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血栓通胶囊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2013-06-07王红
王 红
复方血栓通胶囊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王 红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运用复方血栓通胶囊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收效尚为满意,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发病突然,或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口角歪斜,流涎,说话鼓气漏风,发笑时更为明显;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患侧面部表情肌功能瘫痪;闭目露角膜下的白色巩膜;进食时食物常滞患侧颊龈沟内,常有口水自淌;镫骨肌分无支受累,可出现听觉障碍;损害在茎乳孔附近,鼓索神经受累,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损伤膝状神经节,除上外,可有乳突区疼痛,外耳道及耳廓有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样损害;恢复期可见患侧面肌痉挛,偶见“鳄鱼泪”现象,即嚼食时,伴有患侧流泪[1]。
1.2 一般资料治疗患者68例,以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男43岁、女35岁;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分别为男42岁、女36岁。两组病程大致相当,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处方:阳白、攒竹、下关、四白、颧髎、巨髎、地仓透颊车、足三里、牵正、合谷,根据实际病症可加配穴:鼻唇沟平坦加迎香;舌麻、味觉消失加廉泉;人中沟平坦加人中;颏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区域疼痛可加风池、外关、翳风。透穴平刺,手法均施平补平泻。加电针治疗仪加强,神灯配合照射患侧面部。每次30min/d。观察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2~3粒治疗,一日3次;针灸取穴同对照组。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隔4天行下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治愈:闭眼好,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鼓腮露齿无障碍;有效:额纹及鼻唇沟基本对称,闭眼及露齿轻微障碍;未愈:额纹及鼻唇沟明显不对称,闭眼及露齿严重障碍。
2.2 治疗效果经过治疗,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性,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疗效结果比较
3 讨论
面神经炎通常会被认为面部受风寒后,致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使面部神经组织出现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或因病毒感染或感染引起的兔疫反应使面神经发生肿胀。风湿性面神经炎则是因为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使面神经受压、肿胀、局部血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总之,本病因与病毒感染、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或局部神经缺血有关,并因此而致神经发生肿胀,在其穿过面神经管时受压或缺血所引起的。
面神经炎可归属于中医论断学“面瘫”症侯,多因“正气”相对虚于“内”,气血脉络空虚,营卫失调,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脉络,致气血阻痹经络,筋脉失养,呈现口眼歪斜等等诸症。使用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并辅助益卫固表,养血,消肿,定痛。复方血栓通胶囊主要成份:三七为化瘀止血药,不仅止血力强,化瘀力也强,并且能消肿定痛,具有止血而无留瘀的特长;丹参为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药,“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活血药中配伍行气药,使气帅血行,更有助于祛瘀血,通脉络。现代药理丹参所含的丹参酮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的作用;黄芪为补气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作用,所含的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通过细胞内cAMP及cGMP的调节作用促进机体代谢,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兴奋造血机能;玄参具清热养阴、解毒散结的作用,所含的玄参素具有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作用,减轻局部疼痛肿胀,消除炎症。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效果。复方血栓通胶囊内服配合针灸、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1] 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0.
R245;R259
A
1673-5846(2013)04-0262-02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湖北宜昌 4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