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对话,新的可能
——读洪辉煌、许谋清《他们在追寻什么》
2013-06-05郭志杰
□郭志杰
世纪论坛
文本对话,新的可能——读洪辉煌、许谋清《他们在追寻什么》
□郭志杰
从某种角度讲,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与人沟通、与人对话的方式。一部作品的问世,面对无数的阅读对象,当读者接触,实际上其对话就已经开始,只不过这一对话处于无声的状态。作家是用自己的作品与阅读者对话,读者在感受作品之时,实际上自身也参与其中,绝对的隔开不太可能,理解与体验实则就是与之对话的方式,只不过这一对话并不是以直接的方式进行。
《他们在追寻什么》是洪辉煌、许谋清合著的一本书,尽管这本书并不是以两个人直接对话的方式展开,但仍不失为一种对话的方式。在这集子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是两个人同写一个人,也就是说,在共同的聚焦点上产生碰撞。当然,对话本身就源于不同,假如两个人同属一个人,对话就失去任何意义。同样写人,不同人的视角,必然构成不同的面貌、不同的景观,因为当人审视他人之时,并不是单纯目光的聚焦与接受,人的主观意识、情感以及审美趋向、艺术感受等等必然参与其中的判断与分析,这一内存对于每一个人,显然并不一样,其结果肯定不尽相同。
在这集子中,我们发现,他俩的对话或合作,并不是以一比一对等的方式进行,小说家许谋清的文章占据其中大部的篇幅,但并不影响他俩之间的默契合作。他俩之前的三次合作,据说是较为成功的尝试。这一延续,对于他俩来说,或许具有不寻常的意义。
在这集子中,我们发现,除了许谋清一部分写人涉及的是省外的名人或熟悉的文化人之外,两人写的一致的都是家乡的人,描写人构成本书最大的主题,尽管绝大部分篇幅都较短,似乎是有意识的节制,但正是这短,将人写得准确到位,实则并不容易;假如写得很艺术,就更不容易。现在社会渐渐开始重视人本观念,将人本观念提到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是社会的觉悟、人的觉悟。我觉得,人到世上,除了看世界外,更多的是来看人,世界也是人的创造。我觉得人本观念这一形态对于社会而言十分重要,对于文学艺术也同等重要,因为它本身完全符合文学艺术内在的追求。假如在文学艺术的表现中,将人撇到一边,或者站在人的焦点之外,表达虚无缥缈的意识,这样的文学艺术是值得怀疑的。两位作家的对话与追寻,经由人这一主体形成的对一块地域文化及其内涵的揭示,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
小说家许谋清是驾驭小说的行家,它的小说对人与事件的控制与把握早已得心应手,对于熟悉的文化人,他的视角除了真实的呈现外,艺术化的切入构成他应用自如的手段。他写人肯定离不开小说家观察人那一独有的视角,这是他写人最大的不同,他善于抓住人最明显的特征予以描写,如同一位优秀的漫画家寥寥几笔,尽管有些夸张,但却显得十分真实到位,因为他把一个人最显著、最内在、最具性格特征的一面表现出来,比那流泛于平面的真实,更富质感。在许谋清笔下,有的人物花费的笔墨并不多,但却具有呼之欲出的效果,有的是正面刻画,有的则是通过作品,通过一个过程或一次小小的事件呈现出来。由于在重要刊物当编辑的缘故,许谋清接触了不少著名作家、艺术家、文化名人,这种接触因形成过程而变得具体,但可贵的是许谋清并不是不加选择地予以表现。在他笔下,一位作家的一个举动,一两句话,对待生活对待朋友的态度,都成为他认识的一个重要视点,成为他凸显主角特征最具说服力的真实依据。
许谋清的文章,具有被压缩的力度美、简洁美,并有着警句式的洞见,或许,这并不是他刻意为之,而是思考与叙述中的自然迸发,显示出他睿智的一面。他的叙述善于打破事实的屏障,有着自由从容向外延展的特征。这一延展,不乏浪漫情怀的宣泄,有时掺杂着自我的议论或概括,也显得十分生动,具有睿智的穿透力。如“生命不但有长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意义的是它的密度”、“都说活到老,好到老,因为这太难,哪怕活到老,变到老,那也做不到”。尽管他自己说“‘蓝鲸’诗群是我的距离”,但他的骨子里仍具有强烈的诗人气质,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不一定写诗,但仍会通过各种渠道伺机表现出来。人们说,小说家是严谨的,不严谨当不了小说家,但在许谋清的笔下,我们发现,他具有十分自由洒脱诗性的一面,从这本集子,可见一斑。他写一位企业家中有一句话:“但是有一天,他望了一眼文化,刚好那一天我望了一眼企业,我们两个人的目光碰在一起了,这是一缘分。”“人一开始都是诗人,后来才变成不是诗人”,或许,许谋清在变成小说家的时候,诗人的细胞还未脱落干净,因而他仍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这种气质在他的散文中表现得更加显眼。就如同洪辉煌所说:“许谋清写人,采用的是碎片化写作,东鳞西爪,东拉西扯。但他有这本事,组合起来就能还原其生存状态、心理状态,突显其个性特征,真实可感,呼之欲出。”
“我和许谋清至今的经历,有同有异。同是合作的基础,异是合作的理由。我们都是晋江人,都出生于乡下,有同样的闽南文化背景。他读历史系,我读中文系,文史不分家,文学都是我们生命中流淌的血液……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使我们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既有共同的兴趣,又有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差异产生矛盾,碰撞激发火花,这杂交的优势或许就是我们合作的驱动力和价值之所在。”这是洪辉煌在《为什么与许谋清对话》中的一段话。洪辉煌说得好,作为一位热爱文学,并具有文学情怀的官员,他对人与事物的见解不可能与作为小说家的许谋清趋向一致,正是这差异,构成“杂交的优势”。在洪辉煌的笔下,呈现的大多是家乡与文学艺术相关的人与事,相同的志趣让他与这些人构成情感上的呼应,也就是说,让他的叙述更具真实的力度。由于他熟悉身边的人与事,再加上情感的真挚,显得朴实自然、真切可感,与许谋清构成展示的另一面。同时,他在观察人与事时,有机地掺杂着知性的感受,有着属于自身独有的见地:这些见地,对于加深对人的认识与理解,将起到很好的点睛作用。
人活在世上,必须与人对话,人不可能活在与世隔绝的空间,人唯有在与人的交流与对话中,进入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当然,这种对话涉及的是广泛的社会层面。当人的精神追求达到一定的高度,也喜好在另一层面上形成对话,这种对话的展开有时并不受限于某些固有的形式,在人与人之间,或者在文本与文本之间,都可以自由地进行。文字的交流因为经由符号而构成另一种对话的形态,它具有凝结并具有相对固定的一面:它不像一般的对话,对话之后随风消散留不住任何痕迹。文字的对话与交流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具体而明晰,构成更多探寻的可能。这一文集的出版,本身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一启示。
责任编辑 石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