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课程项目课程课例——《财务会计之固定资产》

2013-05-2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1期
关键词:原始凭证实训岗位

孙 静

一、学习项目确定

(一)项目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我校会计系五年制高职学生

(二)预修课程:《基础会计》、《基础会计技能实训》、《财务会计(上)》

(三)项目课型:新授课

(四)项目课时:10节课

(五)项目名称:固定资产

二、课例背景分析

(一)课例目标制定的依据

1.人才培养方案下的课程标准

2.职业教育的特点:“订单式”

(二)课例目标制定的背景

会计课程本身应用性很强,高职教育的会计教学内容尤为应该突出这一特点,让教学的改革方向一定要朝着“岗位”和“职业”看齐。本着这一目的出发,考虑到固定资产项目是财务会计课程中的资产要素,资产要素无论是校内教学,还是社会职称考试,都是重要的教学和考试内容,同时,学好固定资产项目能帮助学生上接存货,下接无形资产,而且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学习也能提供参照意义。

但是,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如何讲述概念、意义、特点、分类等教学内容,让该教学内容摆脱枯燥、乏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是该教学课例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学习目标设定

模块一:认识固定资产

知识目标:掌握固定资产的概念、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能力目标:能判断哪些资产为固定资产。

模块二:认知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的岗位职责和相关制度规范。

能力目标: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的职责、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内容,清楚固定资产购置、验收、领用、调拨与转移、报废、清查的一般操作程序。

模块三:固定资产的核算

知识目标:固定资产的取得、折旧、处置及期末计价;能力目标:能看懂原始凭证,进行业务判断和账务处理

以上三个教学模块设定了同一个情感目标,即体会实务中此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和工作流程,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实习就业意识。

四、学习内容组织

(一)导入(方法:实例演示法)

让学生上网搜集固定资产岗位的招聘信息,然后分组讨论该用人单位对该岗位有什么样的要求,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技能和能力才能胜任,进而总结出“制作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这两个专业技能,同时应具备熟悉相关固定资产工作流程和分类等工作能力,由此明确自己在这次课中的学习目标。设计原因:出于高职教育应该是“定单式”教育,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学校培育的方向的考虑。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实习就业意识,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和“学什么”。

(二)教学策略(方法:任务驱动+实例演示)

在上述的实例演示法下的导入教学后,给学生明确三个任务,一是用自己理解的固定资产的概念,说出几个你认为的固定资产;二是将你认为的固定资产用常识进行分类,如大小、价值和使用状况等;三是按照模板填制一张固定资产卡片。实例演示:会计事项中关于“狗”的处理。设计原因:通过任务驱动,一方面能克服教学中对于有关概念、特征、分类等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讲授这一缺点,另一方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并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自觉性地去看教材,把教材当词典用,搜集有用信息。

通过一则会计趣闻——会计事项中关于“狗”的处理,让学生在诙谐幽默中强化如何能灵活运用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进行实际工作。解决问题:解决了教材中关于固定资产的概念、特点、确认条件以及分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如何学。

模块二的教学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下达任务,整理一些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要求的资料,可以网搜或下厂调研,最后上交一份调研报告作为考核内容。课上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阐述小组的调研过程和构思,并介绍企业从计划购入固定资产到实际购入并投入使用的工作流程和相关凭证的传递程序,明确会计部门在整个流程中所处于的工作环节和接触的原始凭证。设计原因:让学生接触企业实际,走进企业,了解企业,为以后的适应企业打基础,体会会计理论和会计岗位的差距,帮学生明白自己将来的就业优势,提升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解决问题:弥补教材中“重理论”,“轻实际”的缺陷,体现以会计岗位来传递会计知识的初探索。

模块三的教学活动就紧扣岗位模拟技能实训,技能实训分两部分展开,一部分利用纸质实训资料,练习读懂原始凭证,进而做出正确的账务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升难度,要求学生不仅能看懂“折旧表”,而且还有能会计算折旧表。同时指出实务中折旧是按月计提的,可是教材、练习中经常要求计算的是年折旧额,这是实务与理论相脱节的地方。设计原因:提升专业课的应用性能力,贴近岗位。解决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做出账务处理就是在编制记账凭证,同时了解某些原始凭证的传递过程和编制由来。

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活动主要有:①预习教材;②查找固定资产;③网络搜集;④下厂调研;⑤上交调研报告。

五、教学情境创设

会计类课程的教学情境创建的亮点应该是在本课例的模块三—固定资产的核算。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我校新引进了虚拟企业教学平台,网络虚拟实习是指通过通过计算机网络仿真现实实习,学生如同在玩游戏一样,可以在系统中扮演实习生的角色,模拟与人打交道、外出办事、完成会计相关所有经济业务。网络虚拟实习系统通过动画等形式形象的进行展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虚实习平台中,学生有如下功能:

六、教学资源准备

固定资产项目教学有配套的实训教材作为实训的重要教学资源,但是该教学资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在实训教材编写体系上,是采用模拟某个企业一段时期内经济业务的综合实训。大多是直接印好业务单据,让学生完成从原始凭证的裁剪粘贴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全部过程,较少按岗位来编排实训内容。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传递这部分实训内容也大多是轻描淡写或是不涉及具体岗位。第二,在实训教学方式上,目前高职实训课教学基本都是采用让学生在模拟实训室内完成作业,指导教师适时指导的方式。教学方式显得过于单调,时间久了学生难免出现厌烦情绪,难以收到良好的实训效果。第三,在考核方法上,实训课不同于理论课,当然不能单纯通过笔试来考核学生成绩。加上会计工作本身具有书面资料多,数据多,应注意的细节多,工作量大等特点,这些都给实训成绩的考核带来一定难度。对于成绩的考核,大多数实训指导教师的做法是:兼顾平时成绩的基础上,通过审查批阅学生的最终成果,即要求完成的所有“账、证、表”,评定出最后成绩。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例引入虚拟企业教学平台的部分内容,该平台按岗位实训,全面多媒体界面展示:每个实习基地地图、办公室场景、每个人员的形象、交互、办事均以动画形式展示,有完整的记分、考核和实习报告。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评估学生的学习

1.课堂行为表现记录单:该记录单中能从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等多维度去考核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锻炼团队合作,积极表现自己。

2.学案的记录:通过“学案”能做好课前准备,根据教师的逐级问题先自主学习,同时能有条理记录课堂的重、难点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是连接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3.学生成长记录袋:就是将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记录单和平时的学习资料、学案成绩等等整理入袋,让学生形成一整套的学习成果,学期末,通过这样的物化成果,让学生有种学习的成绩感,感慨自己学习的心里路程,珍惜学习所得,积极努力。

(二)教学后记

1.实施结果

(1)学习动力增强

以岗位需求出发,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白了今日的学习是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得到应用和发挥的,在调研和撰写报告中,提升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

(2)学习能力提升

走出“老师教——学生做”的单一学习循环链条,能够摆脱以往学习的被动感和乏味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变死记硬背为理解记忆,变老师要教为是我要学,使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3)学习角色转变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多说、多练、多讨论。

2.存在问题

从学生的这次调查资料上交的完整程度看,我总结了这次的不足,一是学生上交的资料大小不一,不够工整,且都是手写版,显得很不规范和正式,这是由于是第一次采用学生自主调查并搜集资料的方式,学生和教师考虑问题都不够全面;二是学生只是问什么答什么,没有自己的构思,完全依赖老师布置的提纲,没有充实和完善,显得内容干巴,没有发挥自己的想法进行完善;三是第一次去自己调查资料,由于害羞、怯场等因素导致搜集资料受限。

3.对策

针对这些不足,我又组织学生进行了主题为“银行专题”的第二次下厂调研,指出上次的不足并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明确提出了最后调查报告的规范形式,经过第二次的“正规军”训练,学生提交了一份份精美的调查报告,纸张统一了,且是打印版,大家还各自设计了每组的封面,非常活泼生动,报告里不仅仅只是干巴巴的文字叙述了,还附了些搜集的原始凭证,并勾出了重点,调查报告还用文件夹夹好,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啊。

猜你喜欢

原始凭证实训岗位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会计准则下原始凭证的规范问题探讨
论会计凭证的审核-原始凭证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浅谈原始凭证审计
解读原始凭证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