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把茶叶卖给谁?
2013-05-09孙峥
孙峥
闲聊中听到几个话题,拿来与大家分享。
话题一:和一位茶友聊天。他说各地政府该做的不是开荒种茶给予补助,而是该每毁掉一亩茶园补助几百元。
这话乍听起来不可思议,仔细想想却也有一番道理。的确,国内新茶园正以每年上万亩的速度扩张,而实际的需求远赶不上这样的增长。没准再过几年,我们也要像美国当年向海里倾倒牛奶一样,在丰收之后考虑如何销毁茶叶,否则,茶价大跌,茶产业崩盘,后果不堪设想。
话题二:星巴克公司以约6.2亿美元价格收购散茶零售商Teavana,至此星巴克将在全球茶饮料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另有谣传说,在星巴克完成对Teavana的收购后,将在中国开设200家茶叶店。
国外对茶的理解与国内不同,新理念的介入将会促使茶产业重新洗牌。若果真如此,这将会给国内的茶产业带来空前的冲击,或许会彻底颠覆整个茶产业链。
话题三:一个朋友准备出一本面向大学生消费群的杂志,为此他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每月可支配零用钱的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平均水平为2000元到3000元,而且在一些大城市,这个数字会更高,某些院校的平均值甚至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
以上情况虽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这些学生家长的事业正如日中天,不愿让自己的儿女吃苦受累,竭尽所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也属正常。我的这位朋友凭借这份调查报告揽到了不少广告业务,其中不乏高端奢侈品牌。
这三个话题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却暗藏了国内茶产业的严重问题——我们现在该把茶叶卖给谁?
一方面,国内的茶叶消费市场几近饱和,而另一方面,中国人均茶叶消费每年不足一公斤。中国十几亿人口,若每人每年多泡一杯茶,那产业也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增长。可谁又在撬动这一杯茶的巨大市场,是我们的茶商么?
实情令人担忧。更多茶商关注的还是对面新开的店铺是否抢了自己的生意;有几个老主顾似乎已经好久没来了;竞争日趋激烈,价格一降再降。我们似乎习惯了反复划分眼前的蛋糕,却很少想着再开辟一片新天地。
终于,星巴克要来了。对它来说,中国的茶叶市场是一片蓝海,因为它知道,中国有很多年轻人很少喝茶,而且这个群体的数量相当可观。星巴克凭借它时尚、前卫的品牌形象很轻松就能从中国茶企无暇顾及的潜在客户手中赚到钱,而且这些年轻人对价格因素考虑甚少。
慨叹,何年何月中国的茶企才能更多地关注敢于消费、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