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质量
2013-06-08戴馨琪刘冬商景怡
戴馨琪 刘冬 商景怡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的扩招之后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这种重要的转变也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高校教育质量出现滑坡的状态。为此,应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校外评估体系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育质量;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14-02
一、基本概念的明确
1.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概念来自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根据马丁·特罗教授的划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型高等教育,15%到50%之间为大众型高等教育,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简要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某个国家高等教育从培养少数精英逐步向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过渡的发展过程。”
就我国高等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1998年的招生数为108.4万人,高校毛入学率为10%,在1999年扩招之初招生数猛升为159.7万人,增长率为47.3%,在以后几年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招生数仍然不断上升,直到2006年增长率为11.5%, 招生数为5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高校扩招告一段落。从如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这一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规模大跨步式前进。
2.有关教育质量
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含义,国内外的学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他们的观点大致如下:瑞典学者胡森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是指高等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或者说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美国学者刘易斯认为,质量就是一种与满足或超过期望值的产品、服务、人员、过程和环境相联系的动态的状态;我国的《教育大辞典》将教育质量界定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笔者赞同瑞典学者胡森的说法,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育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该是一个质量与数量相统一的概念,量的扩张简单,而质的变化则较为复杂。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高校教育质量问题的成因。
1.办学条件限制了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通常而言,高校办学条件并不是影响高校办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特殊背景下,办学条件则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等院校原本在教育设施方面就基础薄弱,扩招使得普通高校物质资源条件短缺的状况更加恶化,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但无论是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学生宿舍面积,还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馆数,我国高等学校无一不在下降。高校扩招使得对高等教育的供给远远不及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情况,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大超过高校教学仪器、图书、教学用具,学生宿舍等基本办学条件的建设速度,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
2.招生数量增加,一些院校生源质量下滑
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大众化”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数量的扩张,这种数量的扩张当然体现在招生的名额上。若想找来更多的学生,自然会降低原有的生源的质量。对于某些知名院校来说,扩招对其生源的质量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一般院校来说,扩招就意味着要降低身价了。特别是对办学层次相对较低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的高校来说,生源的参差不齐为提高教学质量设置了障碍。高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上,扩招使得原来一部分本来没有资格进入大学的学生也挤上了独木桥,进入了象牙塔,而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科学,自控能力相对不强,这些都无形中给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增加了难度。这必然要求学校加大对教学的投入,确保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使得本来就不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更加紧张。
3.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单一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的是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性、功利性很强的专才教育上。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养成,但是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在日益扩招的高等学校竞争中,许多学校盲目追求规模与效益而忽视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学校这种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培养学生的模式,尽管整齐划一,提出统一的培养要求,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套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但这种单一化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个性和特色,造成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从而减弱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降低了教育质量。
4.教学管理总体水平一般,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还有许多缺陷,具体体现在:缺乏现代管理意识,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措施不到位。有的学校还存在着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堂秩序混乱、实践教学环节不落实、考试成绩评定不规范等情况。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缺乏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虽然在2003至2008年我们刚刚结束了本科阶段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内质量监控和保障体制的建立,但是由于收集信息的方式较为原始,也不能够很好的起到对学校的监管。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仍然有许多因素导致在大众化背景下教育质量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的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师资队伍的问题等方面。
三、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1.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中国相对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特定的时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已经显现出不利于高校教育继续向前发展的一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政府过度依赖公立高校实现大众化。而在这种公立学校扩招能力已经达到饱和的状态下,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发动社会力量兴办高等教育,增大私立高校在整个高等学校内的份额才是可行之路。政府要不断谋求私立大学发展的条件,完善私立大学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再来谈一谈大学这一方面,学校处于一种被政府高度监管的地位,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于政府,第二点原因是高等教育评价的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而不是社会。以上两点就导致高校对政府的绝对服从,这种服从完全泯灭了大学本应该拥有的自主性,这种高校的自主权恰恰是促进高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给自己合理的定位,不应该过宽过细的干预高校工作,把这种直接的干预转变为宏观调控,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优质服务上来。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众所周知,教师是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为了保证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高校一方面要继续增加投入,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使得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有满足感,以此达到留住人才和稳定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要在评估体系和教师聘任等方面大力强化教学工作,把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主要精力吸引到教学上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3.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动摇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信念。当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在精英型教育阶段的时候,大学毕业生就是国家干部,考上大学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然而,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有的毕业生走向农村基层,有的毕业生进入了私企,甚至有的毕业生面临着“啃老”的尴尬境地。人们开始思考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计算相对于收获付出是否值得。这时候,就业至上论浮出水面,这就使得人们上大学的目的自然转变为成了找到好工作。因此,追求名牌大学进入了白热化,大众化并没有减轻高考的压力。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不仅仅只是国家干部,要有高科技人才,也有专门技术人才,还要有生产在第一线的技师。这就需要学校的思想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校外评估体系是保证高校办学质量的监督系统
包括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估体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还包括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评估。最有效的评估是社会评估,即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最好建立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这样既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又有利于发挥专家作用。通过评估一部分学校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声誉,声誉不高的学校就会被淘汰出局,从而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由以政府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制逐步向以社会为主体的评估体制过渡。社会参与监督和评估教学质量,有助于教育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助于质量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谢作栩.高等教育大众化量的规定性探析[J].江苏高教,2003,(6).
[2]李福华.高等教育质量观:内涵、属性与评价[J].现代大学教育,2003,(2).
[3]陈玉琨.超前发展的重点应是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03-02.
[4]李建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辨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曾冬梅,等.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走向及其质量评价趋向[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2).
[6]魏平.大众化条件下的教育质量体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
[7]李宁.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创新[J].衡水学院学报,2005,(1).
(责任编辑: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