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分制发展探究
——试论高校学分制的起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13-06-05韩宏

关键词:学分制精品课程课程

韩宏

(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22)

高校学分制发展探究
——试论高校学分制的起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韩宏

(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22)

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的选课制,是比较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国内外取得了长足发展。同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具有诸多优点。我国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发展学分制的经验,采取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解放发展学分制的思想束缚;推行导师制和绩点制,让学生在“规矩”之内自由成长;大力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建设服务型校园,为学分制的实行提供必要保障;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探究学生管理工作新方法;做好毕业生“出口”,实现高校与就业市场的完美对接等措施,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发展之路。

高校;学分制;起源;发展;挑战;对策

一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决定了该国教育体制的类型,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又为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巨大助推力。起源于西方的学分制,至今已经有200来年的历史,由于学分制具有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和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等优点,一经提出,在国内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学分制也具有一些自身固有的弊端,高校应当不断转变教育发展观念,采取得力措施,为学分制顺利实行创造良好条件。

我国是较早引入学分制的国家之一,学分制在我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发展道路。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1],推进学分制改革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学分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学分制的起源

学分制伴随着选课制产生和发展,“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2],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至今已经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与班建制和导师制合称为三大教育模式。任何教育模式的产生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学分制也不例外。19世纪爆发的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P256)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分工更加精细,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人才,传统的学年制教育体制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学分制便由此应运而生。

学分制萌芽于选课制。19世纪初叶,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主张教育自由,倡导个性教育,重视培养人的个性,他认为高校应当实行选课制,并亲自创办了柏林大学来推行自己的主张。他所推行的选课制于1825年被美国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并在新建立的弗吉尼亚大学开始试行。

学分制的发展和完善应当归功于美国哈佛大学。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是存在差异性的,不同的人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差别,传统僵化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发展人的个性、开发不同人的潜能。他主张学生应当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等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这也就标志着学分制在美国正式开始推广。

(二)学分制在美国高校的发展

学分制在美国诞生并在部分高校推广之后,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也纷纷效仿,尝试运用学分制,建立符合各国实际的教育模式。下面就着重谈一下学分制在美国高校的发展。

美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可以分为自由学分制、限制学分制和全面发展的学分制三个阶段。[4]

1.自由学分制阶段,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这是美国高校学分制发展的第一阶段。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这期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分工更加明确和具体,美国社会需要大批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选课制于1825年由德国引入美国,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积极倡导选修制,学分制这一崭新的教育模式也随之缓慢发展。

自由学分制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专门化人才有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课程,这致使许多学生所学知识支离破碎,不成系统;高校的学分制只是对学生的学分做了量上的规定,却未对学生学习质量方面进行考核,这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尽相同;学分制的实行需要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教学配套设施应当丰富和完善以供教师和学生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学分制没有在实质意义上实行,虽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但是教师仍然采用原有的课堂授课模式,对教学方式并没有作出应有的创新。

2.限制学分制阶段,20世纪初到二战时期。这期间美国大学的结构逐渐趋于完善,美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整个社会对创新性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在这一时期为了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个性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发展和完善学分制。美国许多高校引进统考制①统考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用统一的试题或者标准来考核学生的一种制度。——笔者注、导师制②导师制,是指学校给每名学生配备导师,每位导师指导一名或者多名学生来进行选课和学习。——笔者注、独立学习等先进的教育方式来规范学分制。

限制学分制对学生的学科范围做了一定限制,并在形式上丰富和发展了学分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学分制的缺陷和不足,学生可以系统、条理地学习知识,但是限制学分制只是在一定范围或者程度上发展了自由学分制,并未对自由学分制做实质意义上的改进。

3.全面发展的学分制阶段,二战时期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对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力扩张教育,使更多的民众接受高等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采用学期制等方式不断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学分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全面学分制的建立,能够较好地满足教育需求,使得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提高;彻底冲击了传统教育理念,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更加促进人的发展;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和整合,采用市场化的方式,高效地在全社会配置教育资源。当然,仍有一些问题还在困扰着学分制的发展,比如如何使不同高校采用统一的标准来培养人才,如何使公民能够平等、自由地享有教育机会等,需要加以着实解决。

二、我国高校学分制发展历程

我国是较早引入学分制的国家之一,在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就从欧美和日本引入了学分制。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

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和“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1918年,蔡元培率先在北京大学实行学分制,替代了原有的学年制,强调大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分制在北京大学率先实行之后,当时国内的许多高校都纷纷效仿,东南大学、武汉师范大学(现武汉大学)等高校前后实行了学分制,并允许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52年,我国也暂时实行学分制,并且下发相应文件来规范这一制度的实行。[5]

(二)自1952年后一直到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面临着新的经济发展形势。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都需要一大批具有相同知识结构的人才,社会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统一化的培养、标准化的“批量生产”,学分制显然不能适应这一要求。

“我们的高等教育应当随着国家的建设逐步走向正轨,逐步走向计划化。”[6]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于1952年效仿苏联,用学年制代替了学分制,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三)学分制恢复试行时期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直到1985年中央颁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了适应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同时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国家恢复试行学分制,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试行并逐步推广学分制。

这一时期,由于受“文革”思想及旧有观念的影响,学分制的发展举步维艰,国家逐步在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试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1985年5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改革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7]。在这一《决定》的规范约束和引领之下,学分制取得了一定进展。

(四)学分制缓慢发展时期

从1985年《决定》颁布一直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这一时期学分制在我国发展十分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没有被完全打破,市场化改革推行步履维艰;二是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改革是在原有学年制基础上进行的,高校盲目求大、求多,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一时期,上海交通大学和其他部分高校进行了学分制试点改革,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五)学分制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一直到现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鼓励高校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恰好适应了这一形势要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学分制推行获得了极大的助推力,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三、学分制的优势

学分制作为一项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其逐步推广和实行对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分制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

1.学分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分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中国古语有云,培养人才要“因材施教”,大学应当是培养具有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人才的“象牙塔”,学生在高校应当具有发展个性、成就自我的平台和制度保障。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打破了原有学年制对于学生培养单一化、模式化的束缚,学生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知识基础、个人能力和发展需要自由选择学习课程以及老师,进而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进而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2.学分制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目标和理想追求,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当朝着这一方向进行努力。“学分制克服了传统高等教育中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覆盖面过于狭小等弊端,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最为宽广的教育空间,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编排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等环节上学分制都具有与传统教学管理体制无法比拟的优势。”[8]

学生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自由选择课程,其学习的广度和知识面可以得到极大的扩展,同时,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以及个人发展需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学分制有利于优化教育教学资源

1.学分制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学分制背景下,学校犹如一个巨大的“课程超市”,教师就如同提供课程这一“产品”的“商家”,学生对课程的喜好程度是衡量教师课程优劣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的条件下,必然会有课程“畅销”,也会有课程“滞销”,在激烈竞争中,教师会有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教师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课堂表现能力、课程吸引力等,进而使更多的学生青睐自己的课程,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无形中极大地促进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学分制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和教师资源,学分制的逐步推行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在这里我们还是引入市场经济的概念,学生根据自己所选修的课程缴纳学费,教师根据自身课程的开展情况获取报酬,当然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现有教学资源都是付费使用的,“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要(市场需要)成为配置教育资源的根本驱动力”[8],这更加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此外,不同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的实行,也有利于校际之间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

(三)学分制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

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改革和发展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让更多的人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教育资源由全民共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大势所趋。为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逐渐扩大,高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质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高校培养人才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年制,国家对人才培养做了统一的要求,规定学生在一定的年限内学习一定的课程,毕业后采取国家分配的方式,这不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做了较大调整,对高校毕业生不再采用统一分配的方式,而是将毕业生放到就业市场上,让毕业生接受人才市场的检验。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和招生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9]同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自身的优势可以使高校和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四、高校发展学分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与其他所有事物的发展历程一样,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在全面发展学分制的今天,我国高校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以我国国情为基础,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扫清全面实行分制道路上的障碍,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发展之路。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解放发展学分制的思想束缚

1.东西方文化差异,致使学分制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土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崇尚“实用主义”和“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其高校的发展必然要体现这一价值取向的要求,美国高校学分制就是建立在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土壤之上的。美国高校追求个人自由,强调促进个性发展,不用强制性的条件来约束人们接受教育,学生应当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选择学习课程和年限。

我国是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受着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之下,集体主义的力量被放大,个人的能力往往不被重视。除此之外,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中庸思想、平均主义等因素,使许多教育工作者难以或者不敢发出培养学生个性的呼声。

2.以学分制为突破口,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之人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集体力量的强大需要个人素质的提升,我国应当以实行学分制为突破口,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冲破固有观念束缚,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传统上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教师应当是学生的管理者,而现在全体教职工应当有服务学生的意识,以最科学的管理方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为学分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大学都有个学生注册管理中心,也就是一栋大楼(Administration),该大楼如同一个服务窗口……,学生选课、注册、缴费、转学、办学生证、成绩单、考试等都可以在一个楼里面办妥。”[10]我国高校应当积极学习这种全面、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模式。

(二)推行导师制和绩点制,让学生在“规矩”之内自由成长

1.学生有更多自主性,用好学分制所带来的优势。在学分制下,学生有着更大的自主性,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老师,但是学分制同样有着其固有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在选课时候会感到“无所适从”。相对于中学时期的紧张学习,高校有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学分制的实行使许多学生感到自身“权力”过大,难以适应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学生在选课时由于不了解学习内容、老师讲课方法以及自身知识结构需要,会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不利于自身健康成长。

二是学生发展会“失范”。一方面,学生在选课时一般会根据个人爱好以及特长选择自身学习内容,对于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却较少顾及。有的学生为了更快、更方便地取得学分,会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课程,单纯追求学分的数量,而忽视了学习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学生选课呈现出不确定性,不利于高校根据社会需求,有目的地培养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2.积极推行导师制和绩点制,保证学分制顺利实行。导师制、绩点制与学分制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建立学分制和导师制、绩点制联合推进的制度,高校在新生入学之时就应当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进行指导选课和日常学习,并用绩点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质量用学分绩点表示,学分绩点反映了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平均学分绩点可用作对学生进行排名、奖励、评价和推荐选拔的依据。一般来讲,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数

平均学分绩点=符合条件的课程学分绩点之和÷相同条件的课程学分之和

表1 学分绩点计算表

实行导师制,一是要特别注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首先,严把导师入口“入口关”,导师应当由在相应工作岗位工作一定时间、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并且具备一定职称的教师来担任;其次,要加强导师培训,高校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导师培训计划,把导师队伍建设同导师个人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自身素质也得到巨大的提升;第三,引入绩效考核制,导师的工作应当与其个人绩效结合在一起,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导师进行物质和精神双鼓励,对于人浮于事、不负责任的导师应取消其导师资格,并加以其他惩罚以促进导师努力工作。

二是要让学生与导师“零距离”。这就要做到,一方面高校应当提前公布课程、导师等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信息和导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同时,导师也应当尽快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愿望;另一方面,应当实行学生导师“双选制”,学生和导师在相互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导师的专业研究领域,实行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尽量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由其专业领域的老师来进行指导。

(三)大力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1.学生选课方向不定,高校课程资源“捉襟见肘”。学生对同课程的自由选择,对于高校课程“仓库”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有的高校受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的限制,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选修课程;有的课程会获得众多学生的青睐,但是受教学资源和教师精力的限制,只能允许一部分学生来进行选择;有些课程则会由于体系设置、考核方式以及教师授课方法等原因而“无人问津”,从而浪费了大量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就面临着“撑死”和“饿死”的尴尬局面。

2.打造精品课程,运用新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培养精品意识,打造精品课程。“开设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是学分制赖以生存的基础”[11],高校应当储备、研发足够多的精品课程,不断充实高校“课程库”,来供学生进行选择和学习。对于新课程的推出,应当符合学校和社会发展实际,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着重推出一些精品课程。高校应当采取得力措施,培养教师的精品意识。高校应当在充分分析社会发展需要、学校教学资源实际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精品课程评判标准,来确保课程的质量;高校可以建立精品课程的奖惩机制,对于能够推出知名度高、内涵丰富、学生喜爱精品课程的教师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教师推出更加优秀的课程,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比如,清华大学别注重精品课程建设,制定了相应的评估体系,目前已有9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01门课程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12]北京大学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级、市级、校级精品课程,目前已经具有8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4门市级精品课程和52门校级精品课程。[13]学校以精品课程为契机,带动学校课程建设,为学分制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3.利用网络技术,推进校际融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不断革新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高校也是如此。高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利用网络技术发展进步带来的便利。一是积极推行网络远程教学,学生可以在网上自主选课、自主学习、自主考试,学校制定相应政策对这项工作进行监督,这样学生可以在宿舍、教室、甚至校外就可以进行学习,这既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又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学资源;二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积极推进校际融合,共享彼此课程资源。现在高校应当有校际意识,不断与其他高校加强合作,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高校之间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学分互认,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四)建设服务型校园,为学分制的实行提供必要保障

1.学校管理滞后,影响学分制的顺利实行。学分制的逐步推行,给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学年制在我国高校长期存在,一些固有的理念已经严重制约了学分制的实行。

学分制的全面展开,需要高校具有完善的硬件设施的支持。高校图书馆应当具有足够充分的图书资源,高校后勤部门应当在缴费服务、教室资源、就餐环境、校园布置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不少高校因为硬件设施无法跟进,被迫放慢发展学分制的节奏。

2.加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学生工作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逐步摒弃过去管理型校园的看法,积极推进服务型校园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

加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丰富图书资源的图书馆、规格不一而又宽敞明亮的大教室、清洁卫生的餐厅、设施齐全的宿舍等硬件设施是学分制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当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做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同时,高校也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硬件设施。

强化教育工作者的服务育人意识。高校各个部门的工作者,都应当有着强烈的服务育人意识,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管理者应当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积极探索为学分制发展服务的工作方法。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校财务部门学生收费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学年制背景下,相同专业同学每年的学费都是一定数值(如表2),收费工作简便易行。学分制收费一般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高校可在学年学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学分学费,并统一规定每学分的收费标准,全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学分收费标准相同;专业学费为规定的学年学费减去学分学费之差,学生正常完成规定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如表3)。这就需要高校应当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收费方式,在不增加学生学习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表2 学年制下每个专业所有同学的收费情况

表3 学分制下每位同学的收费情况

(五)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探究学生管理工作新方法

1.传统班级的消失,学生管理工作亟需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一直以来,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共同学习似乎是天经地义,学分制的推行,使得不同学生选修的课程不尽相同,其上课时间和地点也是因人而异,这使得传统班级意识被打破。如何做好学分制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也是高校在推行学分制道路上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2.转变观念,适应学分制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特种班级”意识。传统上对于学生的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特种班级”意识。所谓“特种班级”意识是指,学生应当破除固有的一个人属于一个班级的观念,以相同专业行政班级为主、共同选修同一课程的班级为辅,每个人隶属于许多不同的班集体,这些班集体中都应当具有完整地班委会建制,并且由开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由开课学院进行管理。

3.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并不断加强心理辅导。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教育学生在集体主义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加强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14]。此外,还应当采用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方式,使每位学生的在校表现都能够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入党、选班干部、评优等工作中具体加以贯彻实施,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六)做好毕业生“出口”,实现高校与就业市场的完美对接

1.部分毕业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脱钩”,制约学分制发展。随着高校连年进行扩张,每年有大批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尽管国家经济发展形势良好,每年都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仍然不能够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做好毕业的就业“出口”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

高校逐步推进学分制向前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的与社会进行对接,致使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仍然不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制约学分制向前发展的一个严峻挑战,高校应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

2.完善就业服务,为学分制发展提供后续保障。首先,高校应当主动“出击”,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高校应当凭借自身影响力,主动走向社会、走向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推荐适合单位发展需要的毕业生。与此同时,高校应当及时汲取经验,引导在校生根据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进行选课和学习,规范学分制的具体实施。

其次,高校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就业信息,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高校应当及时搜集社会岗位需求信息,并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发布,使学生了解用人单位需求,进而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择学习的课程。

第三,高校应当教育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许多的毕业生十分向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比较稳定的工作,而对企业工作却没有很高的兴趣,同时,不少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有着较强的地域观念,大都希望在东部大中城市工作。高校应当引导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支持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并鼓励有想法、有能力的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业,以缓解就业压力,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N].人民日报,2010-(07)-30.

[2]吴秀强.关于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2,(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高迎爽.美国高校学分制发展历程考察[D].保定:河北大学,2005.

[5]胡霞.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实践历程和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8,(30).

[6]马叙伦.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开幕词[J].人民教育,1950,1(3).

[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5,(15).

[8]宋尚桂.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意义、困难与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9]陈敬佑,俞秋红,张祖夔.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学分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4).

[10]许江明.对我校学分制改革的几点思考[EB/OL].(2005-03-09)[2013-08-31].http://hbd.just.edu.cn/column/ view1481.

[11]杨铭,荀渊.学分制发展及我国实施学分制的可能与应对[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6).

[12]清华大学教务处.精品课程网站[EB/OL].(2013-03-10)[2013-08-31].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jwc/ 615/index.html.

[13]北京大学教务部.精品课程专栏[EB/OL].(2013-03-10)[2013-08-31].http://www.jpk.pku.edu.cn/pkujpk/htm.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EB/OL].(2006-07-23)[2013-08-3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705523.htm.

责任编辑:杨旻

G642

A

1671-3842(2013)06-0057-07

10.3969/j.issn.1671-3842.2013.06.10

2013-09-02

韩宏(1953-),男,山东济南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高等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自修学分制研究”(BIA120066)。

猜你喜欢

学分制精品课程课程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