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视野中的搪瓷材质与兵团审美文化探析

2013-06-21邬建华昌吉学院美术系新疆昌吉831100

大众文艺 2013年13期
关键词:搪瓷兵团文化

邬建华 (昌吉学院美术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那些可以沉淀、遗留、承载和折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材料被纳入到“物质文化”研究的范围中来,通过历史(不论古代、近现代或当代)的遗留之物,打开有关文化认知的切口,是物质文化研究之所以成立、存在并有价值的基础。而在视觉文化研究的领域,自瓦尔堡开始“摒弃传统艺术史对高雅文化的偏爱,转而关切较低层的、常民文化的表现方式”时,艺术史研究就已经具备了通过面对日常生活视觉对象讨论整体的社会、文化学的潜质和趋势。到潘诺夫斯基对图像的文化含义所进行的文化解读将传统的艺术史研究“提升到人文学科的全新尊崇领域”之后,视觉的对象就开始显现出和以往的“语言材料”在文化研究中一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图像学中,视觉对象有着具体的图像形式和内容,是一个比较固定的范畴(比如绘画、雕刻等)。但他提供的方法同样给物质文化研究(同属视觉的对象,但其文化属性并不侧重于图像本身,而是侧重于物质化材料本身)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或者说两种研究在方向上呈现出某种一致性?)这就形成了本文从视觉文化的宽泛涵义(视觉化的对象,并不仅限于图像)讨论物质材料文化属性的基本立场。

“任何文化,都得借助于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因素,在一种团体(共同)精神的统帅下,增强团体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和创业心等心理素质,将各种力量、各种文化因素统一于既发展团体又发展个人的共同方向上。”以这种文化学观点回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化特征再合适不过。兵团文化虽具有移民文化构成的先天多样性和多元因素,但其渗透至日常生活中的部队体制与军事传统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更是笼罩前者的更加直观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兵团人群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语言逻辑等具体行为层面,更在兵团人衣食住行的观念特别是其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中表现明显。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响应毛主席号召“放下手中的武器,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是成立。作为转业部队,“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是军旅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这奠定了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文化记忆和传统的兵团官兵,在进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统一体制、统一标准和共同理想的文化机制中时,迅速形成了以军旅文化为核心的兵团文化精神。在物质文化层面,由于历史上物资匮乏的客观条件,艰苦朴素和以实用为第一的价值观念共同形成了其独特的品质和特点。在本课题组对天山北坡五家渠、石河子、奎屯等师(市)等团场、连队的兵团职工家庭的视觉文化调查中,发现各师、团场、连队虽然地理位置上相隔遥远,但日常生活中许多器具、用品仍然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本文将讨论的搪瓷器具即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不仅因为这种材质的器具在各个兵团家庭使用的广泛程度为新疆地方家庭所不及,在这种材质上凝结的特殊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当下兵团家庭对其使用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更是在大量新材料流行的今天使问题变得耐人寻味。也许通过兵团日用搪瓷制品的调查分析和讨论,有助于我们形成对兵团审美文化特定因素的具体认识。

一、日用搪瓷制品的社会历史信息

由于相对坚固耐用、轻便等特点,搪瓷器皿在战争年代开始成为正规部队配发的主要军旅用具。这一时期的搪瓷器皿大多釉色单一,以军绿色和白色为主而无附加的装饰纹样;常见的种类有杯、碗、盘、盆等;尺寸多为中小型容器;形态特点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卷边,平底为主。

1958年上海搪瓷厂即将出场的印制着各种图样的搪瓷脸盆。图片采自施大畏主编《上海中国画院1956--200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17年,中国人自己创立的首个搪瓷厂——中华美术珐琅厂诞生于上海,此后的民族工业兴起中,上海成为中国搪瓷业的中心。建国初期,由于国力薄弱,工业落后,物资匮乏,人们把“有用、实用、耐用”作为器皿选择的标准和物质生活的追求,在这个低物质要求高精神追求的特殊年代,基于搪瓷器皿制作工艺较为简单,造价不高,又结实耐用的特点,搪瓷器皿成了全国人民的主要生活用品。与此相对应的是1958年国内第一座搪瓷自动窑在上海诞生,标志着搪瓷工业的落后生产方式开始改变。随着这一改变,全国各地分分建立搪瓷厂,搪瓷器皿生产的效率和生产总量得到大大提高,为满足全国人民对搪瓷用品的需求提供了物质保障。

搪瓷材质主要用来制作普通百姓的日常用具,铁胎结实耐摔、耐用的材质特点,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价值追求,比如颇具时代性的词语“铁饭碗”,则是对老百姓向往的“稳定工作”衣食无忧,生活不愁的象征。但这种说法和观念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有企业脱困、下岗等历史事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当人们不再谈论“铁饭碗”的时候,中国进入了经济化的时代,“全球化”“地球村”的概念将中国人带入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场域,这也验证了文化多元化乃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精神产物的观点。于此同理,在新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上述这些普通的日常搪瓷用具上也承载着特殊的社会文化信息:

1.作为政治思想和政策教育的传播载体

搪瓷杯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以文字为主图形为辅的装饰方式。比如在全国范围内,在抗美援朝时期,白色的杯上印有“赠给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字样;在全国学习毛主席语录和诗词时,白色的杯上出现了“为人民服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字样;此外,新中国老百姓并不陌生的“大干社会主义有功,大干社会主义光荣”“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等字样,记录着特定年代的文化信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文化教育的传播载体,在搪瓷杯上出现了“我们的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风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在幼儿园小朋友的水杯上印着“爱学习,爱劳动,兵团农八师”的字样; 1963年,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时,出现了“做红色螺丝钉”“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字样……

左图为1965年,生产建设兵团为湖北支边青年配发的搪瓷水杯,右图为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农五师90团配发的搪瓷水杯。“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赠给最可爱的人”等文字内容所包含的政治意识通过搪瓷日用品进入普通兵团职工的日常生活。图片拍摄于石河子农垦博物馆,拍摄人:邬建华

2.记录事件的功用

中国古代有铸青铜器刻铭文纪录历史事件的传统,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这段历史时期,搪瓷杯就扮演着这样特殊的角色。只不过“记事”的器具从上层统治阶层走向了普通的人民大众。比如全国消灭“血吸虫”病时搪瓷杯上出现了“东荆河围垦灭螺工程奖八云联合连部 75.11”的文字内容;而1964年,大量的武汉知青来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搪瓷杯上出现了“建设边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赠”字样;在全国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间,搪瓷杯上出现了“赠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972”字样,在全国扫盲运动时出现了“扫盲先进学员奖”的内容;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文字内容在兵团家庭的搪瓷器具上更是屡见不鲜;“艰苦朴素、屯垦戍边”的文字内容更是兵团文化精神的写照……在今天看来,正是这些信息使搪瓷杯从“淘汰之物”变成了“文物”,使其成为被物质文化研究解读的视觉材料。

3.作为奖品存在,成为个人成长的物证

在那个物质稀缺的年代,搪瓷杯曾作为奖品,像奖杯一样记录着个人的成长和成绩。在兵团国有企业年终的评优和奖励中,在搪瓷杯上印着大红色的“三八红旗手奖”“劳动模范奖”“七六年节约先进工作者奖”等字样,这是国家、兵团、连、场、国有企业等对个人工作和能力的认可和肯定,记录着拥有着的一份荣耀记忆。

4.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中国人的传统是把单一工具和材质用到极致,基于这一传统,搪瓷器皿的装饰设计在稳定的生活条件下得到了发展,在搪瓷器皿装饰纹样的设计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原本单一的搪瓷用品变得形态多样,纹理和色彩也丰富起来。朋友结婚送礼时送双数的搪瓷杯和盆子,因为这是小两口结婚过日子的必备生活用品。虽然这种现象在全国都有,但在生产建设兵团表现得更加明显。为了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对红色喜庆的共同传统习俗要求,搪瓷杯和盆子上印有以红色为主的丰富的图案,有的印着红双喜字和金色的大鲤鱼象征祥瑞;有的印着红双喜字和荷花、五彩鸳鸯,象征百年好合;有的印着红双喜字和红色的团花牡丹,象征婚后的日子红红活活等。在那个朴素的年代,这些搪瓷用品成为家庭中色彩最艳丽的装饰物,而对这些搪瓷器皿的选择,也意味着它逐渐完成了从军旅用品到大众生活用品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源的丰富,日用搪瓷替代品的增加和消费热点的转移;加之搪瓷制品的产品陈旧,无论是装饰还是造型上都没有新的成就和突破,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搪瓷材质中夹杂着太多的苦涩回忆,很多人希望能过出新时代新气象的生活,各种原因使人们对搪瓷用品的需求量急剧减少,全国生产搪瓷的厂家也因市场的缩减而锐减或转产。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人们开始关注生活质量,追求生活的精致性;在一些经济发达或较为发达的区域,人们追求生活用具材质的传统与时尚性等,不同价值观在这时都生长起来,人们对生活用具的材料要求也趋于多元化。这些加速了搪瓷这种“艰苦朴素”精神象征的材料淡出生活用品重要材质的大舞台。在今天人们的生活中,瓷器、不锈钢和玻璃甚至质地细腻的骨瓷或水晶等材质,取代了搪瓷,而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PVC、合成聚酯等这些新型材料成为了更多被人们选择的对象。

二、搪瓷材质与兵团公众审美文化的审视

1.兵团人的价值观与搪瓷材质

在这样的大潮中,有一群人还在不离不弃的使用着搪瓷用具,他们就是兵团人(是指曾生长于或现仍生活工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师、团场、连队及其所属相关单位的人)。兵团人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一部分原为“兵”,因为解放新疆而不远万里从全国各地来到新疆;又因为屯垦戍边的历史责任,他们放下了枪杆转而为“农”。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并未改变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传统,他们知道只有“团结协作、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才能在新疆这个自古不毛之地生存下来;另外一部分,是国家为了支援边疆建设,分批从全国各地派来大量知识青年。知青进入新疆后被统一编制和管理,分派到各地,他们是新疆建设兵团建制的补充力量。

左图为1964年生产建设兵团为武汉知青配发的茶缸,右图为1950年,部队为农八师配发的搪瓷碗,碗的底边有洞,平时可以挂在腰间,形象的记录了搪瓷制品从“军用品”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转变。图片拍摄于石河子农垦博物馆,拍摄人:邬建华

无论是当初的转业军人还是后续补充的知识青年,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为建设新疆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在艰苦的环境中,大家团结协作,免去了不必要的讲究,简化了传统习俗;在交往接触的过程中大家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周边的人和事;通过共事相处,人们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那就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工作最重要,物质生活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理要求,更重要的是奉献,是事业成就。他们住地窝子,抗风沙,艰苦岁月让他们记忆犹新。艰苦的生存环境塑造了这些斗士的体格和精神,塑造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朴素的价值观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直到今天的许多兵团家庭,虽然收入水平已经和其他地区没有什么差别,甚至高出普通地方家庭,但在调查中我们仍然能见到许多补着锡皮“补丁”的搪瓷器皿在使用,这些器具从他们的父辈那里传承至今,凝结着家庭的历史和情感信息,更折射出时代的背景。搪瓷器皿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磕碰,一旦表面的搪瓷被磕掉,就容易被氧化产生沙眼。那时,家家户户都有这种有被磕掉搪瓷造成破损的生活用品,为了延长他们的使用寿命,人们用当时的锡质牙膏皮补搪瓷杯、碗和盆子等。锡质牙膏皮很好找,修补的工艺又很简单,并不影响器具的使用价值,所以当时有很多人家都是自己修补搪瓷用品的,搪瓷用具的寿命被延长,不用花钱买新的器皿,这种生活方式既符合中国人“勤俭节约”的传统,更形象地体现着生产建设兵团的物质文化观念。“人的精神需要栖居之所……人们生活漂泊无定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历史文化就成为一种相对稳固和深厚的精神家园,由此人们不但获得了精神上安身立命的归宿感,而且也拥有了和外部世界联系和沟通的基础。”兵团就是这样一个由五湖四海的人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体,艰苦的环境,强化了大家的责任感,塑造了兵团人共同的性格特点:正直、执着、勤奋、吃苦耐劳、团结;形成了事业型的兵团群体。在兵团人节约、简朴的价值观和做事执着、固执的精神作用下,他们并没有随大流、赶时髦,而是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继续使用已有的搪瓷用品。

基于这种价值观,兵团人对物质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他们认为“有就行”“有就好”。在今天的普通兵团人家里,有些搪瓷用品已经有十年以上的历史,这种现象在兵团不是少数而是多数,他们今天仍然在用搪瓷盆洗脸、洗脚、洗衣服、洗菜、和面,大量使用搪瓷饭碗、盘子、杯子。在有些兵团人的家里人们一如既往的使用搪瓷杯喝水,用搪瓷碗吃饭,用搪瓷盆子洗脸,用搪瓷盘子盛菜或当茶盘。在另一些人家中,搪瓷用具在具体的功能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原来主要用于喝水的搪瓷杯,现在成了刷牙漱口的杯子;原来用于吃饭的搪瓷碗,现在成了装杂物的容器;还有的有了沙眼的搪瓷碗盘如今成了种花或放杂物的容器等。正是基于这些变化,搪瓷仍然合理的出现在兵团人的家庭中。今天外界的多变,时尚的繁华对于兵团人来说那只是风景,真实的生活仍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2.兵团人的审美特质

兵团人节约、简朴的价值观影响着兵团人的审美,呈现出“朴素( 强调本色, 拒斥奢华) 、简洁( 强调实用功能, 不追求繁缛的视觉修饰)、单一( 不着意追求特殊材质的视觉效果及其所映射的个体差异性)、大方( 在视觉审美中不追求小情调的氛围和小家碧玉式的温柔, 反对做作) 等总体倾向”,这不但在搪瓷材质器具的沿用中表现明显。而且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众的陈设收藏、室内装饰、穿衣打扮、影视欣赏、购物观念以及对公共场所的视觉要求等各个方面, 均有明确的体现。再比如从对衣物的选择上来看,他们衣服的更新速度比较慢,在“是否需要买衣服”的问题上,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这个季节我是否有衣服穿,有几件,只要够穿、够换洗的就不需要再买新的了。而在买一件新衣服时,他们会考虑这件衣服能穿几个季节,能穿几年。当然,衣服的价位也很重要,衣服面料要结实、耐磨、挡风、透气性好;同时要便于活动,舒适宽松。至于款型,兵团人不挑剔,他们喜欢简洁、大方的款型,衣服上装饰要少,衣服款型和装饰都很含蓄,不希望有夸张和琐碎感。在色彩上,他们喜欢选中性而沉稳的色彩,不喜欢张扬的色彩和搭配。在今天撞色流行的时尚文化中,当你到了兵团城市石河子,看见石河子人的穿着时,你会觉得他们离潮流太远,似乎缺少些许色彩、时尚,但这就是兵团人,这就是兵团人审美文化传统的形象反映。

图为北京798文化艺术店出售的搪瓷杯,红色“大批判”图像和“低调,最牛B的炫耀”、“我要加工资”之类的大众文化和后现代式的话语,以他最普及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消解和转换着搪瓷杯在新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原有的视觉文化涵义。图片拍摄人:邬建华

3.当代视角的重新审视

有一个颇具启发的例子:艺术家宋东和她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北京妇女,在2005年创作了一件艺术装置作品:《物尽其用》。这件作品由艺术家的母亲多年搜集、积存的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品和回收物件的展示和陈列构成,这些由大衣柜、衣橱、暖水瓶、玩具、废旧铁丝、塑料水桶、肥皂、搪瓷脸盆等上万件废旧物品构成的“现成品”本身所具有的“物质性”,所指涉的“并不是一个物品的物质形态或视觉呈现”,而是对“所牵涉问题或事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实。”这件作品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展览”,这个由“破烂儿”组成的庞大方阵,“承载了亲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和温暖,承载了物资匮乏时代对生活的理解与敬重。”当我们看到到策展人巫鸿先生写下的这句话时,是否能从一个更为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兵团公众再熟悉不过的搪瓷日用品呢?

搪瓷材质的器具凝结着中国人太多的身体记忆,它几乎陪着新中国的每个家庭成长,而新中国政治文化甚至政治意识形态的痕迹与信息也曾深深地渗入百姓的生活中,牙缸、脸盆上的革命文字和政治寓意的图像甚至成为过往生活的符号。而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下,大众文化以它普及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消解和转换着原有的视觉文化涵义。在北京798的文化创意产品中,同样的搪瓷制品上被印制了新中国人民熟悉的视觉对象,“大批判”的工农兵、革命年代的“红双喜”,再配以“涨工资万岁”“人生苦短、必须性感”之类的老黑体书写的后现代式的话语,搪瓷作为日常用品中凝结的特定历史和社会文化信息正被转换成当代视觉文化创造的新资源,当我们从比如繁华的超市之类那种当代中国文化的景观中转身进入一个普通兵团家庭的厨房或洗手间,仍不时跳入眼帘的军绿色盘子和水杯安静而整齐地摆放在物架和碗橱里,这是否会提醒着我们关于今天的视觉意义从何处而来,怎样而来的思考?或者说,在兵团视觉审美文化的统一性传统之外,今天的搪瓷用品所蕴含的信息是否还具有当代兵团视觉文化审美的另一个可能的向度:走向开放的多元与混杂性?

注释:

1.陈怀恩著《图像学视觉艺术的意义与阐释》[M]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7月:65页.

2.同上:72.页.

3.郑立峰、王先荣、李荀华《兵团文化论纲》[J]《丝路学刊》1993年第4期:第30页.

4.耿文婷《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军旅文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72页.

5.可参见孙玉凤《兵团影视作品与兵团文化研究》,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2011届:17——19页.

6.本课题组将当代新疆文化构成分为兵团汉族、地方汉族、伊斯兰少数民族和新移民四大板块,此处地方家庭即指涉新疆地方汉族的家庭,特此说明。参见杨树文《多重语境影响下的当代新疆公众视觉审美状况浅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3期:第77——79页.

7.搪瓷,制作工艺简单,它以铁为胎骨,用机器冲压成所需要的器型,卷边,焊接附件,再施以石英、长石这些硅酸盐类物质即搪瓷釉料涂在上面,放到800℃到1000多℃的炉火烧三四分钟即可。作为生活器皿材质,搪瓷有抗氧化和耐酸碱性、经济实用的材质特点.

8.秦祥年《路在何方——剖析上海搪瓷业》[J]《上海统计》2002年第4期:第9页.

9.这在《上海轻工业志》和《上海搪瓷工业志》的相关统计数据中表现的非常明显:1949年上海搪瓷工业总产值630万元,1954年则达到2316万元,1959年增长至7648万元,1969年达到10605万元;1949年上海的搪瓷产量仅为1800吨,此后一路上涨,至1980年达到30000吨以上;而在产品种类上,1980年之前以脸盆和杯子为主,1953年上海搪瓷面盆产量594万只,1984年达到1097万只;1977年杯子达到1612万只,达到历史新高。这仅是上海一市的搪瓷生产状况,由此可以充分反映出搪瓷制品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进入程度.相关数字引自秦祥年《路在何方——剖析上海搪瓷业》[J]《上海统计》2002年第4期.第9页.

10.《中国搪瓷工业50年》[J]《中国搪瓷》2000年3月.第21卷第1期.第5页.

11.张世英《文化多元化乃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精神产物》[J]《跨文化对话 》1999年6月,第二期,第35页.

12.《多重文化语境中天山北坡公众审美与家庭视觉文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赴石河子、五家渠实物调查材料,调查人:邬建华,未发表.

13.同上.

14.同上.

15.秦祥年《路在何方——剖析上海搪瓷业》[J]《上海统计》2002年第4期:第10——11页.

16.张世英《关于“国家政治意识的弱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一时的增强”》[J]《跨文化对话 》1999年6月,第二期,第139页.

17.杨树文《多重语境影响下的当代新疆公众视觉审美状况浅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3期:第77——79页.

18.“这个作品于2005年底被创作出来,首次在北京展览(图1-1);翌年它作为2006年第六届光州双年展中的一件主要作品旅行到韩国(图1-2);随后又参加了“亚洲再想像”展览,于2007年和2008年在德国和英国两地出现(图1-3);2009年,它作为现身于纽约现代美术馆的第一件大型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该馆的中央大厅,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图1-4)。不论是在北京或光州,还是在柏林和纽约,它都在观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见[美]巫鸿编著《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5页.

19.见[美]巫鸿编著《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11页.

20.同上.

21.巫鸿.“物尽其用”策展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美术史家.

猜你喜欢

搪瓷兵团文化
兵团记忆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兵团的明天更辉煌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老乞丐
谁远谁近?
玖申文化创意从日用到时尚
消逝的怀旧物品:搪瓷杯
搪瓷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