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真理观的探索
2013-05-14司云翠
摘 要:鉴于哲学界对列宁整体真理观的认识文章很多,但是具体针对《再论工会、目前形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中列宁对马克思真理的新探索所写的文章不是很多。该文认为对列宁具体性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涵义的深化。对真理与实践的关系研究,更加强了实践对现实实际的联系。同时真理的研究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具重要的实现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列宁;真理;具体;实践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必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列宁对真理观最直接、最准确的把握。列宁真理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重大发展和丰富。对列宁真理观的学习和运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再论工会、目前形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真理观提出的背景
1920年苏联在战胜了外国武装干涉、结束内战之后,开始带领人民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托洛茨基利用政策转变的时机向党发起进攻,他认为从经济上看问题比从政治上更更重要,哈林则站在折中主义立场上认为“自己是凌驾于争论双方之上”。他说:“我把这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列宁针对其思想进行猛烈的抨击,坚持自己的观点: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并在其过程中提出了看待问题的辩证逻辑的要求,其中之一便是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二、对真理具体性进行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的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是相对笼统的抽象的概念,列宁对其进行了更近一步的具体研究。
列宁对真理观的研究表现在“真理总是具体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过“具体之所以是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规定”是哲学术语,指自身的限定。它是决定此事物之所以是此事物以及同他事物相区别的特性。比如,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由许多规定的综合组成的事物既是不同质的事物又是不同数量的事物。那么反应事物的真理也应该是许多规定的正确反应,所以说真理是具体的。由于真理是具体的,是不同质和不同量的事物的反应,我们在运用真理的时候就要考虑真理所能适用的范围,这个范围是不是又可以说他的具体性一方面体现在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我们应该用联系的、运动的、变化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列宁对真理的具体性原理进行了运用。在《再论公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中列宁提到,一个真正的“经济工作者”即使在最先进的国家里,资本家和托拉斯组织者,也要费好多年的功夫,有时是更长的时间去检验自己的实际经验,纠正和改变已经开始的工作,一次又一次倒退回去,经过多次纠正,才能找到完全适合某种业务的管理者制度。”认识到了真理的具体性也必须看到真理的条件性。对真理的条件性进行分析,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因此我们要反对机械唯物主义,避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列宁在文中的论述强调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当你的社会外部环境发生改变了,你的经济政策也要不断补充和调整。
从另一方面理解“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说过:“我们不否认一般的原则,但是我们要求对这些具体一般原则的条件进行特别的分析。”在这里一般原则的条件也可以说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周围具体环境发生改变,人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陷入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中。真理和谬论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而你的认识没有随着改变,真理认识则会转变为谬论。列宁在《再论公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中托洛茨基对生产教育问题进行批判就说明在不同时段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差别,所以我们常说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通过真理与实践的关系研究——真理更具现实性
列宁对真理的研究还体现在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真理观结合起来提出新的真理观——“必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提到实践我们首先想到 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们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 一方面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把整个对象性社会,看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产物。人类感性的改变着外部世界,原始人以感性的活动改变自然界,然后在进一步感性的活动中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生先进的当代社会。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的物质活动。这里的物质不仅指任何实践的过程都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不仅改变客观对象的形式,让对象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对象中实现了预定目标,而且指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文中列宁虽然没有精炼的语言概括实践使真理更具现实性但是文中多次用实例证明其结论.
列宁认为马克思的这种有意识的实践更易得到真理性认识,更容易检验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真理更具现实性.列宁在《再论公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中主要是通过对布哈林“结合论”的批判,托洛茨基的提纲在这个问题上建议国民经济委员会中公会代表占1/3到1/2或占1/2到2/3,它证明了布哈林的错误,推翻了托洛茨基提纲。这也反应实践的真理性认识也更加趋向实际。真理性认识是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就像列宁在文中所阐述的广泛讨论的问题,布哈林认为工人民主这个神圣的口号宣布,一切问题的解决不应该在小型的会议上讨论,不应该在自己团体里讨论,而应该提到大型的会议室。这根本就是形式上的民主,但是布哈林还是那么振振有词的进行着自己的宣传,结果不用想也是以乱哄哄、毫无意义收场。就像列宁说的在深层上应更接近社会,接近现实。不应该本末倒置,本来这个委员会是为了研究经验,以便从中习得生产规律。认识需要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发展,同样真理性认识也需要。列宁做过这样的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这就是说认识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生动的直观是感性认识,抽象的思维是理性认识。列宁也就是说认识真理要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要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哲学上提出两种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加工取精,筛选有利的材料,去除无关的资料。
列宁对真理观的发展对我国在新时期的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尤其是现在社会公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公民享受的社会保障不均等。有些人对马克思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和不坚定,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马克思要达到的共同富裕,是现实社会中是达不到的,马克思主义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我们通过进一步对真理观的研究,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坚定在社会建设中一定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出发大胆探索,不怕失败,不怕走岔路,用实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综上所述,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进行了深化和发展,提出了“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必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创造性的把真理观与实践观联系起来,开创了对真理观认识的新纪元。有利于我国社会建设,加快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列宁专题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李秀林,王于,李怀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司云翠(1989-)女,汉族,河南省郑州人。现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