意识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新时期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边际消费倾向最低的是其他商品及服务,仅为0.0332。

3.2 基本消费需求分析

基本消费需求被认为是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无关的一个量,它是指在生产力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为了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所需要量的基本支付能力,它所反映的是居民的最低的消费需求[8]。将表3中的αi和βi的估计结果带入(5)式,算出各类消费品的基本消费需求。

根据表5中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吉林省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消费支出排在第一位,为984.5元,占总基本消费支出的45.74%。这正符合了“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排在第二位的是居住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18.07%,这也充分证明了吉林省城镇居民最为迫切的需求依然是“吃住”,特别是对“吃”的需求。排在第三位的文教娱乐的消费支出所占份额为15.07%,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城镇居民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较高,这也凸显出吉林省对教育的重视,充分落实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提升人民精神生活的政策。

表5 吉林省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及所占比例 单位:元;%

3.3 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反映消费对需求的敏感程度的量,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收入变动1%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根据ELES模型,第i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将估计结果及对Ci的计算结果带入弹性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各类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如表6所示。

表6 吉林省城镇居民各类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值

从表6可以看出,食品、居住、文教娱乐以及医疗保健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小于1,说明吉林省城镇居民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的增长小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类需求对收入的变化不敏感,尤其是食品、居住这类生活必需品。而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表明这10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和医疗保健产品也渐渐成为了生活必需品,这也体现出人们的生活开始向享受型转变。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家庭用品、交通通讯等的消费需求增长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类需求对收入的变动非常敏感,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需求的绝对量增加了,另一方面是家用设备、交通通讯设备的单位价值都比较昂贵。

4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总体消费结构的图例分析和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对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居民目前的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过大,生活水平不高;恩格尔系数在0.31-0.36之间,仍然处于相对富裕的阶段。在2003-2012年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所构建的ELES模型分析表明,吉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各项人均消费支出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各项消费的91%以上都可以由个人可支配收入来解释。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就增加0.7038%。从基本的消费需求和需求收入弹性来看,除了满足基本的吃和住的需求以外,人们大部分的收入还用于精神文化休闲娱乐产品的消费,而且这类消费品的支出对收入的变化越来越不敏感,这说明人们的生活已经向着享受型转化。但是,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依然偏大,恩格尔系数仍然没有达到富裕水平的标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此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太小,这将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全省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衣着、家庭用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还很高,而且它们在消费支出中占比也较低,这也主要是受制于有限的居民收入。

2012年吉林省全年GDP增速同比上涨12.0%,在全国居于第10位。如何使12.0%的经济增速含金量更高,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首先,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因为人们消费的91%是由收入决定的,只有提高收入才能增加消费,消费水平提升了,消费结构才能得到优化。其次,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层次。鼓励人们更多地向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消费倾斜,以便于更大程度上扩大吉林省的内需,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最后,消费结构的优化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与服务的职能[9]。政府应该给人们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消费环境,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对大型家电、交通设备等的购买进行补贴等。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2]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243-248.

[3] 臧旭恒,孙文祥.城乡居民结构——基于ELES模型和AIDS模型的比较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22-126.

[4] 张蕊,田澎.中国城镇居民10年消费结构变化实证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2):151-156.

[5] 周发明,杨婧.基于ELES模型的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4-89.

[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12.

[7]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233-268.

[8] 杨婧,周发明.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基于ELES模型[J].技术经济,2010(10):74-79.

[9] 李剑.基于ELES模型的山东城镇居民消费动态演进分析[J].山东经济,2010(4):141-148.

猜你喜欢

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城镇居民
理性看待恩格尔系数下降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浅析恩格尔系数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中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度的灰色建模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