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楼用钢轨
2013-05-14王安
王安
也许,将来后人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二三十年的历史,对一些字码,比如城投公司、融资平台、旧城改造办公室之类,会有不适的感觉,还有——城管。虽然在这些字码后面,有许多正直优秀的公家人。但时势造英雄,也抹黑好同志。
这不,8月1日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集团公布,将投资十五亿元修建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其中包括复建二十一年前拆除的老火车站以及行包房。看,这些字码出现了:旧城,城投。不适了?
翻翻旧账吧。1908年满清政府与英德借款五百万英镑修建津浦铁路,遂有济南老火车站。此站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被战后联邦德国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直至1990年,火车站仍在使用,当年每天客流量达五万人,且在快速增长。旧衣服小了,扔了,1992年济南老火车站拆了。据说,老火车站非常坚固,比如钟楼内部很多地方用的不是钢筋,而是钢轨,石材质量也很好,又因为距离火车道太近,不能使用大机械,只能靠人工,用了一个月才拆完。
当年就有专家学者反对。但谁都知道,这没用。
老物件总被罩着些主义。在2000年第二期《设计艺术》杂志上,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张润武刊文《济南老火车站拆除有感》,引述济南一负责官员的话,说老火车站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看到它就会回想起中国人民那段受欺压的岁月,“那钟楼绿顶子像是希特勒军队的钢盔,有什么好看的?”据说,此一言砸掉了老火车站。
殖民主义,这话有道理。有一张当年济南老火车站建设时的照片,在铁轨上,一辆轨道车上坐着位洋人,礼帽、西装、皮鞋,身后四名中国工人留着清朝的发辫。此洋人正是济南老火车站的设计师赫尔曼·弗舍尔,1908年他二十四岁,刚从德国希尔德堡豪森大学毕业。
用洋人的贷款,用洋人的技术,用洋人设计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民工卖苦力,没有比这更像殖民主义的了。但用今日的说法,这叫招商引资,解决就业,是官员的政绩。
在山东,德国的殖民主义还有青岛的排水系统。2011年夏天,当北京、武汉、上海、长沙、成都、扬州等大小城市免费看海时,青岛显出了优秀。7月2日到3日,青岛降雨超过一百毫米,但雨势稍停,一般道路只用十分钟水就排净了,惊艳左右。青岛市排水的底子是德国人打下的,1898年德国人强租胶州湾后开始进行城市建设,德国人在主要街道按雨污分流的方式,铺设地下排水管道和暗渠。
不要说1990年有反对殖民主义的绿帽子,到2011年用了德国人的排水设施,依然要指斥他们,青岛文史专家鲁海称,“德国人当年搞雨污分流的出发点不是造福青岛人民,而是让殖民者享有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他们在华人居住区修的下水道仍然是雨污合流。”
与殖民主义并列为“三座大山”的还有封建主义。天安门,是封建皇家的大门,出发点当然不是为了造福全国人民,是不是也应该请走?还别说,据说真有人想过要拆故宫。这事无从印证,但从逻辑上说,这有可能。
但拆过就后悔了。1995年6月,投资三亿九千万元的济南新客站竣工。2012年,济南市人大代表刘敬涛等人提交火车站原钟楼复建的议案。这回官员积极发话:还你一个“原汁原味”。
能否“原汁原味”另说,但这印证了一个说辞:政绩在于运动。最新的例子是,近期陕西省西咸新区计划投资三百八十亿元,打造一个新阿房宫,同时,阿房宫遗址附近一个投资两亿元的人造景点在运营十三年之后被拆。更大的背景是,全国各地大跃进般造城,城投们大显威风。
济南火车站,从五百万英镑,到三亿九千万人民币,再到十五亿元,钱不重要,哪个主义也不重要,关键是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GDP也在于运动。
【原载2013年9月18日《中国青年报·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