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潭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5-12汤湘军

体育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器材中学班级

汤湘军 雷 慧

(1.湘潭大学子校,湖南 湘潭 411105; 2.湘潭大学体育部,湖南 湘潭 411105)

近年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发生频繁,除了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损失外,也给教师带来压力,给学生带来痛苦,因此,如何最大限度预防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维持正常的学校体育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便成了社会与学校关注的焦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1]。由于中学生尚处于青春发育阶段,一方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各种潜在危险的预防意识不足;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中学体育教学安全的研究,预防中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焦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湘潭市 6所中学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湘潭市第一中学、湘潭市第二中学、湘潭市第三中学、湘潭市第四中学、湘潭市第十一中学和湘潭大学子校共6所学校的30名老师和300名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中文期刊、各类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书籍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思路。

(2)问卷调查法

自行设计了《中学体育教学安全现状调查Ⅰ》(教师问卷)和《中学体育教学安全现状调查Ⅱ》(学生问卷)。采用亲自发放和委托发放的形式,共发放了教师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所发放的问卷经多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经过两轮的删减、增补与调整,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效度值分别达0.83和0.86。运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0.87,说明问卷具有较强可信度。

(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运用Excel2003进行归类整理,然后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湘潭市中学体育教学安全现状

2.1.1 学生方面

图1 学生性别对学校体育安全状态的影响

如图1所示,男女生在对运动服饰的选择、对天气状况的了解等最基本的安全知识的认识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课前准备和课后放松方面、对场地器材的认识和检查方面、对自己身体情况的评价以及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方面,男生均明显高于女生。一般而言,男生好动,女生则好静,男生在自然成长过程中,会比女生更多地接触与安全相关的基本知识,在活动过程上掌握一些与安全有关的基本技能。男生和女生由于青春期的不同特征,使得他(她)们在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也存在差异。

表1 学生了解安全知识状态一览表(%)

由表 1可以看出,目前学生对安全知识有所了解,有42.4%的学生了解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40%的学生了解处理损伤的方法,39.6%的学生可以判断运动损伤的原因,37.2%的学生则对场地器材的情况比较了解,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湘潭市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安全知识,但要达到完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的要求,他(她)们所掌握的安全知识还不是很理想,尤其对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等知识点的掌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表2 学生安全意识状态一览表(%)

表2表明,学生对安全的认识程度较高,63.2%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堂教学安全很重要;学生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很高;从学生对体育教学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愿望看,52.6%的学生喜欢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安全知识,49.2%的学生希望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学生对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喜爱程度关系到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自身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2]。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和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对安全技能的掌握应成为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表3 学生安全能力状态一览表(%)

表3表明,学生拥有体育安全的能力,可以处理简单常见的运动损伤。但是,情况不是很乐观,有56%和56.8%的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处理损伤的能力达不到安全状态的要求,适当提高学生的安全能力,有助于预防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图2 学生单位班级人数状况

图2表明,单位班级人数在30名以下的占3.6%, 50名学生以上的班级则占到了65.5%。有研究认为,人数为30人左右的班级既能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能很好的预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3],班级人数过多是导致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根源。从湘潭市部分中学体育课教学的班级人数看,30人以下的班级仅有3.6%,而超过50人的教学班级则占到了调查对象的65.5%

班级人数过多,导致教师很难对每位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的可控范围有限,而过多的学生又很难在教师的可控范围之内进行体育活动,这就埋下了安全隐患,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产生威胁。班级人数较多还使得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即较多人数上体育课时,势必出现场地器材短缺的现状,部分学生争抢场地器材或者不听从指挥进行其他活动,均不利于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进行。因此,为了体育教学的安全,学校应根据实践情况尽可能缩减班级上课人数[4],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教学场地和设施,以杜绝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2.1.2 教师方面

表4 教师运动技能状态一览表(%)

如表4所示,24%的教师的运动技能不太理想,总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运动技能决定其所教授学生的动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状况,正确的示范和教授可以适当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调查的27名体育教师中,有48.2%的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29.6%教师年龄40-49岁之间,而年青教师仅为22.2%。教师年龄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了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示范能力下降,也为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图3 师资力量状况

图3表明,师资力量缺乏的学校占到了 50.9%,只有34.6%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充足。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待遇问题,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给中学的拨款有限,学校为提高在职教师的待遇,唯有缩减在岗教师编制,选择外聘教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由于一些外聘教师的责任心有限,体育课堂教学采取 “放羊”式教学,增大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隐患[5],因此,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学办学教学的拨款力度,改变“富商人,穷书生”的现状,这是解决中学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强行针,也是保证中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2.1.3 其他方面

⑴安全理论知识教育的现状

学生所掌握的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知识除来自教师的讲解外,也有其他的获得途径,例如,书籍、报刊和网络等,这里以调查安全书籍为主。所谓安全书籍主要指那些帮助学生了解体育相关基本知识,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和功能,并传授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能做到有效预防和处理运动中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相关书籍[6],安全书籍包括图文资料、报刊资料、宣传资料等等,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中必不可可少的一类重要资料。

图4表明,缺乏安全类及其相关书籍的学校占到了44.1%,安全类及相关书籍比较充足仅为 10.8%,另外还有45.1%的学校安全书籍情况不明。由此可见,安全书籍在学校中非常缺乏,对体育教学的安全极为不利。

图4 安全书籍的数量现状

⑵ 场地器材的现状

图5 场地器材的损坏情况

图5表明:29%的学校场地器材的损坏情况比较严重,通过笔者的深入课堂调查发现,被调查中学中,除湘潭市一中体育场地器材比较完好外,其余5所学校的场地和器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例如,篮球、排球和足球的气压明显不足、变形,篮板、篮框损坏,田径场坑洼不平、野草丛生,单杠、双杠断裂,沙坑缺沙等等。另外,上课过程中,明显存在器材不足现象,有个别学校在篮球课教学过程上,52人的班级仅用6个篮球进行教学,其中还包括变形和气压不足的2个球。场地和器材的损坏及严重不足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安全隐患。

表5 同时上课班级的状态(%)

由于学校场地器材有限,加之每周体育课数量的增加,使得教务部门在安排体育课时不得不在同一时间段安排 2个甚至更多个的班级同时上课,这使得本来就显得不足的场地器材更为缺乏,导致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下降及安全隐患的加大。例如湘潭市第二中学,虽然具备各种场地器材,但是同一场地上上课的班级通常情况下都有3个班,说明其场地存在不足。

图6 课堂干扰情况

图6表明,有56%的课堂存在干扰情况。目前湘潭中学在课时安排、场地分配和人数安排上存在问题,导致体育教学课堂之间的相互干扰,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这些问题都是造成学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隐患,给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进行造成很大的困难。

2.2 影响湘潭市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因素

任何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它的原因。如何杜绝学校体育教学的安全隐患,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圆满完成,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梳理,研究发现,发现影响湘潭市学校体育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2.1 学生方面的因素

⑴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由于中学生还处于青春发育期,对许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深刻,加之社会、家庭和学校均缺乏对他(她)们该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无法及时预见运动损伤或造成其它安全隐患。调查表明,中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是导致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

⑵ 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身体素质较低成为影响学生体育课堂安全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所调查的样本中,有16%的教师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很不好,36%的教师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一般。另外,有76%的教师认为学生身体素质差是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6 教师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价(%)

⑶ 学生的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由于青少年略带叛逆的性格使得他们在体育课堂中希望无拘无束,而不拘泥于教师的教条及体育课堂常规的形式,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不应拘泥于准备活动、动作模仿练习、分组练习、集中考核等等形式,他们往往热身不充分,也很少能够自觉去检查器材或预习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等,对于上体育课没有做到充分的准备,加大了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学生纪律差,在活动过程中不听从指挥,擅自行动、干扰他人活动等,也容易造成他人受伤。

2.2.2 教师方面的因素

⑴ 教师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教师的安全意识薄弱,不能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是导致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给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带来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不足,对学生安全事故的预防准备不够,对场地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预知不足,对安全技能的掌握不熟。

⑵安全教育工作薄弱。调查表明,87.6%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够,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才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事后才让学生认识和学习体育安全知识,了解预防安全事故的方法,掌握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虽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对学生安全而言,亡羊补牢这一做法显然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这将严重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⑶教师本身素质和运动能力不强。体育教师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保护帮助能力能够帮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7]。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年龄偏大,48%的教师认为自己目前的运动能力一般,在课堂教学时无法进行标准的动作示范,虽然有28%的教师运动能力在较好和很好的程度上,但是情况不是完美,安全问题不能存在瑕疵。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是从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获得的,教师的示范错误和含糊不清甚至是错误的讲解都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隐患。

2.2.3 其他方面的因素

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与学校其他教学相协调相关联,但是它要求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11]。但是,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学校的体育课是在有限的场地内很多班级挤到一起上课,场地运用与课时安排相冲突,造成空间小,人员多的局面。另外,也部分学校的场地器材用龄(使用年限)过长,36%的学校器材用龄集中在6-10年,出现老化、破损现象,并且没有及时进行安全检查,使得器材的安全性、牢固性下降,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1)加强对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的预防在湘潭市中学生中具有较高的认同程度,但学生所具有的安全知识并不丰富,有56%和56.8%的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处理损伤的能力达不到安全状态的要求。

(2)中学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安全认知能力和损伤处理能力,但学校师资力量匮乏是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故事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参差不齐,说明学校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体育教学安全知识的传授并不系统。

(4)影响中学体育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安全意识差;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安全教育不到位;场地器材存在安全隐患等。

3.2 对策

3.2.1 加强体育教学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利用板报、网络、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全体师生逐渐认识到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预防、处理教学安全事故的知识与方法,同时可以考虑对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案例教育,使学生通过案例教育进一步认识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对运动潜在危险的预见能力;另外,还可以每学期定期举办“校园安全”文化节,通过海报宣传、集体演讲等方法不仅了解体育安全知识,还可以了解其他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3.2.2 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安全技能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防范体育伤害事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必要条件[8]。近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尤其表现在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等方面,身体素质的下降,势必导致学生对一些稍微有难度、比较复杂的技术完成比较吃力,若强行完成,必然加大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通过多种手段,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传授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让学生从“要我练”过渡到“我要练”,这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多举行趣味型比赛,使学生在娱乐中和比赛中加强身体锻炼;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或结束部分安排适当的素质练习(最好以比赛的形式加以进行),如速度、力量和耐力的练习;坚持课间操活动等。

3.2.3 改善场地器材损坏与不足现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场地与器材损坏是诱发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一般要在场地内借助器材完成教学任务,当场地器材受到损坏或严重不足时,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场地器材的改善与维修,对已经损坏的场地和器材要进行定期维修或更换,形成并制定场地器材使用办法,按规定正常有序的使用场地器材。

3.2.4 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端正教师工作态度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安全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只有热爱学生才有责任心[9]。学生的安全才有保证。体育教师在平时要加强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把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当中去,课前认真仔细地备课,课后认真总结,争取把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学校应通过加强对教师业务素养、安全知识的培训及安全技能的掌握,使教师具有及早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并要求教师定期的进行总结工作与交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3.2.5 丰富体育课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良好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他(她)更为健康地成长,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培养他们自觉锻炼的习惯尤为重要。丰富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基础。因此,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应做到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满足中学生体育需求、促进中学生健康发育,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

[1]张厚福,张新生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28-35.

[2]陈晓荣,朱保成.浅析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0,28(6):78-82.

[3]许召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学校体育,2009,4:7-9.

[4]雷五明.试谈学校伤害事故处理中的几个问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9:62-65.

[5]马小华,杨吉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1):12-15.

[6]何永超.体育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84.

[7]钱耀庭,孙长林,刘绍曾.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

[8]蒋荣.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对策—盐城市中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调查和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4(4):25-29.

[9]谢东,邹丹,苏祝捷.高校公共体育课安全保障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6):115-117.

猜你喜欢

器材中学班级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