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2013-06-21佟伟凤黑龙江省林口县书画院黑龙江林口县157600

大众文艺 2013年11期
关键词:郭熙笔墨山水画

佟伟凤 (黑龙江省林口县书画院 黑龙江林口县 157600)

在古代绘画史上,宋代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以客观物象作为描绘对象,追求“写真”,着力创造山水画的形式美和程式美。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无论名山大川、楼台宫殿、渔樵牧归,都引人入胜,各尽形貌。在技法上,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正因为宋代山水画的辉煌成就,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因此,研究宋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宋代山水画的形式特征

山水画历经隋唐、五代,到了宋代进入成熟和繁盛期。其形式语言和绘画技法更加多样丰富,全景构图式的大山大水之雄强和边角取舍式的山水之清秀,历经众多画家的实践探索,使山水画的图式符号基本全面,突破了早期山水画“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面貌,画中有符合自然规律的山水营造特点,空间处理得当,峰峦参差有致,树木、山石、屋宇处理合度。宋代山水画的构图形式讲究开合、呼应、对称、平衡。这些丰富多彩的构成样式,为山水画的形式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从山水图式的空间布局和构图关系上看,宋代山水画的构图,讲求宾主呼应、虚实藏露、繁简参差等形式规律的恰当运用。北宋郭熙将山水画的构图概括为“山有三远”,即将山水画平面构图中的纵深关系处理为独特的“三远法”,包括平远法、深远法和高远法。使得山水画中的“以大观小”的俯视法和散点透视法得以综合运用,这样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使崇山峻岭、江河湖泊、楼台亭榭俱现于一画之内,而且极为充分地表现出山水的气势。

郭熙的山水巨制《早春图》(图一)就是以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着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既深且远。

二、宋代山水画的笔墨特征

两宋山水画家以文入画,以诗入画,山水画中强调诗情画意,讲究以写实为基础,并以真实可信的山水烘托出悠远的境界。山水画作品重视对真情实景的感受,注重对细节的具体描画,从而真实地再现画家们眼中的山岚雾霭,亭榭楼阁,强调“师造化”,力求“图真”,运用笔墨在追求形似、写实的同时,也追求笔墨自身的美,注重“得心源”,追求神似和诗化的意境。

宋代山水画笔墨程式的造诣实际上是对形象结构的发展和突破,造型语言更加充实丰富,显示了宋代山水画家在“格物穷理”上的至真以及“气韵生动”上的旨归,宋代的设色山水更加呈现出墨与色的融会贯通和诗与画的性情传递。

以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李唐为例,他的山水画作品《万壑松风图》(图二)气势雄强,把雄浑峻厚的北方山水刻画得细腻而真实。并创造性的使用了典型的“小斧劈皴”,刻画之后的山石呈现出雷霆万钧的阳刚之气,全图万壑峥嵘,松风阵阵,气势雄浑,令人神惊目眩。其作品逐步形成了笔精墨练、厚润放达、元气淋漓的风格特征。

图一 郭熙《早春图》

图二 李唐《万壑松风图》

三、宋代山水画的意境特征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非常的重要范畴,是构成艺术美不可或缺的审美因素,既是中国山水画中的最高审美法则,也是历代山水画家在潜心创作过程中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品鉴山水画作品审美价值和特征的主要原则。

宋代的历史分为北宋和南宋。就画风而言,北宋的山水画主要表现为关同的峭拔,李成的旷远和范宽的雄强。南宋主要的画家有马远、夏圭,他们的画给人一种含蓄之美。北宋和南宋的山水画在构图风格上截然不同。北宋是全景式的大山大水的构图,而南宋创造了一种新奇的构图方式,弃浑雄之大,取轻巧之小,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的审美要求,画境幽远、淡泊、给人一种清新、空旷之意境,遐想无限。但从整体上看,宋代山水画在差异中又有统一,在个性中又见共性,代表了宋代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1] 袁向彤.平远尚淡——宋代山水画论的审美取向.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

[2] 楚小庆.宋代山水画空间理论的源起和发展.艺术百家.2008.

[3]夏晓春.论中国画意境审美动态.装饰.2004.

[4]孙文忠.宋代画院山水画审美特色管窥.美术研究.2004.

猜你喜欢

郭熙笔墨山水画
宗炳与郭熙“卧游”思想的对比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笔墨童年
大树爷爷
平生最爱烟水闲,不知岁月磨江山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