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问题及教育方略
2013-05-28姚亮亮李艳
姚亮亮 李艳
[摘要]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不仅是指能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异质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辨别、批判、选择和创造能力。在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中,关注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问题,实施有效的教育方略,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社会人文精神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自觉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021-05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学理释义
“文化自觉”的观点是在20世纪初提出的,但被人们广泛关注却是20世纪90年代。1997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明确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指出:“文化自觉就是要感悟文化发展的战略价值,觉悟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觉悟文化发展的艰难使命,觉悟文化发展的现实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虽然学者们阐释“文化自觉”的角度不相同,但我们不难发现其最基本的含义规定。本文从文化的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来阐释文化自觉的含义。首先,从历史的维度看,文化自觉是对本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自知之明”,做到“知己”;其次,从现实的维度看,文化自觉是在面对异质文化时的高度自信和尊重,充分认识异质文化的长处与不足,做到“知彼”;最后,从未来的维度看,文化自觉是立足于当前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实际,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对各民族文化优劣长短了然于胸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将自身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使自身文化为世界所知、所用、所爱,成为构建世界新文化秩序和格局的重要参与者、主导者,做到“百战不殆”。
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研究还比较少,多集中在从大学生主体性出发来探讨大学生文化自觉内涵。陈水勇认为大学生文化自觉是“大学生在研习文化、内化文化和创新文化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王淑芳等将大学生文化自觉论述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汲取民族文化之精髓,吸取西方先进文化,自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于华珍等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括四个层次:自我觉悟与觉醒、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批判与借鉴、文化参与和创造中的主体性发挥。
由于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专业特点等差异,学者们关于大学生文化自觉内涵的阐释也不尽相同。结合上述关于文化自觉的论述,本文认为,大学生文化自觉不仅仅是一种主体性意识,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和对文化的传承、辨别、批判、选择和创造能力。具体而言,应该包含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主体性意识,是对本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知晓其来龙去脉,明晰其特点特色,把握其生存和发展规律。二是一种对文化的价值观,是面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是面对异质文化的高度尊重,是“和而不同”。也是“天下大同”。三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辨别、批判、选择和创造能力,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自主甄别,既要充分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优劣长短,又要善于自觉学习和吸收异质文化中先进的、有益的思想、精神及理论等,致力于发展和创新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中扬长避短,积极投身于未来有利于国家和世界新文化体系的建设。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总是要比“自在自为”的民族心理对社会发展具有更为积极的推动力。从价值层面上看,大学生文化自觉有三个层面的现实性:一是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提升他们自身文化涵养的客观需要。大学生的文化涵养是其文化知识、文化能力、文化态度等多层面的统一体,与其文化自觉程度密不可分。从知识层面上看,感性或理性知识的获得,都或多或少地与文化自觉有着一定的关联;从态度层面上看,大学生对待不同的民族文化所表达出来的态度都是文化自觉的题中之义,态度见之于行为表现。“和而不同”是一种态度,“文明冲突”也是一种态度,关键是要把有价值的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文化态度融于大学生自身,渗透于大学生的生活与行为中。二是大学生文化自觉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质,就是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价值规范,并自觉地转化为行为实践。三是大学生文化自觉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可靠保障。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它需要有持续的和源源不断的大量优秀人才做支撑。
二、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实问题
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在文化自觉中会遇到干扰和障碍。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自身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建构阶段,学习能力、辨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处于养成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全球贸易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文化糟粕也随之兴风作浪,阻碍大学生对正确文化的选择。干扰其文化价值观。这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大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
认同的前提是自觉。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核心在于对蕴含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的肯定性的认知和价值判断的认同,它回答的是“我们是谁”的问题。张岱年先生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统一体系。可以说,大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传统民族精神和基本价值的认同。
当前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普遍不足,对传统文化的精髓知之甚少,文化历史视野比较狭窄,突出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对传统文化的无意识、无认知和无选择。传统文化典籍蕴涵了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丰富的民族精神,如凝结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儒家典籍中的“仁者莫大于爱人”、“仁以为己任”中的“仁爱”思想。但在百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程却是:“五四”时期是“看不起”,知识精英大都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极左和“文革”时期是“看不到”,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被划入“封资修”之列;现在的情况则是“看不懂”,近年来出版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但青年人读起来都很困难。大学生宁愿去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外文而不愿阅读诸子典籍,中文写作错字连篇,文言文阅读一知半解。这并不是说会写中文文章、能正确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就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关键在于能够自觉地学习、了解、认知民族的传统文化,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坚持文化价值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坚持去粗取精和古为今用,高度认同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特别是刚建有为、厚德载物、仁者爱人、贵和尚中、修身齐家、以天下为己任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而这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独有特质。
2 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问题
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突出地表现为感性强、理性弱,其渊源就在于近现代中西方交流中西方文化的强势。这种强势不仅仅体现在现代化进程中,更重要的是将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国文化视为其征服对象,使本该自觉的文化选择受制于国家权力的强势限制。近现代的西方文化是一个完全由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推动建立的理论形态和价值体系,但西方国家在与近现代的中国交往时,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政治和军事活动方面。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大肆攫取特权,对中西的建设性文化交流颇少,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有了杜威和罗素的访华讲演。中国的民族文化在西方的压迫下也变得畸形发展,要么完全向西方看齐,全盘西化,要么干脆固守“祖宗之法不可变”,尊孔保教。众多仁人志士从鸦片战争开始不断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大多以现代西方的现状为中国走向未来的唯一标准,这在客观上又强化了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尊崇。
西方文化是一种强势的文化,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学习最多的也是西方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制度文化、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管理文化、社会文化,等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改革开放的进程的深入以及西方文化品牌和生活方式的传播,80后、90后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大多来自于电影、电视剧、原版小说、外台广播、网络等,而并非是自身的真实经历。多数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是比较片面和肤浅的,感性强而理性弱,不少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种近乎病态的痴迷。其表现为:对日韩和西方的音乐、影视作品(特别是动漫)衷爱不已,哈日哈韩现象屡见不鲜;不管是不是垃圾食品,吃饭要到麦当劳、肯德基,洋快餐店铺遍地开花;英语热、出国热、留学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等。我们并不否认西方民族文化种种先进有益的文化成果,但绝非是盲目的不加取舍的“拿来主义”,而是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的原则,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分析,善于辨别,强于扬弃,精于创造。
3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接受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文化,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同时,我们也应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兼容并蓄的当代最先进的文化系统,而并非是大剂量的意识形态的说教和政治宣传。
由于时代的变革,大学生的思想日趋复杂化,大学生自身对文化事件、文化现象有自己的选择、判断,其消极状态表现主要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闻不问,甚至嗤之以鼻、恶语相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逆反和拒斥心理。这一方面固然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有关,但毋庸讳言,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现在虽然采用新式教学媒体和工具,却“换汤不换药”,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里不是说教育的基本内容、思想和精神的改变,而主要是方式方法的创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非理性认识,成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巨大障碍。
三、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教育方略
面对多变的形势和问题,我们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态度和文化自觉能力时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按照创建世界一流社会主义大学的要求做好文化传承和创新,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精神的大学生。
1 回归教育本性,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教育等体制机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经济、教育、文化等交流的日趋频繁,我国高等教育功利性和工具性倾向日益显著,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重专业、轻基础”,“重科研、轻教学”,“重市场对大学的功利需要、轻学校对学生的人格培养”等现象和问题。在客观上,一种来自社会的压力要求大学成为直接与职业挂钩的人才培训场所,工具理性主义在校园中肆虐,人被异化为科技、机器、市场等的附属品,离开它们则无法适应甚至生存,人被视做产品来统一生产而非培养,大学更多地成为了职业培训学校。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也是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础。在重视科学的“实用价值”和“工具理性”的同时,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精神教育,并非是简单的人文学科的教育,而应是将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注重挖掘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人文精神是对人类自身普遍的自我关怀,是对民族文化理性的自觉认识,是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现实的需要。《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和发展,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而不动摇。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人是有感情、有思想、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与物截然不同。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都应该是着眼于人性的提升和完善。文化传承是大学的文化使命。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当前的大学教育应跳出纯粹功利化和工具理性倾向的泥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回归大学育人的本性,最忌性急浮躁、揠苗助长、追求功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上,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
2 坚守核心价值,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道德精神、共同的行为准则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正是由于共同的民族文化核心价值,才有了区别于其他民族而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基因元素,才有了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民族精神,才有了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和形成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协调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宽容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身养德精神等等,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使中华民族历尽劫难而不衰,屡遭外族入侵而未亡。现在,我们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新时期的体现,大学生文化自觉精神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将中华民族不间断传承下来的核心价值内化为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
大学生文化自觉精神和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文化自觉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文化自觉本质是人们的观念、精神和价值观的塑造,它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地提升。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如开设国学课、举行文化讲座等。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是日益频繁的多元文化交流对大学生文化自觉性的影响。鲁迅先生在谈到对待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曾说道:“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在教育大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教育者对文化进行选择和组织,选择西方文化之精华,剔除西方文化之糟粕,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培育大学生,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理论,帮助大学生厘清西方文化的优劣长短,培养其辨别、反思和批判能力,最后逐渐生成高度文化自觉精神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
2 净化文化生态,优化大学校园文化环境
生态学上强调物种生态多样性的平衡,文化生态也是如此。现代的高等学校早已不是封闭的象牙塔,面临着多元多样的文化冲击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生态和谐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校园的文化环境,在主导价值中讲包容,在交流互动中讲尊重,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服务于大学生文化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生存形态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着校园的群体生活,正如一个生活在分享之中的孩子更容易学会慷慨、生活在表扬之中的孩子更容易学会感激一样。生活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之中的大学生更容易学会自信、宽容、感恩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容易养成不断学习、辨别、批判、反思、创造等能力素养。因此,优雅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学风、科学的制度建设就成为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主要方面。
校园是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优雅的校园环境会使人产生愉悦,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武汉大学的珞珈山等,是大学所特有的校园环境符号。大学校园的结构布局、花草树木、房屋建筑,特别是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是重要的人文景观,是校园环境的硬件。它内含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承载着文化育人的功能,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知识视野、品德情操等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体现着大学文化的自觉。大学环境的软件亦很重要,特别是校风学风和管理制度。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一个大学之所以受人尊重,在于这个大学有一代代受人敬重的教授大师而非其他什么。这些大师往往就是该校校风学风的缩影,如清华大学“行胜于言”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在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闻一多、曹禺、梁实秋、钱钟书、季羡林、吴晗、费孝通、陈岱孙等开创并发扬了清华的人文传统,这些又在竺可桢、叶企孙、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梁思成、钱伟长、周光召、华罗庚、吴有训以及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等科学大师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地融化于清华的校园文化环境,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的莘莘学子。南京大学原校长匡亚明先生认为,办好一所社会主义大学要培养和形成“四种空气”,即强烈的社会主义政治风气、浓厚的社会主义学术空气、严肃的社会主义文明空气和活泼的社会主义文娱体育空气,充分体现了校风学风对于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环境的重要作用。科学的制度建设是大学软硬件建设的“巧实力”,不仅包括着校内制度的完善,而且还在于推动各种制度的良性互动。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环境的基础,为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精神和能力提供了可靠的外在环境保障。
总之,对大学生文化的培养是持久的过程。诚如费老所言:“培养文化自觉性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次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其关键就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历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其实更是一种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以“文”美人、以“文”强人,使大学生能够把正确的文化认知、自觉的文化价值观养成、积极的文化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责任编辑: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