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

2013-05-17袁艺红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因子

袁艺红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景德镇 333000)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出现自杀、他杀、下毒等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恶性事件,比如马加爵事件,清华大学朱令案,复旦大学投毒案,还有屡见不鲜的大学生跳楼事件,这不得不让人们思索大学生究竟是怎么了?有关研究显示,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90年代比例上升到25%,近几年已达到30%,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这可能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有关,也可能是由于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变迁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关。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在他的名作《体育颂》中写道:体育是“勇气”,是“乐趣”,它能使人“内心充满欢喜”、“思路开阔”、条理更加清晰、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本文想通过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试图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来自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级、2012级200名学生,年龄为18~22岁。实验组为整群随机抽取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生180人(男生和女生各90名,参加规定的健身运动,时间为一年以上),对照组为整群随机抽取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生(男生和女生各90名,正常上课)。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查阅、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体育运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专著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当前的研究现状,发掘和探究隐含在体育运动中的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的因素。并对一些资料和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充实了论文的理论基础。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选用国内外通用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简称 SCL-90)为调查工具。 整个测试共发放3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回收率为94.74%。

实验法:本研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运动干预。运动要求:运动内容为以30人为一个班进行集体体育游戏;运动强度为120-140次/min心率;持续运动时间为60min;运动频率为每周3次,隔天进行。对照租的学生依旧进行正常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即每周一次课。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特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前对360名大学生进行SCL-90量表测试。根据SCL-90量表设计理论,被试在该量表中如有某项因子分≥2分,即在这项因子上存在着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3分为中度以上的不良心理反应。从表1可见,在SCL-90量表各因子上都有一定比率的被试得分≥2分和≥3分。在360名调查对象中有52名学生至少在一项因子上得分≥2分,占总人数的14.44%;有5名学生至少在一项因子分上≥3分,占总人数的1.39%。表明有14.44%的人存在着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39%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中度不良心理反应问题。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检出率相对较高的是大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性、偏执、忧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表1 研究对象 SCL-90 量表因子≥2分与≥3分的人数分布(n=360)

本次的研究结果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具有相似之处。如2004年7月4日5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有14%的人出现过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过焦虑症状,12%的人长期对外界事物存在敌对情绪;2007年对苏州某大学320名文理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6.56%;2008年对浙江某高校从04-07级20672名大学新生的人格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各年级心理问题筛查率分别为 6.72%,10.9%,12.3%,13.07%;2009年对东北农业大学2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显示,16.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未减轻未改善。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两组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进而对两组进行了运动实验研究,研究的结果见表2。

表2 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的SCL—90测试结果比较

从表2中两个组的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各因子分均比对照组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均分具有非常高的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各因子项目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忧郁”、“焦虑”、“精神病性”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呈显著性水平P≤0.001,这一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这些因子项目上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学生;在“敌对性”、“偏执”因子项目中差异呈显著性水平P≤0.01,在“躯体化”、“恐怖”“其他(主要反映睡眠和饮食情况)”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水平不显著。可见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机制

(一)体育运动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琴森教授[1]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测定人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速度和智商的高低,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促进脑细胞反应速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还能使人在空间、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

(二)体育运动可以降低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指一种不适宜的紧张表现。运动降低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是因为:运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能受律的数目或敏感性,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关于有氧健身运动与心理应激和紧张的研究显示,有氧运动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试验组参加持续25分钟的,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而控制组是观看电视。报告结果发现运动后积极情绪增多,消极情绪减少,持续30分钟左右的一次性身体活动可产生如下短期情绪效益:可改善心境状态,可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活动中可产生一些良好情绪体验[2];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的激烈现状,人们受到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的刺激频率变高。要适应这种环境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多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以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使身心张弛适度,始终保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积极的状态之中。

(三)体育锻炼可以抵抗焦虑和消极情绪并缓解心理疾病

官玉琴于1990年对福建省随机抽取的205名中学生调查研究显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心[3]。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体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与其他参加体育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个体参加体育运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体育活动的内容,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身体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抵抗作用。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例如:Ryan于1983年调查发现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身体活动作为治疗焦虑症的手段;80%的人认为体育运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4]。North等人于1990年对1969-1989年的80项研究进行运动与抑郁关系的分析,发现两者呈正相关,并指出剧烈运动与缓慢运动都有效地降低临床抑郁;因此认为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更有效的分散注意力,有效地达到运动的愉快感[5]。《哈佛心理健康通讯》总结了大量的研究后认为:体育锻炼能缓解抑郁、焦虑和其他慢性的心理障碍。“虽然我们还没有明确体育锻炼有益于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具体调节作用,但是很多研究都证实了锻炼的良好作用,而且丝毫没有不利的影响。

(四)体育运动可以抵抗和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运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感。有研究显示,体育运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分散注意力假说(Distraction hypothesis)认为身体活动和(或)身体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人们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身体抱怨中解放出来[6]。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和(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

(五)体育运动增强人际关系

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体育锻炼者以体育活动为纽带,不论职务、层次文化水平,平等地从事体育锻炼,锻炼者胸怀坦荡、心情舒畅,没有任何的思想负担,不带有任何个人隐私目的,这种体育锻炼过程能够促进参加者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产生亲密感,联络与他人的感情。体育锻炼有利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体育运动本身是有章可循的、有规则约束的社会活动。参加者必须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同伴,在运动过程中,参加者会努力地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此外,体育运动一般伴随有激烈的、对抗的竞争性特征,这对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是严峻的考验。

四、结论

(一)调查发现研究对象中有14.44%的人存在着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39%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中度的不良心理反应问题。

(二)对实验组大学生进行运动实验发现试验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这些因子项目上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学生,在各因子项目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忧郁”、“焦虑”、“精神病性”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呈显著性水平P≤0.001,在 “敌对性”、“偏执”因子项目中差异呈显著性水平P≤0.01,在“躯体化”、“恐怖”“其他(主要反映睡眠和饮食情况)”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水平不显著。

[1]Petruzzello S J.Ameta.Analysis on the anxiety reducing effects of acute and chronic exercise:Outcomes and mechanisms[J].Sports Medicine,1991,(14):8-10.

[2]毛志雄,王则珊.北京城区中老年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维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

[3]官玉琴.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1990,04(02):72-73.

[4]Ryan A J.Exercise is medicine [J].The Psysician and Sport Medicine,1983,(10):11.

[5]North T C McCullagh P,Tran Z V.Effect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J].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1990,(18):379-415.

[6]王磊,曹平,谭希颖.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理论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0(1):29-30.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因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体育运动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