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寸心知
——语文教育宜倡“简”
2013-06-05江苏徐州特级教师
■ 江苏徐州 特级教师 张 庆
得失寸心知
——语文教育宜倡“简”
■ 江苏徐州 特级教师 张 庆
“大道至简”,凡是真理都应该是至简至易的——我从事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材编写一辈子,对这点体会,非常深刻。
一次,我到兴化参加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会后,参观了郑板桥纪念馆。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吸引了我: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首诗,使我一下子联想到语文课程改革。郑板桥讲的是艺术,然而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与语文课程是相通的。
由繁到简,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郑板桥画竹40年,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画竹就要画出竹子内在的“精神”——清瘦。怎么才能凸现出竹子的“精神”?就是要“冗繁削尽”,“冗繁”的东西去掉了,竹子的“清瘦”才能够凸现出来。郑板桥一贯“倡简”。他有一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经过一秋,二秋,有一些树的叶子就凋落了,经过严霜的考验,到了三秋还能够不落的,那就证明它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精华。
由繁到简,要“崇拜思考”,做什么事都要经常反思。郑板桥之所以在画画上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善思”恐怕是一个重要因素吧!你看,“日间挥写夜间思”,他不是盲目地画,而是在艺术实践中不停地在探索,不停地在追求。我们从事语文课程改革也应如此,要不断地思考:这么多年来,语文课改有哪些进展?还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该怎么走?都需要经常进行反思。
“行成于思毁于随”。“反思”,不仅对教师成长有重要意义,对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提出老师写“教后笔记”,反思自己的教学。
如何反思?透过纷繁的现象,才能发现本质;拨去冗繁,才能见到真谛。郑板桥一生画竹,一生都在探求:竹子的内在精神是什么?怎么才能表现出竹子的内在精神?他的感悟便是——“冗繁削尽留清瘦”。
抓到问题的本质才能简得起来。语文课程的本质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很正确的。经过前些年“散乱的活跃”后,我们开始追寻课程的本质,渐渐地聚焦在“人”上。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既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么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为了吸收精神方面的滋养,打下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的本质,便是“语文”要以人为本,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强调了“语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就是抓住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最本质的东西。
智者由简得丰,
哲人自浅入深。
——编者画外音
现在有这么一个误区:似乎只有突出了人文性,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工具性则与人的发展关系不大,导致很多人比较关注语文的人文情怀,却淡化了“学语学文”。其实,工具性也是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个人不识字,不读书,不看报,连在社会上生存都有困难,何谈发展?语言的发展关系到各种能力的发展。比如写字,要想写得好,就得仔细观察,这是不是训练观察力?要写得好,就得研究字的间架结构,这是不是审美能力的训练?要写好字,就得记住字的笔顺、字形,这是不是训练记忆力?语言的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诚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看不到这一点,我们的认识就不够全面,就会左右摇摆,以致偏离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正确轨道。
“文灭质,博溺心。”当今社会是一个热闹的世界,吸引人眼球的时髦名词儿、流行的口号,实在太多了!这往往使我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怎么办?我觉得要坚持一条原则,就是要像郑板桥那样“冗繁削尽”,回到《新课标》的理念上来,回到语文课程的原点上来。
在目前情况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呢?我们的思路是“剪枝”,提倡一个“简”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剪枝的学问》,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剪掉徒长枝,保留能长果子的果枝,让有限的肥料、水分集中用在长果子上。所以课文上有这么句话:减少是为了增加。这如老子所讲“少则得,多则惑”。
什么都要简单。什么是“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苏教版教材突出了七个字:识、写、读、背、作、说、习。练习设计很简单,如“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如“按笔顺描红”。这是为了突出基础训练,把基本功打得扎扎实实。
上课也是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目标要少些,单纯些。因为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没有抓住。
说到做减法,大家都很同意,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又简单不起来。因为这里有一个难点,如何实施三维目标?
过去的语文教学只讲知识、技能的传授,似乎还单纯些,现在《课标》里讲三维目标不是比过去复杂了吗?比如备课,许多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就是分成三个方面:一是知识能力,二是方法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实施起来,“三维”是“一体”的。
我们必须明确:课标里面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为什么要实施新课改?就是为了改变过去单纯进行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将知识技能学习与精神建构统整起来。有人将语文素养比喻成一个冰山,露在外面的是知识、能力的层面,是显性的;在水下的是隐性的东西,如学习的态度、兴趣、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等。我们过去只重视显性的了,现在要把隐性的部分也抓起来。
知识与精神怎么才能为每一个个体所吸收?必须要让个体经历一个过程,要经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探索,从而自我建构。由此看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第三个维度是要以第一个维度为载体的,通过第一个维度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精神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在三维整合上下功夫,语文就变得简单一些了。
我们的语文教科书就是本着三维整合的思路来编写的。比如学成语,就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一个个孤立的成语,而是串成串,营造成一个情境,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勇往直前”。一串起来,意义就不同了。不光是让学生懂得这四个成语的意思,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是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怎么学习成语串呢?也就是要经过怎样的学习过程呢?用什么方法来学呢?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打包来记,能提高记忆的效率。成语串加了小鹰学飞的插图,就是告诉小学生学习这个成语串要跟《小鹰学飞》这篇课文联系起来,把成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之内,就容易理解了。这是不是过程与方法?
明白了这样的设计思想,去进行教学,肯定也应当是三维整合的。有的老师在教《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就结合教学这个成语串,这个做法是符合编写意图的。
“读读背背”,重在读,重在背。读熟了,背熟了,就储存起来了。以后再来慢慢消化。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先吞噬,后反刍”。我经常听到老师这样反映:成语串学得快,忘得也快,没有用。就是不明白学生学习一个成语,不是一次完成的,学会了又忘了,很正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读报纸,遇到一个生字,查字典,知道了。过了一段时间,又遇到这个字,似曾相识,但怎么读,忘却了,就再查。如此来几个反复,这个字才能记得住。儿童学了成语串,会背了,很快又忘了,也是很正常的。学成语串,是学习这几个成语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学了又忘了,跟压根儿没学过,不是一个概念。读书读到这个成语,又会想起来。或者到用的时候,就能激活。忘了,并不是在脑子里不存在了,只是处在休眠状态罢了。我上师范的时候,读过陆游的一首诗,大概叫《老马行》,其中有一句“一闻战鼓意气生,尚能为国平燕赵”。几十年过去了,早忘了。前年我生病在家休息,同志们告诉我教材在全国各地发展的情况,我心情很激动,就想回金城花园上班。我在写回信时,很奇怪,这两句话又冒出来了。可见,我们以为是忘了,其实是处在休眠状态,该用的时候,就激活了。
有的人教成语串,就是布置学生回家查成语词典,把解释抄写在书上,不让学生背成语串,却让学生背定义。这就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应付考试,这就不是三维整合了,而是单打一。这样进行教学,就形成天鹅、梭子鱼、虾向三个不同的方向拉车子,车子还能动得了吗?
在教学实践中,也应当将三个维度整合在一起的。于永正老师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他的回答是: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得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我很赞同他的说法,所谓“亮点”就是孩子的动情点。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其中“越”字是生字,所以老师先教了“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老师又抓住“重担”一词对学生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会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一百多斤重的担子。”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老师又指着“翻山越岭”说: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回答: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对词语的品味,联系上下文对“重担”“翻山越岭”等词语的品味就包含着“文”和“情”两个方面,是一箭双雕的。你看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分得开吗?学生在读和品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词的字面上的意思到情境中的意思,经历了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也初步知道了要用两只眼睛读书的方法。
提倡“简”,还涉及一个语文的基本教学手段问题。我认为要明确八个字:感悟、积累、运用、训练。
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其平台是读书。要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读书。我赞成张田若先生的观点:“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孩子哇啦哇啦读书,是最美妙的交响乐。”
第一节课,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不要轻看了“读得正确、流利”,读得正确、流利并不容易。这是硬任务,是保底工程。训练读书要严字当头,要求人人做到正确、流利,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要逐段逐段地过,必要的时候可以领读。要做到“课文不读熟不开讲”。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其基本做法是:扣读导悟,读中见悟。
要抓好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培养语感。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模式的敏感程度。对语言模式不是从知识的层面上去认识它,而是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形成对语言模式的直觉,不用再去想,已经自动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言语能力的核心是语感的形成。语感的形成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大量的语文实践,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达到一定的量。读书,其实简单得很。
特约编辑刘中林
责任编辑廖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