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成像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3-06-11谭永明周治清何来昌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侧位腺样体鼻咽

谭永明,周治清,何来昌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南昌 330006)

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AH)阻塞鼻腔后部及咽鼓管,引起鼻塞、打鼾、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鼓室炎等[1]。 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地定量评估AH 的手段,造成AH 诊断的混乱。本文通过对临床和病理确诊的儿童AH 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测量,研究分析儿童AH 的影像定性、定量诊断,以便为今后临床对儿童AH 的早期确诊、手术指针、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 年9 月至2012 年9 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门诊或住院患者46 例,临床或X线片高度怀疑为鼻咽炎或腺样体肥大,男29 例,女17 例,年龄3~17 岁,平均年龄9.5 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反复鼻塞流涕、反复咳嗽、中耳乳突炎、咽部疼痛、张口呼吸或呼吸困难、发育迟缓等。

按治疗或术后病理结果将46 例患者分为2组:1)研究组31 例为腺样体肥大患儿,男30 例,女1 例,平均年龄10.5 岁。其中鼻窦炎16 例(52%);咽痛9 例(29%);扁桃体肥大、颈部淋巴结肿大4 例(13%),1 例表现为反复肌痛及扁桃体肥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高热惊厥1 例;经常疲乏、呼吸不畅或发育迟缓8 例(27%);中耳炎15 例(48%),1 例表现为间断性两眼发直,1 例表现为反复流涕、流脓8 个月。31 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其余15 例非腺样体肥大患儿设为对照组,男10 例,女5 例,平均年龄9.5 岁,主要以头晕头痛为主要症状就诊,其中鼻炎8 例(53%),头晕头痛5 例(33%),发作性左眼痛1例,自幼无听力1 例,手抖1 例。15 例均经对症治疗治愈。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MRI 常规T1WI、T2WI I横轴位和矢状位扫描。 排除合并有外伤或鼻咽部肿瘤的患者,所有病例均无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幽闭恐怖症、体内金属异物等磁共振检查禁忌证,无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MR 设备及检查方法:德国西门子公司Trio Tim 3.0T 超导型MRI 系统,配备syngo MR 软件。梯度场强为33 T·m-1、 梯度切换率125 T·ms-1、8 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成像, 7 岁以下儿童检查前口服10%水合氯醛在睡眠状况下进行扫描。 受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将头颈联合阵距线圈安置,以头足位进入主磁场。T1WI:TR/TE 250/12.46 ms;T2WI:TR/TE 4 000/99 ms。层厚5.0 mm,FOV 220 mm×220 mm,NEX:1,自由均匀呼吸,平均扫描时间为7 min。

1.3 图像处理及数据测量

由3 位有影像学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分别读片进行MRI 图像评判,测量记录MRI 病灶鼻咽顶部增殖腺的厚度和鼻咽腔通气宽度,有分歧者最终商讨达成一致。 具体方法[1]如下: 1)选用SE 序列T1WI 正中矢状面图像作为测量平台(图1);2)分别测量2 条径线的线段长度:N 线段为从蝶骨体与枕骨斜坡的软骨结合部后缘(a 点)至硬腭与软腭上缘交界处(c 点)的连线;A线段为过a 点沿枕骨斜坡下缘作一延长线L,取腺样体下缘最凸点作L 线的垂线;然后测出A、N 线段长度,计算出A/N 比率;3)在硬腭平面下缘1 cm 处测量软腭表面与腺样体表面之间的后气道间隙(PAS)宽度。

图1 SE 序列T1WI 正中矢状面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46 例MRI 均表现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鼻咽腔变窄,在T1WI 呈均匀、中等信号,在T2WI呈中等,稍高信号。

2组各测量指标比较见表1。 A/N 与PAS 的ROC 曲线分析显示: 以A/N 比值>0.67、PAS<6.5 mm作为MRI 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界值。

表1 2组各测量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儿手术标本外观:似半个剥皮桔子,鲜红色,厚度范围:15.451~19.937 mm,与术前MRI 测量相近;病理结果:淋巴组织增生,小血管增生,或者鳞状上皮增生伴淋巴细胞浸润(图2)。

图2 研究组手术标本HE 染色

3 讨论

3.1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解剖、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腺样体是在鼻咽部的淋巴组织,位于顶后壁中线处,又称鼻咽扁桃体。 腺样体外形似半个剥皮桔子,表面不平,有5~6 条前后方向的纵沟裂,在横断面上呈现波浪形,与咽壁间无纤维组织包膜,其表面覆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 若腺样体肥大阻塞鼻腔后部及咽鼓管,会导致鼻塞、打鼾、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鼓室炎等,以及长期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引起腺样体面容。 病理上表现为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黏膜下淋巴细胞浸染,纤维组织肿胀、增厚,表现为慢性炎症改变。 咽扁桃体与淋巴结不一样,无淋巴穿流,其表面覆盖的淋巴样黏膜上皮具有免疫屏障作用,接触外来的抗原刺激而造成腺样体淋巴样组织的免疫反应,故幼小儿童的AV 切除必须十分慎重[3]。

儿童在正常生理发育过程中,5~6 岁时最大,厚度可达鼻咽腔宽度的1/2,以后逐渐萎缩,至15 岁左右时达成人状态,厚度占鼻咽腔的1/3。多数文献报告2~10 岁为生理性肥大,10 岁后逐渐萎缩、消失[4]。 鉴别诊断儿童生理性肥大还是病理性显著肥大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手术与否的难题。 除要结合临床症状外,临床上还利用内镜检查,内镜检查虽然分辨率高、直接活检,但有广角效应,即使不太大的腺样体看来也比较大。 另外一方面由于儿童配合能力欠佳, 手法及器械检查往往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影像学检查克服这方面困难,可以矢状位、冠状位观察,除可明确与后鼻孔的关系,更有利于测量鼻咽部腔容积及径线,为临床提供手术诊断标准。

3.2 腺样体肥大的X 线诊断

X 线鼻咽侧位片经济实用、简便易行。 袁林秀[5]通过对108 例AH 患儿的拍摄鼻咽侧位X 线片,测量A/N比值、PAS值发现,A/N比值0.60 ~0.66、0.66~0.75、0.75 以上分别占13.9%、54.6%、31.5%;0~5 mm、6~11 mm、>12 mm 分别占33.3%、56.5%、10.2%,与手术病理结果高度一致。Major 等[6]研究表明鼻咽侧位片测量值与腺样体实际厚度有很好的关系。 在临床工作中,诊断腺样体肥大并不是根本目的,关键在于肥大的腺样体是否造成病理性损害并综合参考患儿年龄及症状是否反复等情况选择是否手术或保守治疗[7-8]。腺样体的三维结构在X 线鼻咽侧位片上显示为重叠的结构影,不能轴位成像等,对实际后鼻道气道阻塞情况、鼻咽隐窝的闭塞显示不良,因此经常会造成确诊延误的情况[6,9]。

3.3 腺样体肥大的MRI 诊断

以Fujioka 等[1]X 线鼻咽侧位平片测量法原理应用于MRI 进行腺样体测量:A/N 即为腺样体与鼻咽腔比率,正常时两者比率≤0.6,当比率为0.60

MRI-SE T1WI 鼻咽部正中矢状位成像作为测量图像,鼻咽通气孔直径(PAS)在图像上可选择测量最短径,克服了焦片放大效应。 鼻咽气道宽度最短径即增殖体前方的气道宽度(PAS),0~5 mm 为重度肥大,6~11 mm 为轻度肥大,≥12 mm 为正常[1]。 本研究中研究组为(4.983±1.270) mm,与Fujioka 等[1]报道相符合;而对照组为(7.894±1.630) mm,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并未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及手术,跟踪随访多数保守治疗治愈。 笔者认为生理性肥大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可能的一个因素。 同时磁共振测量去除组织掩盖,MRI 可以显示表面的黏膜,测量值更加准确;Zicari 等[12]研究表明一些患者的呼吸道阻塞征象可能跟暂时性的黏膜充血或水肿有关,因此临床上诊断腺样体肥大手术需结合长久病史和先保守治疗加以排除。 ROC曲线分析结果:以A/N 比值>0.67、PAS<6.5 mm 作为诊断腺样体肥大的界值,曲线下面积大于0.9,临床价值高。 有学者[13]利用CT 图像的MPR 技术证实考虑正常儿童的生理性肥大,认为0.621~0.628 为中度肥大,0.695~0.859 为重度或显著肥大,各文献数据相差不大[14]。

综上所述,笔者体会,腺样体肥大在磁共振成像SE T1WI 上诊断特异性较高,为腺样体肥大疾病提供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 提高腺样体肥大疾病的诊断水平。

[1]Fujioka M,Young L,Girdany B.Radiographic evaluationof adenoidal size inchildren:adenoidal nasopharyngeal ratio[J].Am J Radiol, 1979, 133:401-404.

[2]Morag A, Ogra P L.Immunologicaspect of tonsilis[J].Am Otol Rhinol Laryngol, 1975, 84:37.

[3]林尚泽.儿童腺样体增殖(AV)的临床-形态学分析[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2(5):4.

[4]Donnelly L F, Casper K A, Chen B.Correlation on cine MRI imaging size of adenoidand palatine tonsils with degree of upper airway motion in asymptomatic sedated children[J].AJR,2002,179(4):503-508.

[5]袁林秀.鼻咽侧位X 线片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119-120.

[6]Major M P,Flores Mir C,Major P W.Assessment of lateral cephalometric diagnosis of adenoid hypertrophy and posterior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6,130(6):700-708.

[7]马军.鼻咽侧位X 线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院,2010,10(8):62-63.

[8]廖昕,陈卫国,程勇,等.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 线诊断分析(附120 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9):1239-1241.

[9]Feres M F,Hermann J S,Cappellette M Jr,et al.Lateral Xray view of the skull for the diagnosis of adenoid hypertrophy:a systematic review[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1,75:1-11.

[10]Emaneinia M,Khoramrooz S S,Taherikalani M.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d from children with adenoid hypertrophy:Emergence of newspa types t7685 and t7692[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1,75:1446-1449.

[11]邵剑波,胡道予.126 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磁共振测量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3):214-216.

[12]Zicari A M, Magliulo G, Rugiano A, et al.The role of rhinomanometry after nasal decongestant test in the assessment of adenoid hypertrophy in children [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2,76(3):352-356.

[13]陈刚文,王建秋,陈竹碧.儿童腺样体生理大小的多层螺旋CT 研究[J].医学影像学,2008,18(8):933-936.

[14]Marchisio P,Torretta S,Capaccio P,et al.Clinical assessment of adenoidal obstruction based on the nasal obstruction index is no longer useful in children[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0,142:237-241.

猜你喜欢

侧位腺样体鼻咽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骨密度检查体位
白介素17对鼻咽部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小儿鼻骨侧位X线摄影中头部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侧位横移转纵移喂梁在架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鼻窦炎转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