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诗意栖居的天空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凯江中学的美丽素描
2013-05-14张筠
文 / 本刊记者 张筠
阳光灿烂的凯中学子
“豆子山歌,唱响隋唐;塔梁壁画,大美中江;汉书下酒,传子美之佳话;凯歌百代,壮中华之神光……”阳春三月,绿草如茵,走进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凯江中学,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坐落于校门口镌刻有《凯江中学赋》的巨型条石。
这是一个沉静而温馨的校园,隐隐约约能听到从教室里飘出的教师讲课和孩子们的读书声;这是一个温暖而诗意的校园,大气沉稳的教学楼环拥于诗歌围墙长廊之怀。
不畏浮云遮望眼,从容,整洁,校园里没有励志口号,没有宣传标语。仰望星空,诗意栖居。“以诗为魂,铸炼品质,建设美丽校园。”随行的学校校长陈宏娓娓道来。
诗意管理:在规范民主中凸显人性化
“少应酬,多学习,多锻炼,多深入学生,多深入课堂,多深入教师,多反思,多思考,多转,多看,忠诚学校,忠诚教师,忠诚学生。”谈话间,陈宏向记者递过学校办公室主任黄艳的“工作指南”。
细读凯中每一位干部的“工作指南”,记者发现,从个人教育管理理念到分管日常事务、阶段需要达成目标,甚至每天、每周、学月、学期、学年的工作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这些目标任务既有学校统一的共同目标要求,也有各位干部根据自身岗位定位的特色亮点工作。‘工作指南’使每一位干部的工作轨迹和路线十分清晰,既注重规范又充分发扬了民主,体现了学校集体意志和干部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高度统一。”陈宏这样评价学校的管理工作。
形散神聚,刚性制度,封闭运行,开放办学,柔性管理,一直考量着凯中管理者们的管理智慧和教育价值追求。
对于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凯中一直坚持思想引领,注重制度规范,凸显理论武装。学校从校长到副校长到学校中层,都响亮提出了“向自己开炮,向我看齐”,示范带头带动。
校长带头学习锻炼,带头思考写作,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学生,调查研究。“《凯江中学赋》就是去年12月份的一个晚上陈宏校长半夜起来和他的同事们即兴而作的。”采访中,在一旁的中江县教育局办公室负责同志接过话茬。
学校管理在注重规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多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教育的责任重大,特别是对于澳门援建的凯中来说意义更是不一般:学校承载着老百姓的期待,承载着党和政府的期待,还承载着澳门同胞的期望,我们丝毫不敢懈怠。”陈宏语气显得更为沉重。
把管理还给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掘教师的管理才能,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是管理者。同时,敞亮管理通道,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学校的民主权利。学校成立了文明劝导组、文明卫士监督岗,初一(6)班秦小双到校长办公室反映“教师吃饭的时候也不能讲话”,被学校作为好建议予以采纳。每周学校都由值周学生负责升旗仪式的各个环节,每周的四个优秀班推荐学生发言,连国旗下的讲话都让学生自行组织实施。
“凯中是实施县教育局‘四个六’工程的缩影,也是落实‘三本台账’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在全县教育系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中江县教育局局长吴润贤对凯江中学诗意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来过这所学校至少三次,看到它从无到有,管理如此规范,非常开心,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澳门特区政府灾后援建协调小组秘书长吕红参观完凯江中学后感慨万千。
诗化课堂:让美丽“足印”伴随孩子一生
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在于课堂,“我们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节假日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上课教师不超过15分钟,一般不留课外作业,初一学生没有作业,没有任何教辅资料。”凯中的教师纷纷表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凯江中学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达成,更注重学生心性的培养。品质的形成,仁智的兼修,他们在打造和实践诗化课堂的同时,也让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每期全校师生徒步拉练10公里,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画等才艺比拼。每周要求学生做到“双美”:周末要求学生给家长做一件最美的事,在校要求给老师和同学做一件最美的事。每天课间操和用餐的途中列队井然有序,咏诗之激越如潮。
在凯中,学校以正式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强课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诗意课堂教学结构、课堂各环节的处理方式、学生的作业安排、对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实行导学案、练习案、测评案、复习案四案合一,铁律管理课堂。
在课堂教学结构方面,要求教师注重教学环节,细节管理学习目标、合作交流、课堂展示、当堂测评。规定课堂环节时间,在每节课分组讨论的合作交流部分,规定大约6分钟准备展示;当堂测评为5-8分钟,要求教师将试题印成一张小纸条,命名为精彩10分钟或精彩5分钟。而课型主要有新授、复习、讲评、实践等几大类,“我校每节课的内容不一定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可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调整,每节课的容量不大,更加注重课改的实际效果。”学校教务处负责人如是说。
在课堂环节处理上,如:在展示环节要求展示小组在展示的过程中讲清楚备战的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题过程中易错的地方,其中选择填空实行统一讲解,只有解答题才分组展示,每题要求有解题方法的归纳。分组展示完成后,对展示小组进行分组评比,主要评比书写和讲解情况。
作业安排分为巩固性作业和预习性作业。其中巩固作业量一级科目控制在15分钟以内,二级科目一般不留课外巩固性作业。对于预习性作业,若是教材中的内容比较简单或难度不大,则安排预习性作业;遇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或难度较大的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将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预习。
教师在第一轮编写导学案时,实行全员参与;第二轮再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修订,但一般修订利用寒暑假进行。
对于课堂学生的管理,各年级也有不同的要求:七年级班内实行异质分组,即每个组实行好、中、差搭配;八年级内实行同质分组,形成组内竞争态势,教师可以更好实行因材施教。
改变课堂评价方式,对学生实行小组捆绑式评比,小组考核分每一个月清零,注重过程评价,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监督考评作用。
同时,学校给每一个学生印发了《足印》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录学生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足印’伴您成长,‘三星’助您成才”,翻开每一名凯中学子的成长记录,上面都清晰可见他们闪光的行径轨迹。
“让每一点成功定格孩子的成长,让每一步成为孩子最美好的回忆。”这是凯中诗意课堂的永远追求。
诗韵风华:师生在润物无声中提升品质
“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这是书于凯中诗歌长廊的《南北朝乐府民歌》。
凯江中学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援建,于2010年4月动工,总投资6801万元人民币,其中澳门投入资金4301万元。规划42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2100人。学校拥有校舍面积19636平方米,1个40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并配有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等,是一所高标准、高品质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
学生课外吟诵诗歌长廊上的诗文
徜徉凯中,你会时时被诗歌所环绕,所到之处诗韵横生。紧挨着学校办公楼的是长300米、400平方米的诗歌墙,容纳了古今中外近300首著名诗词。
学校专门印制了诗歌校本教材,要求学生初中阶段背诵《藤王阁序》等8篇长篇美文,李白《将进酒》等80篇美的短文,80句美的古语。
让诗歌走进课堂,学校每周每班一节诗歌校本课,每天晚上第二节晚自习前10分钟吟诵诗词。“我们还定期开展诗歌节,诗歌朗诵赛,现在老师与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创作诗歌。”
“读诗使人灵秀,诗是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是青春歌谣的呐喊,诗是生命态度的积极。学校的诗歌长廊极大地丰富了凯江中学师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凯江中学师生的精神内核。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开始,信步聆听秦汉的歌赋,赏悦唐的华彩乐章,亲悟宋的艰衰历史,平静在元明清的哲理小诗中,体味于中外名家的现代情愫里。字字句句,镌刻在青石之上,铭留于师生内心深处。”陈宏兴致勃勃地说。
把酒临风,作诗怡情,为了激发师生的诗歌创作热情,学校还创办了《神鹰》诗歌特刊,每学期出版3期,师生同题吟诗。
“你的眼睛,有我们的笑脸,你的琴弦,有我们的纪年。我的流言,有你们的隐现,我的指间,有你们在变迁。”2013级4班的邹林彾将一首题为《青春》的诗作贴在了寝室的床头上。
唱着歌儿去做操,吟着诗文去用餐,在楼道、在食堂、在操场……目之所及,处处都开辟有诗歌专栏,随处都能看到融诗书画于一体的优美诗篇。
诗歌颐养了凯中师生的情怀,净化了他们的灵魂。凯中人正意气风发地阔步走在诗歌浸润的成长道路上。
有道是:“横空出世凯江边,惊起群鸥阵阵寒。揽月九天人抖擞,东风猎猎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