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3-06-15王仁杰胡海龙赵文鲁吴长利

山东医药 2013年34期
关键词:嗜铬细胞家系双侧

王仁杰,胡海龙,白 玫,梅 荣,赵文鲁,吴长利

(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11;2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3天津市泌尿外科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

嗜铬细胞瘤较为少见,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类型,其中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约占10%[1]。家族性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并发VHL综合征(VHLD)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MENⅡ)[2],而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并不多见。2012年5月,我们收治1例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青少年患者,并对其家系进行了系谱调查及随访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因阵发性头晕、心悸伴全身出汗半月入院,体重近3年减轻约10 kg。既往3年前间断低热、出汗病史2~3个月,体温37~38℃,在外院经内科治疗后未见好转,自诉出汗后体温下降,此后未再发热。查体:T 37.3℃,P 115次/min,R 25次/min,BP 145 ~160/100 ~130 mmHg,神清,急性发热病容,心肺无异常,腰腹部未触及肿块,双肾区无叩痛,眼底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血常规:WBC 11.4×109/L,血小板 755×109/L。血清钾5.4 mmol/L,空腹血糖6.44 mmol/L。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肾素三项(ALD、ATⅡ、PRA)、甲状腺功能三项(FT3、FT4、TSH)、肾上腺皮质功能(PTH、ACTH)均正常。尿香草苦杏仁酸(VMA)26.9 mg/24 h。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泌尿系彩超示右肾上腺区一5.4 cm×4.8 cm低回声占位性病变。肾上腺区CT示右肾上腺区一不规则混杂密度影,密度欠均,伴中央坏死,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肾上腺区MRI示右肾上腺区一不规则异常信号影,T2WI像上呈高信号,T1WI像上呈低信号,肝右叶及下腔静脉略显受压。诊断为高血压原因待查,高度怀疑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术前2周口服酚苄明10 mg,2次/d。心率快时加服普萘洛尔10 mg,1次/d,使 BP稳定在120/80 mmHg左右,P<90次/min,血容量比 <0.45;术前1 d静滴羟乙基淀粉1 000 mL、平衡液1 000 mL进行扩容准备。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气管插管后,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血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术中先游离肿瘤,尽量减少对瘤体的挤压,最后用Hemlock钳夹肾上腺中央静脉。术中血压波动明显,最高达210/140 mmHg,用硝酸甘油协助降压。肿瘤动静脉离断后,停用降压药,立即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0.05μg/(kg·min)维持血压,同时在CVP监测下胶体液迅速扩容,直至血压恢复正常。

对该家系3代成员进行随访调查,共发现3例患者,其中患者Ⅱ2与Ⅱ5各自配偶家系中未发现有嗜铬细胞瘤发病者。另外,第Ⅰ代女性成员(Ⅰ2)患有高血压多年,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因去世多年,现无法证实。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13~16岁(平均14.3岁),病史2周~2个月。3例均在本院接受肾上腺肿物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诊断。其中2例双侧病变,1例单侧病变。先证者为Ⅱ2,女,13岁时因阵发性头晕、易出汗、乏力、视力减退等症状,在外院查体发现双侧肾上腺多发嗜铬细胞瘤,后转诊我院经手术切除后痊愈,随访至今29年未复发。Ⅱ5男,16岁时曾因与Ⅱ2相似症状发现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外院行肿瘤手术切除,术后5年出现对侧肿瘤复发,在我院行二次手术治疗,随访至今16年未复发。

该家系3代成员连续两代发病,有患者3例,家系图谱及其遗传学分布见图1。家系中所有患者与Ⅰ2均有血缘关系,患者同代中约1/2同胞发病,男女均有发病,有较高的外显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3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良性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1~29年,患者BP稳定,尿VMA正常,肾上腺区CT均未见局部复发及恶变。

图1 家庭性嗜铬细胞瘤家系图谱

2 讨论

嗜铬细胞瘤较为少见,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外胚层嗜铬组织的内分泌肿瘤,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也可在肾上腺外如交感神经系统、肾脏、膀胱等组织器官中发生。该病多为散发性,少数表现为家族性。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发病年龄较早,常见于青少年,占嗜铬细胞瘤的6% ~10%,多为双侧多发或两个以上的内分泌腺受累。1981年Sutton等[3]报道双侧性嗜铬细胞瘤中约50%为家族性,同一家族的发病成员其发病年龄和肿瘤部位往往相同。我院1983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137例,其中家族性嗜铬细胞瘤11例(包括VHLD及MENⅡ患者),约占8.0%,而单纯性嗜铬细胞瘤仅3例。11例家族性嗜铬细胞瘤中双侧多发5例,约占45.5%,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研究表明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发病与一些胚系易感基因突变有关,包括脑视网膜血管瘤基因VHL、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基因RET、神经纤维瘤基因NF1等[4,5]。近年来,线粒体 SDH 相关基因 SDHB、SDHC、SDHD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它们分别编码SDH的三个亚基。SDHD基因缺失可促使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发病,而且肿瘤通常为良性多发[6]。而SDHB基因突变也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发病密切相关,但瘤体通常单一,而且具有较高恶度倾向,因此SDHB基因突变被视为恶性和复发的高危因素[7]。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发病与 VHL、SDHB基因突变存在一定关系。Crossey等[8]在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患者中检测出VHL基因突变,主要为错义突变;而Astuti等[9]在VHL突变阴性的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家系中检测出SDHB基因突变。由于VHL及SDHB基因突变者未发现其他合并症状,而VHLD2C只表现为嗜铬细胞瘤,因此VHL基因通常作为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检测基因。对于青少年患者,可对其进行候选基因VHL及SDHB基因突变检测,以明确是否有遗传基因改变,再进一步对家系中易感人群进行基因突变筛查,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目的。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与其他嗜铬细胞瘤一样具有典型的儿茶酚胺(CA)分泌过量的“6H表现”,即高血压、高代谢、高血糖、头痛、心悸、多汗。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还有以下特点:①发病年龄小,好发于青少年;②发病部位均位于肾上腺;③双侧多发瘤发病率高,可先后发病;④肿瘤恶性率低,预后良好;⑤不并发各种遗传综合征。本组3例患者发病年龄13~16岁,发病部位均在肾上腺,除Ⅲ2为单侧病变外,其余2例均为双侧病变,其中Ⅱ5为单侧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对侧肿瘤复发。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嗜铬细胞瘤。因此对于青少年期发病的嗜铬细胞瘤,特别是双侧多发肿瘤,应警惕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可能,对其家系应定期随访。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包括定性、定位及基因诊断。血、尿CA及其代谢产物增高是定性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直接依据。尿VMA检测操作简便、特异度高,为首选定性诊断指标。B超、CT及MRI均有助于定位诊断,其中CT是首选。由于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常为双侧多发,且肿瘤大小不一,小的肿瘤容易漏诊,需要二次手术,因此术前进行充分完善的检查尤为重要[10]。近年来,131Ⅰ标记间碘苄胍(I-MIBG)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多发性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而且在鉴别良恶性嗜铬细胞瘤方面也有其独特优势[11]。有研究报道131Ⅰ-MIBG扫描嗜铬细胞瘤检测阳性率可达90%,假阳性率仅为1% ~2%[12]。本组术前均行尿VMA定性检查,并经B超、CT或MRI定位,术后患者血压均恢复正常,证实未漏诊,可能与本病发病年龄早、瘤体生长较大有关。

手术切除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或瘤体切除术已成为肾上腺手术的金标准。由于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肿瘤常多发,且瘤体更大,合成、分泌更多的CA,从而导致其发病更急骤、更危重[10],因此术前、术中血压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术前应常规应用α受体阻滞剂,心率快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对单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不理想者,可加服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一般认为术前血压应控制在仰卧位不超过160/90 mmHg,直立位不低于80/45 mmHg。但有些学者认为现有麻醉和监护技术已能很好监控患者血压,加之硝普钠、硝酸甘油等快速血管扩张剂能迅速纠正术中血压骤升,故术前血压不必严格降至正常[13]。术中对肿瘤挤压易造成血压剧烈波动,最好应用动脉置管实时监测血压,使之尽量保持稳定,并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速度,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多为良性肿瘤,一般预后较好,但应注意单侧切除后对侧肿瘤复发的可能。本组中Ⅱ5于单侧肿瘤切除术后5年发生对侧肿瘤复发,病理结果仍为良性,双侧均切除后随访至今未复发。本组2例虽随访至今未复发,但也应密切观察,警惕对侧肿瘤复发的可能。

[1]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84-1687.

[2]赵斌,吴荣德.儿童嗜铬细胞瘤诊治进展[J].山东医药,2004,44(21):66-67.

[3]Sutton MG,Sheps SG,Lie JT.Prevalence of clinically unsuspected pheochromocytoma[J].Mayo Clin Proc,1981,56(6):354-360.

[4]Pacak K,Linehan WM,Eisenhofer G,et al.Recent advances in genetics,diagnosis,localization,and treatment of pheochromocytoma[J].Ann Intern Med,2001,134(4):315-329.

[5]Inabnet WB,Caragliano P,Pertsemlidis D.Pheochromocytoma:inherited associations,bilaterality,and cortex preservation[J].Surgery,2000,128(6):1007-1011.

[6]Reisch N,Walz MK,Erlic Z,Neumann HP.Pheochromocytomastill a challenge[J].Der Internist,2009,50(1):27-35.

[7]Benn DE,Gimenez-Roqueplo AP,Reilly JR,et al.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penetrance of 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 syndrome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6,91(3):827-836.

[8]Crossey PA,Eng C,Ginalska-Malinowska M,et al.Molecular genetic diagnosis of von Hippel-Lindau disease in familial phaeochromocytoma[J].J Med Genet,1995,32(11):885-886.

[9]Astuti D,Latif F,Dallol A,et al.Gene mutations in the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ubunit SDHB cause susceptibility to familial pheochromocytoma and to familial paraganglioma[J].Am J Hum Genet,2001,69(1):49-54.

[10]周大海,王养民,刘尚文,等.单纯性家族性嗜铬细胞瘤一家系调查与临床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10):729-731.

[11]Maurea S,Cuocolo A,Imbriaco M,et al.Imaging characteriz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or paraganglioma:comparison between MIBG uptake and MR signal intensity ratio[J].Ann Nucl Med,2012,26(6):670-675.

[12] Shapiro B,Copp JE,Sisson JC,et al.Iodine-131 meteriodobenzylguanidine for the locating of suspected pheochromocytoma:experience in 400 cases[J].JNucl Med,1985,26(6):576-585.

[13]James CU,David AG,Blavo EL,et al.Successful outcomes in pheochromocytoma surgery in the modern era[J].J Urol,1999,161(3):764-767.

猜你喜欢

嗜铬细胞家系双侧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肝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嗜铬细胞瘤生物学行为预测的演变
CT对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马氏珠母贝红色闭壳肌F1代的家系选育及家系评定
一个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2个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