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脂多糖抗原纯化效果的比较
2013-05-29王秀丽程君生毛开荣丁家波蒋玉文
王秀丽,程君生,毛开荣,丁家波,蒋玉文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 100081)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性变态反应疾病,被列为《家畜家禽防疫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二类传染病之首[1],也是OIE规定的必须上报的传染病之一,已引起医学和兽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布鲁氏菌的抗原组成比较复杂,其毒力与外膜中的脂多糖蛋白复合物有关已经被证实。脂多糖(LPS)是布鲁氏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也是主要的抗原表位。光滑型(S型)布鲁氏菌毒力明显高于粗糙型(R型),R型布鲁氏菌表面缺乏S型的LPS,故R型为低毒或无毒株[2],所以在检测布鲁氏菌病时主要针对光滑型致病株引起的感染。目前用于布鲁氏菌病诊断的血清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4]、胶体金免 疫 层 析 法 (GICA)[5]、胶 体 金 免 疫 渗 滤 法(GIDFA)[6]、荧光偏振试验(FPA)[7-9]等都是以LPS为诊断抗原,但LPS的纯化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提高基于LPS抗原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更准确确定各种检测方法所用LPS抗原的质量标准以及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性,LPS的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与试剂 羊种布鲁氏菌16M(CVCC 70002)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保存。消化用蛋白酶K由Sigma公司提供。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北京化工厂分析纯产品。
1.2 方法
1.2.1 布鲁氏菌LPS抗原的粗提取 将布鲁氏菌16M的纯培养物经80℃灭活4 h后8000 g离心10 min,弃上清,加入生理盐水重悬,离心,反复洗涤3次。参照OIE手册介绍的方法[10],取50 g湿菌体,加入170 mL蒸馏水,混匀后加热至66℃,后加入190 mL 66℃的90%(V/V)的苯酚溶液,在66℃搅拌15 min,4℃ 10000 g离心15 min,用长针头移取位于下层的酚相;加入500 mL含1%饱和醋酸钠的冷甲醇沉淀LPS,4℃沉淀2 h后10000 g离心15 min,弃去上清,沉淀中加入80 mL蒸馏水,4℃搅拌18 h,10000 g离心10 min后收集上清,沉淀中继续加入80 mL蒸馏水,4℃搅拌2 h后10000 g离心15 min,上清与前面的上清合并;在160 mL上清中加入8 g三氯乙酸,搅拌10 min后10000 g离心取上清,用蒸馏水透析,4000 mL/次,每次透析3 h,透析4次。
1.2.2 粗提取LPS的鉴定及纯度检测 粗提LPS银染鉴定。银氨染色法可以用于脂多糖的鉴定,布鲁氏菌LPS银氨染色结果在3050 kD之间有连续的棕黄色条带[4],操作如下:将粗提取的 LPS经SDS-PAGE后,用含0.7%的高碘酸,40%无水乙醇,5%无水乙酸的固定液200 mL于22℃氧化固定20 min,用灭菌纯水漂洗3次,5 min/次;将4 mL的NH3H2O和56 mL 1.0 mol/L的NaOH与200 mL的灭菌纯水混合,逐滴加入20%AgNO3溶液10 mL,边加边搅拌,用灭菌纯水定容至300 mL,以配好的染色液染色10 min,灭菌纯水漂洗3次,5 min/次;将0.01 g的柠檬酸溶解于200 mL的灭菌纯水,加入0.1 mL 37%的甲醛溶液,用已配好的显影液显影10 min,用10%的乙酸作用1 min终止显色。LPS被染成棕黄色的连续条带。
粗提取LPS的纯度鉴定。将粗提取的LPS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残留核酸,经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残留杂蛋白。
1.2.3 粗提LPS的纯化 硫酸铵沉淀纯化法:在20 mL粗提取的LPS中逐滴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使得残留的杂蛋白在合适的硫酸铵浓度下析出,离心去除沉淀,用去离子水充分透析,除去硫酸铵。
冷甲醇二次沉淀纯化法:将含1%饱和醋酸钠溶液的冷甲醇逐滴加入20 mL粗提取的LPS中,边加边搅拌,至加入LPS体积的3倍,于4℃静置2 h,10000 g离心10 min,沉淀用20 mL灭菌纯水重悬。
酶消化处理纯化法:在20 mL粗提的LPS中加入终浓度15 μg/mL的核酸酶或蛋白酶K,加入核酸酶后37℃消化24 h,加入蛋白酶K后55℃消化3 h,然后室温消化24 h。用去离子水充分透析,将消化后的小分子杂质透析掉。
1.2.4 不同纯化方法的纯化效果比较 将硫酸铵沉淀法、冷甲醇二次沉淀法、酶消化处理法纯化的LPS均恢复至20 mL,用银氨染色法定性比较以上三种纯化方法纯化的LPS抗原的产率,iELISA定性比较不同纯化方法的活性,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PAGE鉴定LPS的纯度。
1.2.5 纯化工艺的重复性研究 选择一种较好的纯化方法,按照确定的提纯工艺分三次提取布鲁氏菌16M的LPS抗原,用银氨染色法鉴定不同批次纯化的LPS,用iELISA鉴定不同批次纯化的LPS的活性。
2 结果
2.1 布鲁氏菌LPS抗原的粗提取及鉴定 参照OIE手册制备的LPS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不到核酸条带,经SDS-PAGE垂直电泳后考马斯亮蓝染色发现有杂蛋白存在(图1),SDS-PAGE垂直电泳后银氨染色结果显示在30~50 kD处有染成棕黄色的连续条带(图2)。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图1 LPS经蛋白酶K消化前后的SDS-PAGE电泳后考马斯亮蓝染色图
图2 不同批次提取LPS在消化前和消化后的银染图
2.2 LPS不同纯化方法的纯化效果比较 硫酸铵沉淀法试验结果显示由于提取的LPS中蛋白的含量较低,硫酸铵无法将其有效沉淀出来,而且由于加入较高浓度的硫酸铵,透析时会使LPS的体积大量增加,浓度降低,增加了污染的机会,需要增加一步浓缩的步骤。因此此纯化方法被放弃。
冷甲醇二次沉淀纯化的LPS SDS-PAGE电泳后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不到杂蛋白,说明纯度能满足要求,但银氨染色结果显示着色较浅(图4),说明在纯化的过程中有大量的LPS丢失,LPS的产率不高。
粗提取的LPS鉴定结果显示无核酸残留,于是只加入终浓度为15 μg/mL的蛋白酶K消化,将消化产物透析后,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不到杂蛋白(图1),说明LPS的纯度较高。而蛋白酶K消化前和消化后银染图显示消化过程对LPS的影响不大(图2),消化后透析前和透析后LPS的银染结果也无明显差异,说明透析过程不会导致LPS的明显损失(图3)。
酶消化处理纯化的LPS与冷甲醇二次沉淀的LPS的活性检测采用iELISA定性分析,结果显示,酶消化处理的LPS的活性明显比冷甲醇纯化的LPS活性高(表1),酶消化处理纯化的LPS在稀释至28时检测阳性血清的OD450mm仍较高,而冷甲醇二次沉淀的 LPS在23稀释时检测阳性血清的OD450mm值已经较低,证明酶消化处理的LPS活性比冷甲醇沉淀的活性高,且酶消化处理的整个过程LPS的活性不会降低(表1)。
综合比较各纯化方法纯化抗原的纯度、产率、活性,结果证明酶消化处理纯化LPS的效果较好。不同纯化方法纯化效果比较见表2。
表1 不同抗原稀释倍数LPS的活性分析结果(OD450mm)
表2 不同纯化阶段LPS的检测结果
表3 3批LPS不同稀释倍数活性比较(OD450mm)
2.3 LPS提纯工艺的重复性试验 参照OIE手册并根据1.2.2项试验的结论,按照确定的LPS的粗提取和纯化工艺分三次提取布鲁氏菌16M的LPS抗原,对三批抗原进行纯度和活性检测,三批LPS的银染鉴定结果见图2,三批LPS的活性测定结果见表3,试验结果证明此提纯工艺的可重复性良好。
3 讨论
本研究比较了硫酸铵沉淀法、冷甲醇沉淀法和酶消化处理法纯化LPS的效果。结果显示:因杂蛋白的含量较低,硫酸铵不能有效沉淀杂蛋白。LPS银染和活性测定结果证明冷甲醇二次沉淀纯化LPS产率较低;而酶消化处理法操作简便并且产率高;本研究定性分析了冷甲醇沉淀法和酶消化处理法纯化的LPS的活性,结果显示酶消化处理的LPS活性明显比冷甲醇沉淀的活性高,所以选择酶处理方法用于LPS的纯化。
本研究通过试验和分析,参照了OIE手册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提纯的LPS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无核酸条带,SDS-PAGE电泳后考马斯亮蓝染色无蛋白条带,银氨染色在3050 kD之间有一条棕黄色连续的显色带[4-5];按照确定的纯化工艺分三次独立提取布鲁氏菌16M中的LPS抗原,并用SDSPAGE电泳后考马斯亮蓝染色和银氨染色鉴定了LPS的纯度,用iELISA定性分析三批LPS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证明此改良的提纯方法可重复性良好。纯化的LPS稀释3200倍仍能有效检出布鲁氏菌IgG抗体,也证明LPS抗原用于布鲁氏菌病IgG抗体的检测非常灵敏。
[1]Chain P,Comerci D J,Tolmasky M E,et al.Whole genme analysis of specific events in pathogenic Brucellae[J].2005,73(12):8353-8361.
[2]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01-102.
[3]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 terrestrial Manual[M].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2009:15 -16.
[4]王加兰,胡 森,高红霞,等.光滑型布鲁杆菌抗体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学,2009,39(9):803 -809.
[5]Nielsen K,Smith P,Yu WL,et al.Validation of a second generation comparative enzyme immunoassay(CELISA)for the diagnosis of brucellosis in various species of domestic animals[J].Vet Immunol Immunopathol,2008,125(3/4):246 -250.
[6]朱明东,洪林娣.快速免疫诊断布鲁氏菌病新方法的研究[J].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67:14 -17.
[7]朱明东,洪林娣.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诊断牛布鲁氏菌病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8):755 -759.
[8]Nielsen K,Gall D,Jolley M,et al.A Homogeneous flourescence polarization assay for detection of antibody to Brucella abortus[J].Immunol Methods,1996,95(1/2):161 -168.
[9]Silva Paulo P,Vigliocco A M,Ramondino R F,et al.Evaluation of primary binding assays for presumptive serodiagnosis of swine brucellosis in Argentina[J].Clin Diagn Lab Immunol,2000,7(5):828-831.
[10]D Gall,K Nielsen,L Forbes,et al.Validation of the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ssay and comparison to other serological 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serum antibodies to Brucella abortus in bison[J].Journal of Wildlife Diseases,2000,36(3),469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