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6所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2013-05-12

体育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学分专业课程

孙 静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 南京210014 )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作为连接教育制度与教育过程的“纽带”,它常常成为历次教育改革的焦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师资水平的提高和教改的成败,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以培养能创造性解决新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人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课程改革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也有助于推动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也是保证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核心。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课程纲要颁布之后,近年来在高师体育院校拓宽专业口径、新设专业方向和开辟辅修课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培养目标单一、专业口径窄、人才培养规格不高、课程设置僵化、办学特色不突出、课程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等问题[1]。笔者通过收集并分析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南师)、苏州大学(苏大)、扬州大学(扬大)、江苏师范大学(江大)、淮阴师范学院(淮师)及南京体育学院(南体)六所学校的培养方案,希望从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对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探析,为高师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见解。

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首先明确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是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改革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目标根据现实社会需要而确立。

江苏省六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一览表1

表1是各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6所高师院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上大致相似,所培养的是能胜任体育教学以及从事其他体育性质工作的人才,也基本符合课程方案所要求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创新、广适应”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苏大、扬大提出培养能够复合型人才;淮阴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 3所学校重视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南京师范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也将培养创新和实践型人才纳入培养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趋向为从“专一人才”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人才转变,培养适应基础教育的应用型人才,但仅有部分学校在培养目标中体现出学生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已经认识到人才培养规格的改变,但是依旧有一些学校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促进高校人才全面素质发展,提升人才质量,增加学生竞争力的有效表现。新时期的高师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既需要重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学分安排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是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 它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权的充分发挥。学分总量和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 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表2是对江苏省6所高校学分的统计,从中我们发现:各校的总学分要求在160-180学分之间,苏大总学分要求较低,为160学分,淮阴学分要求最高,为181学分,彼此近21学分的差别,相差较大,可以看出学校课程学分的设置随意性较大。必修课程学分设置较高的是南京师范大学,为 129,占总学分的74.5%;苏州大学必修课程学分稍低,为 127,但其占总共学分的79.3%;淮阴师范学院必修课程最低,为99.5,只占总学分的55%,可见,南京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较偏重于学生必修课程的课程,有利于学生专业化发展;淮阴师范学院在课程设置与其他5校比较我们发现:其有意降低了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增加了选修学成学分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校更加重视学生自主选修,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从6校的设置学生实践学分来看,各校学生实践教育途径为军训、教育实习、论文创作、社会实践等,淮阴师范和扬州大学的实践学分最高,为 25,多数学校的教育实践和论文创作学分为8学分和4学分,占实践总学分的50%以上,可见学校将教育实习和论文创作作为学生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由此学校课程设置中显现出教育实习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周期最长的实践课程,大都为8-12周,各校的教育实习大都安排在第7学期,实习周期为8-12周。通过对6所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实习学生进行调查:95%以上的学生反映实践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利结合,是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对于教育实习的安排,6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实行分阶段进行实习,不赞成实践课程完全安排在第7学期。

江苏省六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学分一览表2

3 、各学校课程的具体设置情况分析:

通过对6所学校课程设置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各学校的课程设置表现为:必修(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课程设置模式。这种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学生专业化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选修课程又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培养,各学校均对选修课程进行细化,并对每一个模块的选修课程都要求学生进行选修,使学生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能够有所涉猎,细化课程的设置突出该部分课程的功能, 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各学校的必修课程大都在35门至44门之间,其中淮阴师范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课程门数相对较少,为35门,苏州大学课程安排最多,达44门。体育师范生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使其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进行体育技术的传授,在专业技术必修课程设置中相比较,南京师范大学最少,仅3门,其他学校技术课程一般在6到10门。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多项体育技术技能[2]。在选修专业理论课程中南京师范大学课程门数之最多,共达 149门,其专业理论课程达 48 门,学生任选 18至20门左右进修,在任选技术也达50门之多,学生选择4到7门进修。由此可看出南京师范大学的选修课程设置相对较为细化,从课程设置的数量来看,学校选修课程安排相对比较全面,也能够为学生选择提供很大的选择方面,但是在教学实施中,如要保证各项都能顺利开课,对于学校教学实施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难度。

6所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情况一览表3(门)

3.1 学校公共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一般都包括涉及政治思想教育类、工具类、教育类和文史类课程构成,目的是造就“通识之材”,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综合化。我国高校普通教育课程主要是政治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有些高校会增加大学语文来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得到重视,各所院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除了开设传统二课一法(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实习)课程外,南京师范大学更注重教师实际能力的培养,增设了教师口语、教师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 其中学院本科体育教育课程专门设置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论,突出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范性”,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能力的提高。

六所学校基础公共课程设置一览表4

3.2 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的设置

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术科是体育专业课程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两者组合的比例及其结构的合理性对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提高人才质量有直接的影响[3]。 专业基础必修课是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专业课程,是衡量培养人才水平的依据,它授予学生最基本、最核心、最精华的知识,是实现培养目标基本的途径和手段[4]。

江苏省六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设置一览表5

在必修课程中除了公共课程的设置之外,就是专业课程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构成,专业课程是保证学生掌握基础体育教育中基本体育教育理念、方法以及教学技能的培养,从表5,我们可以看到: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统计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运动训练等是各学校专业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南师、扬大、淮阴的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相近,苏州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还增加开设了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学理论与方法等科目,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全面素质。

体育教育专业较其他教育类的培养最具特点的就是专业技能及体育技术的培养。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师需要传授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表5中,我们发现六所学校均设置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健美操七大门技能,在术科学时设置上,项目偏少,而且过于集中,尤其田径、体操和球类等传统项目占了很大的比例。但这种术科课程设置方法已明显滞后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是田径项目,高中新课程中只有一个学分,占高中总学分的十一分之一,体操项目则在许多省市的课程中消失了,因此这种现象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若不得到及时调整,将来培养出的中小学体育老师将无法及时适应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因此,高校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应根据中小学校体育课程项目的发展及时调整,并适当的增加拓展性的运动项目。

3.3 选修课程设置

根据《课程方案》的指导精神,各院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开设了不同形式的选修课程, 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高校选修课的设置是对专业必修课培养的补充,6所学校的选修课程设置均采用模块化设置形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学校更加重视边缘学科知识的传授,由此带来了各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学科课程分科不但越来越细而且越来越多,各学校将选修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在专业限选课程中 6 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培养多采用主、兼项兼修或主要项目技术提高形式,其中南京师范学院、扬州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均设置主、副专项技术项目的课程,专业限选技能课程培养周期长,多达 2-4学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项技能水平,长周期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在选修课程科目设置上种类繁多,包括教育类、管理类、体育健康保健等;课程设置的门数也很多,6所学校的选修课程均达到30门以上,南京师范大学技术选修课程就多至51门,在选修课程中增添了更多新兴的体育项目课程,如网球、攀岩、拓展类的体育项目,从一定程度弥补了必修技术课程设置的狭窄,有利于学生多项技能的发展。学校希望设置尽可能多的选修课来拓宽学生的选课范围,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课程设置来看,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的相同,目前在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课程中我们发现各校课程没有突显出各学校地域性的特色,即地域性项目课程的设置,容易出现各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结果,此外近年在体育的发展中,幼儿体育和老人体育蓬勃发展的势头也逐渐凸显出来,但在各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均没有出现此类课程。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1)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均重点突出培养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中小学体育师资和具备从事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工作的人才,人才培养趋向为从“一专人才”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转变;2)学校的必修课程相对较为近似,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各学校均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知识和技能的培养;3)学校均设置选修课程来弥补必修课程知识的不全面,课程设置门数相对较多,能够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知识的学习。

目前各学校的培养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4.1 培养目标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基础教育机构体育教师的“母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对知识和技能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表明:教师不再是信息施予者和课程执行者,而日益成为教学活动的计划者、研究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与此同时,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除了传统所指的教学基本功,如语言表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班级管理等能力外,还应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加强以下能力的训练,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选择与整合、新型学习方式的展开与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开展、反思教育教学以及行动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基于此,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同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4.2 学校课程设置中缺乏地域性课程。地方特色体育项目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增加学生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地方特色项目的发展。

4.3 学校实践课程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且教育实习较为集中,不利于平时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建议学校能够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并在第3、4学期增添教育见习、实习的实践课程。

4.4 大多数学校选修课程安排相对较多,建议把相邻的、同类的、能合并的课程简化、整合,没有交叉、重复而且又能充分反映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课程是课程选取的标准。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选修完自己喜欢的或适合于自己发展社会又需要的课程,也能为多学科的选择提供条件。在内容安排上,要增设新的课程,既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应用性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动态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选修课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在社会上的生存适应能力。

历史事实已证明,任何一次学校课程改革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场彻底的改革,改革必须在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当然,体育教育也不能例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纲要》的实施已有近9个年头,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设置应面向基础教育需求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改进,从而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1]邢其年.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 ,20(1):85-87.

[2]黄汉升,季克异.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1-57.

[3]郎健. 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 ,25(2):67 - 69.

[4]季克异,黄汉升,陈俊钦,等. 跨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研[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12):2-4.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学分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学分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