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选拔的发展历程及现实思考

2013-05-28徐鹏鹏何理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历史进程启示

徐鹏鹏 何理

[摘要]我国高校辅导员选拔经历了选拔探索、选拔受挫、多元化选拔、规范化选拔等四个阶段。在选拔历程中,辅导员选拔始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多渠道选拔辅导员,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使辅导员队伍日益壮大,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障。应以历史经验教训为鉴,把提升职业认同度作为稳定辅导员队伍的关键因素,把加大培养力度作为巩固辅导员队伍的重要途径,以确保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

[关键词]辅导员选拔 历史进程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157-05

一、高校辅导员选拔的历史进程

1951年,教育部提出在各工学院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1953年,清华大学正式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辅导员制度日趋成熟,一大批人才被选拔到辅导员岗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回顾辅导员选拔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选拔探索阶段(1951——1965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新民主主义的国民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为此,党中央将军队政治指导员制度引入高校,主张在高校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51年11月,高等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会议拟定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在各工学院有准备地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专人担任各级政治辅导员,政治辅导员的职责是主持政治学习、进行思想改造工作。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和扩大高等学校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阵地,195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和清理“中层”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可以先选择少数几所条件较好的学校重点实验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属于学校行政系统之内的经常性的政治工作机构“政治辅导员办公室”。“它的任务是管理全校的政治工作,包括领导思想学习,掌握教师学生政治情况,历史材料,主持毕业学生政治鉴定,领导全校教职员工社会活动等等。”按照中央文件精神,高等教育部党组研究后于1952年8月30日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计划有准备地在校内设立政治工作机构,机构名为“政治辅导处”。报告首次对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配备数量、选拔来源等做了详细说明。此报告很快就得到中央的批准,要求高等教育部选择若干所具备条件的学校进行重点试验。

1953年4月3日,在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的倡导下,清华大学向高教部、人事部请示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报告指出:“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并把学生中党团员的社会工作时间减少至政务院规定的每周6小时的限度,我们拟根据1952年政务院批准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决议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拟选学习成绩优良,觉悟较高的党团员担任辅导员”。这一报告很快得到了高教部、人事部的批准,正式开启由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良的高年级学生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一肩挑业务学习的“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清华大学由此成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源地。

此后,政治辅导员选拔工作首先在高等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中试行。1961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高教六十条)提出:“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

1964年3月,高等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扩大)领导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油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机构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会后,高等教育部党组向中共中央呈报《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提出在各高等学校建立政治部,配备专职政治工作人员,“平均每100个学生至少配备一人。所需增加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来源,除一小部分可以从校内调剂解决外,主要须从高等学校毕业生中间选留解决,在今后两三年内配齐。”中共中央6月10日批准了这一报告,要求全国高等学校逐步把政治工作干部配备起来。1965年3月1日,高等教育部政治部通知各直属高等学校迅速建立政治部,并大力充实政治工作干部队伍。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颁布,各普通高等学校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机构,选拔政治辅导员,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规章制度。

从清华大学首倡“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到各直属高校试点选拔辅导员,再将这些先进经验推行到各普通高校,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规章制度,这个阶段辅导员选拔工作在探索中逐步成长。

(二)选拔受挫阶段(1966——1977年)

正当辅导员选拔工作走上正轨之时,1966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贴出的“第一张大字报”,文化大革命运动迅即席卷全国。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污蔑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党领导下的学校‘是叛徒、特务、走资派把持领导权,‘是培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场所,教育战线‘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把广大教师和十七年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说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鼓动学生停课闹革命,煽动学生进行革命大串联,“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于是,由产业工人和解放军组成的“工宣队”、“军宣队”分批分期进入各个学校,领导学生,开所谓“展革命大批判”,而批判的对象就是包括政治辅导员在内的高校知识分子。这一时期,教育管理部门全线瘫痪,高等学校工作全面停止,思想政治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辅导员选拔工作也被迫停止。

(三)多元化选拔阶段(1978——2000年)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意识到文化大革命“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四人帮对教育事业的破坏,不仅造成科学文化的教育质量惊人下降,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败坏了学校纪律,腐蚀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风气。”因此他“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把被‘四人帮破坏了的优良革命传统恢复和发扬起来。”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后,教育部发出《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要求各重点高校“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政治辅导员都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条件的要坚持半脱产,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政治辅导员可以适当轮换。”这一决定对政治辅导员的选拔来源、工作职责和发展路径都有了明确指向,重新开启了选拔政治辅导员的大门。

在此期间,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解决政治辅导员队伍骨干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教育部采取多种方式选拔政治辅导员。1984年4月13日,教育部在12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计划从普通高校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品学兼优、具有适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好素质的学生,进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习3年,毕业后回原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84年6月9日,教育部决定从已获得理工农医学士学位,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一年以上的优秀在职人员中选拔191名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后回原校工作。1984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选拔年纪较轻的人员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从本校教师和干部中选调;可从本校毕业生中选留;也可从马列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其他文科专业的毕业生中调配。”199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这一系列举措凸显了党中央对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重视,使得政治辅导员选拔来源多元化、队伍年轻化,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储备了充足的人才。

(四)规范化选拔阶段(2000年——至今)

21世纪以来,党中央出台系列文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使得辅导员队伍获得长足发展,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得到提升,队伍更加年轻,选拔逐步规范。

2000年7月3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对辅导员任职要求逐步细化,对工作职责更加明晰,要求各高校“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专兼结合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教师或高年级党员学生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选留人员的条件,在本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计划中划出一定的名额,用于选留做学生政治辅导员的人员,这些人员取得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后,工作2年再读研究生。”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文件首次将“政治辅导员”改称为“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改为“思想政治教育”,表明政治素质是辅导员的本质属性,其工作职责不仅包括政治教育,还包括思想引领等更广泛的工作。同时,文件还要求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选拔辅导员,深入研究和制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具体意见,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一系列配套文件随之出台,其中,2006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简称“教育部24号令”)对辅导员的选拔做了详细规定。该规定要求选拔辅导员要坚持三个标准,即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选拔方式要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24号令的出台,使辅导员选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发展之路。

二、高校辅导员选拔的历史启示

经过近60年的探索,高校辅导员选拔工作日趋成熟,辅导员队伍日益壮大,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障。60年的发展历程深化了对高校辅导员选拔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始终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选拔高校辅导员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同样,德才兼备的高校辅导员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因此,我国高校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辅导员,并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对德才兼备的认识。1952年,《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政治辅导员应在教师和学生中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政治品质优良者充任。1986年,德才兼备原则得以进一步具体化,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选拔那些“政治品质好,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的人”担任政治辅导员。2000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择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好,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教师或高年级党员学生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完善了德才兼备标准,对“德”与“才”的具体内涵做了细致的规定。正是在德才兼备原则的指导下,一大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乐于奉献、能力突出的人员被选拔到辅导员岗位,为维护高校稳定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由这个岗位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导力量。

(二)始终重视多渠道选拔高校辅导员

辅导员制度实施以来,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从多方面、多渠道选拔人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保证了辅导员队伍后继有人。其多元化的选拔主要源于以下六个方面:(1)从学习成绩优良、觉悟较高的在校大学生中选拔,以“双肩挑”形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2)从高等学校毕业生中间选留政治、业务都好的本科生、硕士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3)从教师中选拔理论水平高和政治品质优良者充任,这里的教师不仅包括专职党政干部,还包括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4)从大一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适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生进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习3年,毕业后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5)从已获得理工农医学士学位、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一年以上的优秀在职人员中选拔,让其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后回原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6)从高中生中通过高考选拔到思想政治教育(政工)专业本科学习,毕业后到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选拔途径为高校辅导员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保证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三)始终注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是大学生的贴心人。辅导员队伍年轻化是拉近与大学生心灵距离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始终注重选拔年轻人进入辅导员队伍,强调“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求年纪较轻,因此这支队伍要有计划地更新。”从选拔来源看,高中生、大学毕业生、在校学生、年青教师等不断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使这支队伍永葆青春,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91808人,其中21岁至40岁的占总数的85%。近年来,一大批刚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陆续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为这支队伍输入了更加年轻的能量。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思考

(一)提升职业认同度是稳定辅导员队伍的关键因素

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需要从辅导员自身、工作对象和社会成员三方面着手。一是提升自我认同度。辅导员首先要对自身岗位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要正确认识所从事工作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价值、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将这种职业价值自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充分享受这一工作带来的乐趣,将辅导员岗位作为一生发展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来开展工作。自我认同是提升职业认同度的重要前提,因为只有自我真正认同,才有可能得到对象和社会的认同。二是提升对象认同度。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要想获得对象的认同,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使自己的言行受到教育对象的认同和尊重,最终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三是提升社会认同度。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对辅导员的工作价值、工作待遇、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明晰工作职责、明确发展路径、宣传先进典型等方式,提升辅导员岗位的知名度,让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认可辅导员的工作,将其视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业,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岗位。

(二)加大培养力度是巩固辅导员队伍的重要途径

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都采取了一系列培养措施提升辅导员素质,如举行辅导员省级和国家级培训、开展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举办全国辅导员创新论坛、招收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硕士学位,等等。通过多年的培养,“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规范化管理的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格局”,他们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培养仍然有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个别地方培养的随意性和形式化问题依然存在。为此,要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力度,创新培养方式,拓宽辅导员队伍的发展路径,为高校辅导员架设职业发展的“立交桥”。(1)加强校内交流,实行辅导员与学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轮岗交流制度,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促进校内人员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2)实行校企交流,将辅导员派往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了解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也增进校外用人单位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3)开展校校交流,国内各高校之间互派辅导员挂职锻炼,为辅导员搭建多岗位实践平台,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4)开展海外研修计划,选拔优秀辅导员赴国外学习先进的学生事务管理经验,拓宽辅导员的国际视野,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辅导员发展路径明确,职业前景广阔,辅导员这个岗位才能成为大家都乐意干、抢着干的职业。要逐步探索辅导员培养的科学化路径,帮助适合并乐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坚定走专家化的道路。在培养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和针对性,将岗前培养与在职培养相结合、脱产培养与在职培养相结合、学历培养与非学历培养相结合、日常培养与骨干专题培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校内指导与校外进修相结合,全方位、全过程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素养与业务素质。在培养内容上,既要聘请理论专家对其进行学术指点,用精深的理论知识解答辅导员工作实际中的理论困惑,也要邀请资深的一线辅导员现身说法,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辅导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难题。

(责任编辑:向欣)

猜你喜欢

历史进程启示
音乐人类学学科的历史进程及学派研究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制变革的分析
对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
美国师德建设的历史进程、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