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师生关系
2013-05-28甄海兰
甄海兰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热度不断升温,同时还有很多关于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的报道。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关键词:大众化 高等教育 师生关系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一些现状
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高校扩招,已经使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种大众化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受教育的层次,对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这种大扩招事实上也造成了高校师资不足、设备不够、校舍紧张等问题,给许多高校抓教学质量、抓内涵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惑。
在这种情形下,有关高校师生冲突事件似乎总能够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老师批评学生逃课引起学生反抗、学生质疑老师授课内容……这些个别“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均引起了广泛讨论,“声讨”教师者有之,支持教师者有之;批评学生者有之,宽容学生者也有之,“事件”的影响都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我们有必要冷静思考一下造成这种师生冲突的内在原因,给师生关系一个合理的、明确的定位。
二、信息时代下 “师道尊严”的新解
在信息时代以前,“师道尊严”的流行显然和老师社会地位有关。知识的拥有者“传道、授业、解惑”,不仅引导着社会的思想文化,而且也引导着个人的生存发展,其地位自然高于常人,不必提倡就会“师严”(老师受到尊敬)而“道尊”的。
而到了信息时代,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道”的承载者也成了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师道尊严”不打自倒,老师也就成了一个普通人。这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对于教师来说会有阵痛,但如果教师不能顺应这种变化,还抱着传统的“师道尊严”不放,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高校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刚刚成人的青年。上大学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年龄的增长,而且是一种对其地位的肯定。在他们眼里,老师的角色地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已经消除了中小学那种对老师依附的、敬畏的心理。师生关系从密切变得相对疏离,这种成长的高度与相对宽松的环境,无疑会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独立个体的发展创造契机。
大学生在大学里亟待解决的是社会化的问题,即把自己变成一个社会的人。大学生还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这使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加上学习具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使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更加突出,这个群体的优点在于自尊、自信与自爱,弱点在于自尊有余而自立不足,自信有余而自强不足,自爱有余而自省不足;或者还要加上一条,博览有余而读书不足。权利、个性、自由、平等这些概念深入人心,似乎成了他们一切行动的指南。
这当然是时代的一种进步,但如果只看到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比如,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强调个性而忽视社会性,强调自由而忽视责任,强调平等而忽视尊敬,就不免片面了。
造成师生冲突的原因绝不是个别的现象。这种情况说明,传统的“师道尊严”已不复存在。很多老师梦想恢复“师道尊严”,进入一种受到充分敬仰的状态,这是不现实的。
三、师生关系的新转变
既然“师道尊严”不是一个必然的规则,那么,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又当怎么面对自己的学生呢?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走上讲台呢?我比较赞同一种亦师亦友的态度。你既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从朋友的角度说,教师有一个“降格”,要把自己从学生上位降为学生的同位,把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平等对待、作为一个朋友来尊重,这样学生的各种情感、各种行为就变得可以理解了,你也会尽一个朋友之责来尽可能帮助他们。
这样,他们才会以一个人、一个朋友的态度对待你。从教师的角度看,你既然是教师,就应当履行教师职责。完成教学任务、启人心智,提出要求、检查作业等等,都是教师这个身份、这个工作的应有之义。另外,教师还有一个无形的职责: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这个职责是靠教师本人的一言一行来实现的,是在无形的熏陶中发挥而成的。这就涉及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问题。教师要有教师的角色意识,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教师的境界。而这又是平时功夫,靠的是长期修养,不像备课靠一时努力就能奏效。
总的来说,“亦师亦友”其实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是在实践中才能实现的,不像“师道尊严”那样是一个先验的规则。“亦师亦友”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建立的,这就决定了它不是像传授知识那样可以说说、示范示范就能做到的。教师一方面要“降格”,一方面要提升,这就是“亦师亦友”的要求,或者说,当代的“师道尊严”就应当阐释为“亦师亦友”。
结语
老师和学生永远是大学校园里的主角,可这两大主角之间的关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要不断适应变换着的社会现象,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在变化中衍生出新的师生关系。
(河北省衡水学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