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心理学:深锚效应与7±2现象
2013-05-31武平县第二中学蔡新英
◎武平县第二中学 蔡新英
不少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教书,教书就是传授知识,就是把教材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他(她)上课的注意中心都是知识。其实,此观点是不对的。教学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教育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教学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但同时教学又需要艺术,教育是艺术,艺术在于创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教授在讲座《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阐述了教育中的一系列心理效应,启示我们:教师(高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要牢固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熟练“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并使用心理学知识这一“传道授业解惑”的技巧和方法以及育人之道,巧用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学中的沉锚效应与7±2现象,让语文课堂更加科学、更加高效,使教学达到科学与艺术并存的高远境界。
一、“沉锚效应”与教学中的锚
“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教学中的“锚”:(1)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锚”;(2)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锚”;(3)在例题教学中,例题是“锚”;(4)在作文教学中,范文是“锚”;(5)在情景教学中,问题情境是“锚”。因此,老师设计的提问、提供的案例和范文、设计的问题情境等都是沉入大海的锚,决定着船只的航行方向,决定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可见,如何让这锚沉到最佳的位置,使得船只驶向正确的方向,是每一位教师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抛“锚”
什么时候抛“锚”,抛出怎样的“锚”并它沉到最佳的位置,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师要凭借自己专业上的语言表达优势精心设计、反复斟酌,不可随意为之。
(一)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锚”
1.从提问引导词看,教师的提问引导词要十分注意
提问的引导词(包括语气、表情等)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师特别避免“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口头禅无效提问误导学生,使其思维流于表面。
2.从提问的内容看,“锚”应抛得适时合理
(1)提问时,问题(“锚”)的运用要适时。有语文教师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下简写《念》)一课时,导入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是谁吗?苏轼他的作品有哪些?”然后花大量时间详细介绍苏轼生平经历包括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谪到黄州做团练副使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等背景。这样固然没错,但大家别忘了,《念》一文为《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5课,学生在初中已学过苏轼的作品,甚至高一刚学(《高中语文》必修4《赤壁赋》),所以他们对苏轼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和他的其它词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现在上《念》刚开始只需略略带过即可。完全可以等分析到词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为什么苏轼最欣赏的人是周瑜时,再结合二人对比资料详细介绍“乌台诗案”。
(2)提问时,问题(“锚”)的运用要合理。分析《念》词作中间部分,有教师提问:“那么诗人由眼前之景怀想到哪些人事?结合“风流”一词请同学讨论说说自己心目中英雄并说理由”,这问题(“锚”)一抛出,学生七嘴八舌说毛泽东等的,表面看,课堂讨论热热闹,其实浪费了不少时间。如果加一个“三国时期”,此类现象就可能避免,所以“锚”要紧扣本课内容,它是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去设置,“锚”要抛到点子上,要抛到要害上,而不要为“锚”而“锚”。
(二)作文教学中,范文是“锚”
在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范文的选择是作文讲评成功与否的关键。作文讲评中的范文,相当于是阅读教学中的“课文”,讲评是提供标准和建立导向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范文的选择与教材中课文的编选一样,应该是严格而慎重的。根据“锚”的特点,选择范文应该做到:
1.紧扣作文训练目的。作文训练目的力求单纯,作文讲评的重点也要单纯,究竟是训练“内容丰富”还是“感情真挚”或是“符合文体”要求,挑选的范文应该是那些能体现较为明显目的的作文。比如训练“感情真挚”真人真事表真情,可以用满文军的MTV歌曲《懂你》当做小小的范文,这一首30遍也听不厌的歌,红遍大江南北的、充满爱意与亲情的歌,相信学生在感受满文军一流唱功的同时,一定更能从歌词中读懂神圣的母爱、伟大的亲情。
2.正反例文兼顾,互为补充。我想大部分教师都是选好的作文为范文,甚至不少是网上下载的好文章。“好”的作文是“锚”,固然可以使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写”,但我们语文教师忽视了选择“差”的、有缺点的学生作文更能够让学生注意“不应该怎么写”。老师担心选“差”文会起负面效应,但实际上不拿出来展示,学生又怎么在以后的写作中避免呢?正反例文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比如作文要求写“我的老师”,学生不是写中学的某一科老师,就是写小学老师;写“战胜脆弱”,不是写自己缺胳膊少腿,就是写缺少了爸爸或妈妈;写“心灵的选择”,不是写自己在车上发现小偷说还是不说,就是写自己拾钱交还是不交……如此立意明显有欠缺的学生作文,语文教师一定拿出一两篇出来引起学生注意“不应该这么写”(当然,讲评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伤害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立意上,逆向求异,突破定势。
3.选择面要广,不能“从一而终”。要顾及全班,不能只培养几个优等生而忽视了大多数,使讲评更有针对性。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使用神奇的“7±2”现象
神奇的“7±2”现象:这一现象是在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基础上,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的。他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 7,并在 5~9之间波动。神奇的“7±2”现象对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们在教学时合理安排任务量,上课和指导学生背诵方面也很有启发。
1.上课方面:我们不少语文教师上课时,从开始导入到课文结构分析、艺术表现手法总结等等一直到下课,这样做与7±2效应相违,是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对于事件的开头和结尾人们往往有着深刻的记忆,对中间环节则会不自觉地忽略,所以应有效地、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量。在课的开始与结尾讲最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对于一堂课的40分钟,上课的前20分钟(可以是新知识的教授)和后10分钟(总结),中间的10分钟则用来做练习,不管是学习课文还是呈现幻灯片,给学生的学习任务都不超过7个,这样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容易学,学得也有意义,才能使40分钟的课堂得到最高效的利用。
短时记忆就像一个家庭电表,如果同时开的电器过多,那么只能把保险丝烧掉。教师进行授课时,就要考虑到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否则就会像电力超载一样,出现认知超载!
2.背诵方面:针对高三学生背得记得内容繁多(不同学科,相同学科不同知识点内容)的现状,语文老师如果能用“7+2”效应指导他们,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短背比长背好,找一些办法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组块,把长的内容切成合适的记忆的分量来背诵,然后再通过组合的技巧将各个段落接在一起,记忆的广度将会大大增加,很快就能背下一段长篇的完整内容。如《赤壁赋》第一段背诵,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描写对象,将本段的背诵思路整理为: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人物(苏子与客)、地点(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看到的景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由此而进行的活动(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上往下看到的景物(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此时作者在船上的感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兰亭集序》的背诵也是如此。
(2)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赤壁赋》第三段是比较难的段落,“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第三段、甚至第四段开始背诵。
(3)合理安排背诵材料的顺序。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同一学习材料背诵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背诵的材料要不一样(前面背诵古诗,后面背一些作文素材),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各文科性质的和理科性质的学科交叉开来背,比如晨读背语文地理,早读背英语史政,效果会比一个早上背语文来得好。
为什么学过了心理学的教师,面对真正的教育问题时会觉得工具不够用,甚至束手无策?为更好的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科学的活动目标,选择科学的内容和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增强活动效果,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很有必要补心理学课程,因为具有一定心理学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语文教师们,请巧用心理学,让语文教学在科学与艺术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