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杂记
2013-05-09霍江莲
霍江莲
与其被动挨打,倒不如主动出击,详细了解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也能做到心中有数,面临突发问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也可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应朋友相托,在这里开了一个专栏,给广大茶人解读茶叶检测方面的诸多疑问。专栏已开了几个月了,发现有很多读者都想知道,茶叶质检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茶叶质监站每天都在干什么。
这个问题一句两句还真说不清楚,因为我们永远站在茶产业的幕后,是茶产业中默默无闻却又十分重要的一环。我们是茶叶消费者的守护神,茶品质的监督者,茶产业行业规则的捍卫者。至于我们的具体工作,其实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抽样、检测、数据填报,仅此而已。但因为委托人不同,如此枯燥且千篇一律的工作竟也让人做得妙趣横生起来。
每年的工商抽检任务是雷打不动。今年春来得早,3·15刚过,我们便开始了工商抽检工作。所谓工商抽检是指工商局委托我们抽样、检测之后将数据反馈给他们。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抽样的茶叶样品都是以市场价直接购买的。由于委托方是工商局,所以我们只对工商局报告结果,如果商户的抽样结果不达标,工商局则会依据我们的数据对商户进行相应处理。
所以,为了确保我们的检测报告万无一失,从头到尾,我们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致力于做到臻于完美,可以说是夹着十二分的小心。被抽检样的名称、营业执照号、食品流通许可证号、样品售价、进货量、库存量、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地址等等均会被详细地记录。了解这些信息是为了溯源,便于查找不合格商品的源头。如果是散茶,就需要商户有完善的进货制度来保证溯源准确。
抽样的时候很忙,几乎很少有时间喝水,虽然很多商户很热情地泡茶请我们喝,可我们连抬头的工夫都没有。有的时候忙中出乱,经常样品封好,钱却忘了付,而被抽检的商户往往也不好意思提醒。往往人都已经走出好远了,中途想起又赶紧跑回来付钱—钱是必须要付的,这是规定。
抽样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林林总总,很多人面对抽检反应不一,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积极配合型
已经适应了抽检,对流程完全熟悉,当然这也是老商户了。也因为他自己对产品质量心中有数,所以完全淡定,以不变应万变,随你怎么抽,泰然处之。让我印象很深的是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一位老板娘,进货多少,库存多少,从谁家进的,完全不用看台账,对于各类问题对答如流,直接提升了我们的抽检速度,十几个样品很快抽完,配合相当默契。后来发现有好几家茶叶店都是老板娘当家,反应机敏,头脑灵活,万事井井有条,很麻利,与不喜言谈、踏实肯干的老公形成明显反差。在茶叶行业往往把女孩比喻成洁白的“茶花”,把男孩比喻成“茶渣”,茶花漂亮夺目,而茶渣虽默默无闻却是营养丰富,反差极大却也相得益彰,由此看来这个比喻倒也不无道理。
第二类:不知所措型
这类人面对抽检显得很紧张,面对我们一行的四五个甚至更多的陌生人(其中还有穿着制服的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往往手足无措,一般情况下我们为了抓紧时间,不说废话,一口气点好几种样品,让他称量,然后打好包,算钱。这个过程中还要回答我们若干问题,紧张心情很容易理解,所以也很容易出错。
往往我们问:“这个多少钱一斤?”
他会回答:“一斤!”
继续问:“多少钱一斤?”
继续回答:“是一斤!”
真是叫人啼笑皆非,看来综合征不只出在学生身上。
第三类:负隅顽抗型
“负隅顽抗”这个词语在这里也许并不适合,不过想到一些商户当时的样子,这个词语一下子就蹦了出来。抵触抽检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嫌麻烦,买个茶叶还要问东问西;有的可能是怕有不合格的,又要被罚款了;还有的纯粹就是恐惧心理,由恐惧产生了抵触。开始的时候正常买卖都很配合,可是一到封样单、抽样单要签名就开始犹豫不决,疑神疑鬼。曾经有个大姐,原来很积极配合,也说明了抽样。但是让她签字时便百般不情愿,各种理由搬了出来:“我不是老板”、“我不识字”,甚至最后搬出来说 “我签完字万一不合格,你们不会抓我吧”,让人哭笑不得。最终签完字,又来了新的花样,说“我不收钱行吗?那你们还罚我们吗”,很是让人无奈。
其实,茶叶质量检测也是为茶叶销售者排除隐患。现在我国茶叶行业仍然属于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行业,入行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也千差万别。马连道销售茶叶的大多为散户经营,所以并不重视流通渠道管理,进货记录往往就在一个本子上寥寥几笔而已。由于进货台账做得不细,进货渠道散乱,即便是经营者拿着检验报告也很难找到原厂家索赔。
很多商户对国家相关的监管制度并不了解,一味地恐惧或者逃避必然不能解决问题,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与其被动挨打,倒不如主动出击,详细了解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也能做到心中有数,面临突发问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也可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