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创新创业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3-06-08姚学龙成星群赵金波马文浩

改革与开放 2013年3期
关键词:全市科技建设

姚学龙 成星群 赵金波 马文浩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创新创业城市,就是要让盐城成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科技创新支撑发展、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城市。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城市,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实现盐城科学发展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城市的建设步伐,市政府专门赴深圳、厦门、南京和无锡等地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创业城市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召开座谈会,认真分析盐城发展现状,广泛搜集各方面意见,对加快创新创业城市建设提出了设想。

一、推动创新创业城市建设,首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要在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造浓创新创业氛围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发展与人才强市战略,把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关键环节,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创业城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已培育创新型企业69家、高新技术企业516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184家;全市5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企业研发中心;今年专利申请量有望突破14000件、专利授权量突破4000件。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先后建立了纺织机械、环保装备、海上风电、绿色能源、石油机械、汽车零部件等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预计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198亿元,同比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0%以上。三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已建成省级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111个,其中: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6个、重大创新载体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个、企业院士工作站1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77.5万平方米。华锐风电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和科行集团环保设备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研发中心。四是政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建成各类技术创新联盟、校企联盟、技术转移联盟120个,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为我市新兴特色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产值仅占全省的2.4%;全社会研发投入不足,去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2%,离1.6%的目标还有差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只有1/3左右拥有专利,每十万人口专利申请数为146.3件,每万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数为37人,均列全省第10位,等等。究其原因,既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当前,盐城正处于稳增长、促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进位争先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要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就必须在全市上下奏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主旋律,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掀起新一轮的思想解放热潮,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全市改革创新的大突破。在具体措施上,(1)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增强创新创业发展能力。带头打破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用创新的思维谋划发展;切实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视人才为第一资源,把创新贯穿于新一轮跨越发展全过程;敢于担当,不为困难所阻,研究体制机制障碍,用创新的办法解决矛盾和问题。(2)各地各部门要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破除“唯条件论”,对于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不谈困难、不讲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落实到位,不断提高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3)要充分激发全市广大干群的创新创业活力。在全市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行动、科技创业企业家评选活动,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在全市上下形成以创新创业推动跨越发展的共识,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创造、宽容失误失败的浓烈氛围。

二、推动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关键在于强化创新驱动,要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一)更大力度推进新特产业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厦门市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造就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骨干企业,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产业、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一批先导型科技产业。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有677家,占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4.4%。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61.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占据了厦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盐城市新特产业已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占GDP的份额还不高,还没有成为主体产业。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制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4大新兴产业和24个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新特产业以技术领先引领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在具体措施上,(1)培育开拓新兴产业产品市场。可以通过创新商业模式,运用政府采购、制定标准、推广应用等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路灯、LED照明等产品占领市场,以扶持盐城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推动新特产业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制定国家行业标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实现高端发展。鼓励新特产业组建技术联盟和专利联盟,降低研发成本,确立行业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3)研发储备下一代新兴产业项目。依托科技孵化器平台,抓紧研发、储备智能化组合机床生产线、大规模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云计算服务、碳回收利用等高端项目,为今后的产业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4)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开放式招商。德国在风电、光伏,法国在新能源汽车,台湾在海洋生物方面全球技术领先,建议整合各部门招商力量,组织招商小分队,前往这些重点地区进行产业招商,寻求突破。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请进来”。建议在盐举办“全球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高层论坛”,邀请海内外研究机构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加,寻求投资合作机遇。

(二)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圳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90%的研发人员、研发机构、科研投入、专利生产集中在企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者、组织者和风险承担者,形成了有3万多家创新型企业的集群,其中销售额超千亿的企业2家,超百亿的13家,超亿元的7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13家。其中,华为公司一年的研发经费达到180亿元,连续五年居于全球企业国际专利申请前五强之列。比较而言,我市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问题,大中型企业投入缺乏动力,小企业投入严重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在具体措施上,(1)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作用,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担保贷款、风险投资等方法,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好“千百十工程”,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认真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大力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构。由市经信委牵头,积极编制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确保全市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全市所有大中型企业都建立研究院(所)。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3)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提高专利资助标准,加大补助力度,鼓励企业申请专利,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符合我市产业政策的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4)加快建设创新企业集群。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突破关键技术,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2/3的规模以上企业都拥有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自主创新产品。

(三)不断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南京市以项目实施为带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基金”,对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给予优先扶持,通过联合进行技术攻关,联办、共建试验示范基地、研发机构等形式,加速科技成果对接与转化,产学研合作走在全国前列。和南京相比,盐城没有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较少,研发力量相对薄弱,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大力引进科研成果并加快转化,是盐城推进科技创新的现实途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具有盐城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健全“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技术和资本为纽带”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推进国内外科技资源向我市的企业、新特产业和各类研发机构集聚。在具体措施上,(1)建立省内政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园区、企业与省内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合作,共同组建长期稳定合作的校企联盟、技术转移联盟、产业技术联盟,形成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2)实现国内政产学研合作新突破。深入开展我市与清华大学的第二轮全面合作,新建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工大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全面合作关系,支持全市技术创新平台等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等关键领域的协同攻关。(3)开拓国际政产学研合作新领域。继续举办好11·18科技创新活动周,利用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合作渠道,进一步加强与以色列、欧美、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联系,进行项目对接洽谈,引进国际科技创新资源为我所用。

(四)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厦门市近年来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具有较好研发条件的大中型企业,投入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9亿多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约35亿元,重点支持了4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南京市设立每年1亿元的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通过培育大学科技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整合、集成和优化科技资源,实现对科技创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南京市实施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计划,设立每年不少于2亿元的“南京市特区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打造20个用地约45.8平方公里的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以特别的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的特殊政策环境。与厦门、南京相比,我市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方面存在着基础薄弱、投入不足、整合不够、层次不高等问题。下一步,要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具体措施上,(1)促进各类园区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大力推进开发区、新特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促进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生产配套,把开发园区建成体制机制最活、发展环境最优、承载功能最强的创新创业特区。(2)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快城南新区科教城、市开发区科技绿洲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研发孵化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支持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争创国家和省级大学科技园,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平台,建成全市创新创业示范区。(3)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对盐都高新区、市环保产业园要采取政策聚焦、力量集中等措施,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上取得突破。积极创建并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促进我市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引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三、推动创新创业城市建设,离不开政府引导,要切实加大组织推进和政策激励力度,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深圳市在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率先组建科技创新委员会,制定实施全国首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规划、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规划和33条自主创新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领域聚集。南京市从2008年起连续四年,每年出台一部促进科技创业创新的地方性法规,2011年出台《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试、园区先行”八项重点计划》和与之配套的14项实施细则(简称“1+8”政策)。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为深圳、南京创新创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市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组织推进、政策聚焦、科技与金融结合、人才引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各级政府要更加自觉地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战略,切实加强对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目标,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确保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要建立建设创新创业城市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把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企业发展、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人才聚集等主要任务列入干部任期考核目标,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各有关部门也要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共同参与,以形成全市上下抓创新、促转型、求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聚焦力度。我市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的政策相对较为零散,不够配套,缺乏整合。建议由市科技局牵头,对现有政策文件进行梳理,调整完善,汇编成册,整合出台更大力度推进盐城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充分发挥政策的最大激励效应,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同时,积极筹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做好市级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通过政府引导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及金融服务力度。(1)为确保各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建议有效整合现有6项科技资金,设立“盐城市创新城市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由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制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办法,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2)成立科投公司政府平台,募集资金,设立“盐创母基金”,大力招引风投、创投等社会基金来盐投资成长型中小科技企业,为新特产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扶持。(3)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结合。完善信用担保、专利质押、融资租赁和科技保险等金融创新模式,打造金融服务科技新体系。(4)以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为主要抓手,积极组织全市中小企业申报风险补偿项目,促进盐城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招引力度。(1)围绕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整合各类科技人才计划和资金,落实各类优惠政策,积极招引各类科技创业人才。(2)支持企业建设人才引进平台,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动企业成为选才、引才、用才的主体。(3)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园区、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各类创业中心,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大实用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满足新特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4)实施“双创”领军人才集聚工程、科技型企业家培育工程,举办好沿海人才发展峰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盐城市政府研究室)

猜你喜欢

全市科技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科技在线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