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创新
——俄罗斯绘画史给设计专业的启示

2013-05-04张舒言

关键词:工艺

张舒言

曹余露

传统与创新
——俄罗斯绘画史给设计专业的启示

张舒言

图1、《弗拉基米尔圣母》

图2、《安坐的恶魔》

中国的设计专业,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正朝着日新月异的势态蓬勃发展。伴着社会需求,艺术类高校也普遍从本来单一的“油版雕”专业为主,慢慢延伸出各类相关的设计专业,并且专业分类越来越细化。新的设计方向以及伴随而生的各种适时的设计理念,越来越成为设计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设计学科的发展,是随大众审美需求和社会工业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对应这一课题,了解艺术发展史往往能带来很多帮助。俄罗斯的绘画发展史中的架上绘画与带有设计理念的绘画发展,给设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不少启示。

传统 创新 俄罗斯绘画史 设计 启示

俄罗斯由于地域因素,战事频繁、政体多变,诸如从拿破仑时代俄法战争到一战、二战;从十月革命到前苏联解体等。在十月革命,或者更长的时间里,随着不同的政体变化,产生了各种艺术氛围,并形成了不同的绘画形式感。也正在那时,绘画从纯粹的追求画面的真实性与美感,发展到了融入文学性、思想性、实用性,最后得以开辟出新的、带有设计理念的绘画形式,这也是设计本身的发展可资借鉴的资源。

一、俄罗斯传统绘画风格的演变

(一)拜占庭的细密风

基辅罗斯公国时代,随着拜占庭东正教传入,俄罗斯拜占庭式的艺术开始兴盛。有别于天主教和新教的情形,拜占庭绘画流行繁密的镶嵌式的风格,多数作品以均匀的彩石镶嵌而成;而在木板基底镶嵌画中,则以油彩、金箔或其它金属材料结合而成。这类绘画的画面,也会有局部繁琐的图案肌理。此类形式成了未来俄罗斯绘画和设计的“形式创新”的源泉。如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克里姆林宫圣母教堂的圣像壁画创作和弗拉基米尔母教堂的圣像壁画创作,均体现出此类形式元素。(图1)

(二)近代俄罗斯民族绘画的起步

俄罗斯的“欧化”是从18世纪开始的,那时的俄罗斯同西欧的紧密关联,使俄国绘画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熏陶下迅速发展。这首先表现在宫廷绘画大行其道。到19世纪,俄罗斯绘画的个性才真正彰显。当时的代表人物有布留洛夫、克拉姆斯科伊等。克拉姆斯柯依说:“我们曾多次请求学院批准我们各自按自己的意愿创作画面,但是,委员会没有给予任何满足的意愿,因此,我们希望把自己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予我们自由美术家文凭。”他的话体现出当时巡回画派的“创新”思路。俄罗斯巡回画派主张真实描绘俄罗斯的历史、社会现实以及自然风光,凸显艺术的人民性和民族性,力求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创作方法,把绘画从贵族沙龙中解放出来。当时具有批判性质的现实主义绘画取代了为贵族皇室服务的学院派绘画,成为俄罗斯绘画的主流。

19世纪末,还出现过如弗鲁贝尔这样的“另类画家”。他不满足于巡回画派,而是在巡回画派的基础上,掺入了文学元素,形成了俄罗斯的象征派绘画。他的代表作《安坐的恶魔》便是莱蒙托夫的散文诗《天魔》的插图。(图2)谢洛夫就曾十分赞赏他的艺术突破,认为他是俄罗斯民族新绘画的开拓者。

(三)俄罗斯传统绘画的黄金期

经过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的“学院派”,伴随着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俄罗斯传统绘画的黄金期到来了。批判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等各种新流派纷纷出现。无可否认,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是主流的艺术力量。以列宾为代表,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可与当时法国印象派绘画相媲美。(图3)批判现实主义以其题材、体裁的独创性,结合其特有的严谨而又不失豪放的绘画风格,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俄罗斯这一时期的绘画创作力量非常强大,代表画家如苏里科夫、瓦斯涅佐夫、谢洛夫等。同时期带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风景绘画完全可以和法国印象派风景一较高下。代表性的风景画家有列维坦、希什金、萨夫拉索夫等。

到前苏联的斯大林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艺术界受到斯大林铁腕政治力量的整肃,俄罗斯绘画的题材、技法和风格变得高度统一,其特点是艺术语言讲究面面俱到,强调感官冲击力。纯粹从绘画的角度去看,当时的作品也堪称经典。但无可否认,在这个特定年代,绘画被蒙上了厚厚的政治外衣。

二、俄罗斯绘画史中的“现代派”

(一)康定斯基:多变与反复

图3、《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代表俄罗斯前卫艺术的俄罗斯构成主义、现代抽象主义的开创人康定斯基,他的“创新史”堪称反反复复。康定斯基从俄罗斯到德国学习,出自探索的热情成立了“青骑士派”。在此期间他强调绘画和音乐之间的关联,用源自音乐的命题意象,创作了“构图”、“即兴”、“抒情”等一系列绘画作品。(图4)1914年,一战爆发,康定斯基重返俄罗斯,此后他走向了在画面里表现规则形状、直线或几何曲线的构成主义。后因俄罗斯文艺界对抽象主义的围剿,康定斯基出走到德国包豪斯,成为包豪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不仅是现代抽象绘画的创造者、带去俄罗斯抽象艺术革命第一手知识的学者,还是一位能够系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观念的教师。1926年,他的构图课程教材《点、线到面》一书出版。在这本书中,康定斯基给艺术作品的形式要素的关系下了比较绝对的定义。1933年,他旅居法国,最后终老巴黎。康定斯基一生漂泊不定,他的创作形式在挫折中反反复复地改变着,体现出他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

图4、康定斯基《构成十号》

图5、马列维奇《黑色方块》

图6、夏加尔《飞跃村庄》

图7、俄罗斯传统针织花纹

(二)马列维奇:特立独行

至上主义的开创者马列维奇在接受西方前卫艺术的同时,开创着俄罗斯的前卫艺术。这位现代艺术巨匠的“创新”无疑是世界级的。马列维奇从接受严谨的西方美学教育开始,之后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了至上主义。所谓的至上主义,当时仅有马列维奇一人,并未形成一个有影响的群体。1933年,他在彼得堡郁郁而终;所幸的是,他的棺椁上包裹着他的作品《黑色方块》。(图5)

(三)夏加尔:多元与包容

在整个20世纪,俄罗斯民族中“创新”最突出的画家,要数出生在白俄罗斯的犹太人马克·夏加尔,他的作品有不羁的构图、夸张的比例、斑斓的色彩……其视觉语言十分自由。他一生旅居德国、法国、美国,最终入籍于法国,而他用漫长的一生,开创了俄罗斯现代自由绘画。以他从儿时就熟识的犹太故事和俄罗斯民间故事作为题材,夏加尔的创作所依靠的,是一种内在的诗意力量,而非绘画的技法规则。他把意象与象征结合到一起,运用鲜艳的色彩,每每把民间传说融入到作品中去,并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素材,从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创作方式或风格。油画、水彩、铜版、石版、招贴、玻璃镶嵌、公共建筑上的马赛克……无一不是他创作的媒介。他更是一位追求天真纯朴的画家,在风格上突破了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最终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带有独特诗意的“综合”风格。(图6)

俄罗斯的绘画史中,传统和创新两个部分其实是捆绑在一起的。借助对这两部分的分别阐释,我们能更清楚地理解绘画元素在实用性设计中的渗透。

三、俄罗斯的绘画史对设计的启示

(一)拜占庭细密风对设计图形的启示

俄罗斯民族特色的图形从拜占庭细密风格的宗教绘画形式开始,逐渐渗透到实用的设计之中。从俄罗斯传统服饰花样到CD唱片封面等等,其视觉形式往往都是由简单的方、圆、三角等基本形通过均匀或自由的连续分布连缀或堆砌而成。看到这样的图形就会想到俄罗斯,这就好比看到云纹、瓦当纹,就会想到中国一样。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图形,无论是其“形”还是“色”,一旦渗透到设计产品中,对本民族的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异地市场,也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图7)

(二)文学作品的人文化绘画对设计内涵的启示

在设计当中,文案或者说方案越来越被重视。从最初设计单一的绘图,到广告、品牌调研策划,再到融入企业形象的整体设计,这些足以说明问题。而俄罗斯绘画的人文化过程告诉我们,对于单一的设计产品,故事性或设计题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加入了文化的内涵,画面内容能鲜活很多,并让欣赏者的联想空间成倍增大。设计不再是简单的画面图形处理,而是一种综合了理念和人文内容的创造活动。从彰显产品的文化内涵到融入整个企业的文化,设计需要与文学、哲学、历史等各个学科相结合。例如:饮食产品、餐饮环境都与饮食的文化相关联,近期有很多酒类广告更是植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渊源等人文元素。这种借鉴是值得设计者关注的。

(三)体现社会价值形式的绘画对设计的时代性启示

俄罗斯绘画具有特殊的、强烈的时代变更性。绘画脱离了社会,便会丧失内在价值;而对于设计,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就更显必要。俄罗斯民族在一战和二战中,在大生产时期,有数之不尽的体现社会价值的绘画作品产生,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设计更是如此。设计是有本体服务对象的,而设计者却常常以自己为本,并不把设计及时融入到社会需求中去。设计专业的时代性需要设计者去探索和体会。例如:设计主题从“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化到“以绿色为重”,我们可以从外部环境变化中提前预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设计专业更需要作者具有特殊的社会敏感性。适时体现社会价值或推动社会发展的设计,显然会更有生命力。

图8-1、专辑《血型》封面

图8-2、专辑《最后一位英雄》封面

图9、夏加尔《四季》

图10、《四季》局部

图11、《四季》局部

(四)反反复复的创新历程对设计的启示

设计专业的社会服务与学术研究是相互带动的,设计并不是纯粹被动服务的专业,设计专业的特色往往蕴含着学术的前沿性。康定斯基的创作历程正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的设计创新在他的时代里一直未正式服务于社会产品,而他本人更多是在院校推动设计审美取向和理念发展的。在这种思潮的带动下,先锋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实用设计和设计教学典范。在学术研究中,设计允许失败和否定,反反复复是创新历程的必经之路。若要引领设计潮流,坚持对设计审美创新的高要求便是先决条件之一。

(五)特立独行的绘画对设计的启示

设计的特性之一,就是强调“与众不同”。马列维奇在世的时代,他的抽象绘画可谓与社会格格不入。20世纪二十年代末,苏联美术界甚至封杀了抽象绘画。而在他去世后,他的抽象油画风格被移植到了招贴海报、音乐封面、产品包装等各种设计载体上。从现在的设计眼光来看,设计专业必须要存留“自我”。从单个设计师到设计公司、设计团体乃至设计类院校,都需要有自身的设计优势和特点。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这种特点和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一样,更多的源于对现有思维的批判。(图8)

(六)多元包容的绘画风格对设计的启示

有包容性的设计才是有深度的设计,换成俗语来说,就是“雅俗共赏”。西方的古典绘画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转折,就主张带着集各类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概念去创作。而夏加尔则是把后印象主义所展露出的各种现代绘画风格提炼出来,融入到自己的诗意创作中去。和毕加索不同,夏加尔没有分段的风格,而是把各类风格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方式或许更适用于设计专业。设计面对不同的欣赏与使用群体,在某些时候体现出其特殊性,而在另一些时候体现出普适性。设计的普适性正是缘于它的包容性。要做到多元和包容,其实是不容易的。就像夏加尔,他的单幅作品,其技法和内在精神都有极高的统一性,这样才能做到风格上的包容。因此一个设计师需要尽可能地拓宽他的知识面。

四、结语

[1](美)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奚静之.俄罗斯苏联美术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百度百科“巡回展览画派”.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nNK2vu_vjGNQeg0MS-xG6m96GDhfHyRJDzvpLPUlgY9-oHD26eAiaxsIgucmX7G)[4]百度百科“马列维奇”.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sHV1mIpU39T5oVIPHAtI3mdFy_R4VoI5uOCrD6s1oXFltp40kqrw4JrCtiOUnRN

[5]百度百科“马克·夏加尔”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DZK4Z3mGG6yjToqJG3yL9oQKu-19VXSCJruRl9LBHjJherLFlbkTewjWfBGAw7p(张舒言,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俄罗斯绘画史有其个性,也体现出世界绘画史的一些共性因素。它带给设计专业的启示是丰厚的。设计的审美方向和创作技能的一些重要部分,正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或是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设计师,适时地回顾绘画史,追溯根源,便能获得不少经验与启示。(图9、10、11)

“工”与“艺”的结合——金属锻造工艺简论

曹余露

摘 要:本文通过对锻造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明晰其由古至今的发展状态,阐述其工艺技巧及特点,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手工艺的优秀传统,通过分析锻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在当代金属工艺中的运用,对锻造这种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人文价值与发展前景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关键词:工艺 锻造工艺 锤揲 手工艺术

金属工艺大致可以分为锻造、錾刻、铸造这三大领域。锻造是锤打金属,錾刻是用錾刀在金属上雕刻图案,铸造是将溶化的金属注入铸模中。而往往三种工艺会在同一件作品中出现,相互渗透,赏心悦目,或是在其工艺领域中走向极致,回归本源,古朴天然。

一、金属锻造工艺的基本特点

金属锻造的称谓由古至今不断变化,最早称之为“锤揲”,历经演变为“冶钑”、“钑”、“钑作”、“钑镂”等,传统民间也有“敲皮法”、“收抛活”的说法,据传此工艺自唐金银器与佛像造像工艺传至日本后改称为“锤起”而在日本沿用至今,而如今则统称为金属锻造工艺。它的传承与由来是缘于传统的金属錾刻工艺特点延续演变的一门金属工艺类型,主要是利用金属材料经过加热等手段增强其材质空间延展性的特点,根据早期金、银材料制作加工工艺的经验与工艺不断延续,又根据现代金属工艺与材料的不断演变,逐渐发展成形。

金属锻造工艺作为区别于金属錾刻、铸造的金属工艺类型,是一种以成品金属板材为创作基础的金属工艺类型,其特点是根据金属板材的材料特性进行加工处理,创作与塑造各种造型,再经过不断的调整完善,完成多种金属锻造器物,包括浮雕、圆雕等金属工艺作品与生活器具。而伴随着传统手工艺的不断复兴、大众审美需求与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金属锻造工艺也被更多的大众所认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追捧,成为各类人士彰显个性品味与家居时尚的陈设新宠。

图1、铁锤

图2、錾子

图3、松香板

图9、德阳县孝泉镇窖藏折肩银执壶

图10、唐代金银狮纹碗

图11、唐代鎏金双鱼纹银盘

图4、铁马

图5、郑州最大尊锻铜雕塑《礼仪之门》

图6、蔡志松《故国·颂6#》

图7、马家窑文化的铜刀

图12、邹宁馨《月色》

图13、白族锻铜生活器具

图14、族银饰店

金属锻造工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技艺在金属工艺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装饰性、工艺性强,尤其是工细繁琐的制作过程,都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个性。金属锻造工艺作品的完成和制作离不开工具和材料,这是物质文明产物的典型特征。而工艺品,则是按一定的工艺,构成一定的图纹、造型,体现一定的个人意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产物。根据作品的焊接与否,概括起来基本可分为两大类,无缝焊接和有缝焊接。其中无缝焊接就是整个作品的器身都是锤揲而成。锤揲技艺不仅仅用于刻画单纯的纹样,浅浮雕、高浮雕、减地浮雕,乃至器物型体的成型都与锤揲技艺的运用有关。并且在与其他金属工艺的结合中不断造就更多的艺术精品。一件材质美、造型雅、实用性强、工艺精湛的金属锻造工艺作品,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隽永的鉴赏生命力,不仅是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艺术家们超凡脱俗的创作才能。每一件金属锻造工艺作品的制作离不开特定制作材料的选用,离不开锤击、退火、刻、作色等加工手段,更离不开艺人们艺术生涯中的好伙伴——锤揲工具。(图1、2)

金属锻造工艺中用到的工具有数不清的种类,既有传统手工艺人流传下来的,也有是从国外进口的。有大小木锤,不一大小、重量不同的铁榔头、铁橙、铁杆,铁杆上做成形状各异的铁头,铁头表面光亮,用于敲打出纹理。有些工具已有几百年历史还在使用。(图3、4)每件精美的作品都离不开锤揲工艺的造诣。无论是在器身通体满饰纹样,或是制作浮雕,或是烧制珐琅,都离不开锤揲工具。铁锤和铁码是首要工具,当然还需要其它相应的锤打辅助工具,这就是行话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图5、6)

二、金属锻造工艺的渊源

金属锻造工艺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辗转演变。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出现了天然红铜锤击而成的装饰品与小用品。而在我国境内,冷锻工艺可追溯至约四千年前。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铜器物,上面就带有明显的锤击痕迹。商中期以来又出现了陨铁武器,以热锻工艺制作。春秋后期则出现了利用反复加热锻造以挤出氧化物的成型块炼熟铁。(图7、8)至唐代,我国金属锻造工艺受益于当时的多元文化,尤其吸收了西域的工艺要素,在自身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从而达到了顶峰。唐朝出现了许多高超的金银铜锻造技术,其中在唐十四法中就记载了很多至今叹为观止的技艺,这些技术传承至今有些已被淘汰或者被现代的新兴技术所取代,但更多的已经失传。在这些出乎想象的手工工艺中,锤揲技法一直不断发展,传承至今,没有被现代机械制作方法取代。但现在的锤揲锻打技艺已不适合大规模的制作,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锤揲技法已无法满足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需要,只能是满足某些少数民族制作特殊金属用品(尤其是宗教用品)的需求,其技法也主要由青藏、云南、贵州、湖南、云南等地的苗、藏、壮、白等少数民族所传承。随着锻造材料的拓宽,锤揲技法也在发展,尤其是近年不断出现的手工热使得这种技艺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锤揲技法的继承者将其运用到了锻造铝以及不锈钢制品上,使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了生命力。(图9-11)

图16、民国时期的银锁

图17、吕中泉《轮回》

图18、洪宝国《圆·切面》

锤揲技法之所以依旧得以延续生存,苗族、藏族、维吾尔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的生活习性以及自身的民族文化使锤揲技艺得以生存发展。这些少数民族对于民俗传统的传承在用现代机械制作难以全部满足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传统的锻造工艺,这也使得在锤揲技艺有了生存的土壤以及发展的空间。因此,金属锤揲工艺的传承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并不断向着多元的方向演变。(图12-15)

三、金属锻造工艺的发展概况

现如今,由传统手工艺术延伸演变而来的新手工艺术正在不断地迅猛发展,比如现代纤维艺术、现代木艺、现代陶艺和现代金属工艺等。而金属锻造工艺作为自古传承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一门传统手工工艺,是古代金银铜器制作中的主要工艺,也是颇能彰显当代社会人文精神回归的一门手工艺术。(图16、17)

英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家、艺术史学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实验性”。这种实验性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体现在材料和技法的自由运用。对于当代金属工艺来说,其最主要的拓展就表现为新的工艺形式和新材料的合理运用。现代的金属工艺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金属锻造的技法,更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艺术家从古代的金属制作工艺中寻求灵感,努力复原传承并开发出更加多样的金属工艺类型。通过这种汲取传统精华,发展新工艺的手法,现代金属工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逐渐与传统工艺相交融。通过运用传统的手法外加新的制作材料和制作理念,当代金属工艺具有了独特的贯穿古今的艺术魅力,凸显出更具特点的金属艺术之美。(图18、19)

当代金属工艺种类十分繁多,根据不同作品的具体要求,加工工艺往往采用多种形式。而在当下的金属工艺领域中,金属锻造、金属焊接、镶嵌以及金属铸造是较为常见的当代金属工艺。传统的锤揲工艺主要体现在当代的锻铜及不锈钢锻造上,这种传统的锻造工艺从古代的锻造金银制品发展到现代对钛合金、铝、不锈钢以及其他新材料的锻造上,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加以创新,通过不同的创作理念以圆雕和浮雕的形式进行表达,为现代多样化的装饰界面与陈设空间提供更多的装饰选择,也为人文要素的延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图20、21)

四、金属锻造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金属锻造工艺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现代材料特性以及运用更多的造型和表现手法,突破传统的形式和概念,拓宽金属锻造工艺的生存空间,利用更加率性和自由的表达形式,更好地通过金属锻造作品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思考。手工艺术品的存在和发展依靠其本身所体现的人文特性,而这些人文特性即所谓的当代金属锻造工艺作品的内涵是从我国传统的金属锤揲工艺中汲取的,是来自金属锻造工艺历史的养分。因此,对传统的继承是当代金属锻造工艺发展的基础。在当下,要想对传统的手工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不对传统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是不可能的。传承传统的手工工艺结合当代艺术的探索是保障金属锻造工艺健康发展的根本。(图22、23)

图22、民国银锁

图23、汪大江《锤揲》

图19、唐绪祥《胸针》

图20、满芊何《雨之记忆》

图21、黄晓望《互动·容器》

图24、曹余露《繁》

图25、吴画杰《朝圣——黑洞》

图26、魏小明《水仙》

图27、唐梦骥、赵新月《重生》

在现代化制造技术已经普遍的今天,手工锻造工艺依然得以生存发展,因为它包含着独特的技术与艺术价值。手工锻造技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锤揲工艺与錾刻工艺的精湛制作技艺,蕴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手工锻造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工艺特点,给了它巨大的生命力。对手工锻造技艺的传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继承上,还包含了这些技艺中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审美追求、人文情趣、历史沉淀等综合艺术价值。(图24、25)

现代化的工业制造生产是讲求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的生产体系,不断地简化着生产过程,只追求最终的生产目标。在这种制造体系下,设计师与艺术家缺乏参与感和成就感,无法体验到制作带来的快乐。而手工锻造则弥补了这一点,其传统的手工制作模式,让参与其中的人会感受到制作所带来的快乐及成就感。手工制作与机械制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变化性”,手工劳动必然存在着偶然性,是充满变化的一种制作过程,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地方,而这种不可预知是人们完成手工制品后获得快乐的重要来源。同时,不同于工业制造生产的复制性,手工制作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独立的存在,其不可复制的技术特性与艺术魅力不断地吸引着人们从事、学习并参与到这项工艺制作中来,提供给人们更多的满足感、自信感、劳动喜悦感、审美情趣,以及愉快的互动体验。(图26,27)

现如今,有大量的数字信息不断以现实形式或虚拟形式充斥在生活中。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日趋麻木与空虚,越来越缺乏体验感与真实感,而手工艺术则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通过手工制作,我们可以获得精神的慰藉,体验制作带来的真实感与满足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对于手工艺术品的追求主要是一种人文追求,追求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因此,手工艺术品从最早的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发展到今天的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通过手工活动,被现代技术所蔽障的人性有可能彻底释放,因为它能让人们体验真实的生活,有助于造就正确人生观。手工劳动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绝佳手段,是个人审美实践和审美体验的一种完美展现,它不仅满足了自我,也愉悦了别人,达到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完美互通,是工与艺的完美结合。

(曹余露,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工艺
锆-钛焊接工艺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金属钛的制备工艺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工艺的概述及鉴定要点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螺甲螨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压力缸的摆辗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