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体教学内容确定的介入性原则
2013-04-29李新
李新
实用文体并不是我们一般所想象的应用性文体,它和公民生活有关,凡是公民在现实生活中所能应用到的文体都叫实用文体,比如说撰写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把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展辩论,发表演讲,再比如写读书报告,写书序,作图书推介,撰写论文,写调查报告,写计划,写总结,写课题报告,作学术报告,做海报,写信,写文艺演出的串联词等,这些在生活中能够常用的文体,都叫实用文体。从表达方式上来说,是以记叙描写为主的记叙性文体、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性文体和以说明为主的说明性文体等。
因为实用性文体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确立其教学内容时就有必要使用一些教学凭借,实行干预式教学介入,本文试图就实用文体教学内容确定的介入性原则作些探讨。
一、公民意识的介入
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手段都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实用文体的教学,它只不过是教育大环节中的其中一个手段,一个媒介,凭借此,我们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意义上的公民。什么是合格意义上的公民?我个人觉得首先具有公众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次是辨明社会角色,它具有鲜明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再次就是社会实践的功能。比如我们学习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这是在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时作者所发表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贡献是什么?是引发了一场科学的革命。我们从居里夫人身上看到了什么?那就是为了事业执著的追求精神、坚韧不拔的刻苦精神、不计名利的淡泊情怀和直达智慧高地的人格美丽,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应该具备的道德自律和角色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这一篇议论性文章的时候,就应该有这样的公民意识的介入。再比如我们在教学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更应该这样。这是马克思在十七岁时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所写的一篇论文,那个时候马克思就把个人职业的选择和为着全人类的幸福这一目标完美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考虑,这是多么伟大的公民情怀!我们高中生也正好处在十七八岁的年龄,也同样面临着职业的选择,是否能具有马克思这样博大的公民情怀呢?这同样需要公民意识的介入。
上面说到合格的公民意识,除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这些社会角色之外,还有必要的社会实践功能。所谓社会实践功能,对于实用文体教学来说,也就是教会学生从事公文写作。我们现在的教学,由于高考指挥棒引导的偏差,导致学生在考场上能够写出洋洋洒洒空泛的议论文、云山雾罩泛情的散文,唯独写不好一篇小小的公文,以致本科生、研究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我们所谓功利化的教学,恰恰连这点最基本的功利目的都没有达到。试问现在的高中生,有几人能把一封书信写好?所以我在教学贾平凹《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的时候,我倒不重点关注大作家在这封信中如何教导小妹去读书,读好书,怎样读书,这些道理很简单,即使不是大作家,就是我们普通的语文老师,也能把这番道理讲清楚,我关注的是学生如何能把一封书信写好。所以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模仿这篇课文,以小妹的口气给哥哥写一封回信。结果开始的时候,没有一个学生会运用书信的格式,经过我修改指点之后,大部分学生是能写出一封像样的书信了。我想这比训练一百篇所谓应试类议论文都有效,将来学生走向社会用的比较多的是书信,将来能写出像样的书信,他们能不感谢中学时期的这堂课吗?
二、文体意识的介入
我们在教学时,为了教学的方便,往往会使文体简化,不管什么文体,都把它简化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手段,且不说这种“三分”法极不科学,记叙、议论、说明,只能是三种表达方式,从来不是什么文体;即便是一种文体,也不是仅仅使用一种表达方式。文体是一种复杂概念。有一门专门的学问叫“文章学”,这门学问就是专门研究除文学作品以外的各类文体的规律与特征的。在古代出现专门写人物的“传”和专门写风物的“记”,这是专门的文体,不能等同于我们现在说的写人的记叙文和写景的记叙文,同样的,像“说”“铭”“诔”“论”“疏”“表”“序”“赋”“训”等,都不能简单等同于我们现在的某一种文体。每一种文体有每一种文体的特征。我们教学时必须从具体的文体出发,而不是统而概之。当然,古代的文体离我们现在比较远,像“疏”“表”等奏章类的文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一般用不上,只起借鉴作用,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但不能让他们照搬照用;但对于现代实用文体,尤其是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文体,绝不能简单处之。比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是一篇悼词,我们有很多老师是按照议论文来处理的,其实这是挺荒唐的。我们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将来到社会上不为别人起草悼词?悼词怎么写?这篇就是典范。悼词就是按照“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这一般的格式来写,看看恩格斯对于马克思是如何“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的,绝对不是我们一般在课堂上所讲的中心论点在哪里,从哪两方面论证的,是如何论证的,最后得出什么结论的那种套路。当然让同学们模仿写一篇悼词是不必要的。听说有一位老师要求学生每人模仿此篇写一篇悼词,结果学生都拿这位老师作为逝世对象,这就成笑话了。另外,我们上海教材中有许多篇书序,如《白莽作<孩儿塔>序》《胡同文化》《<宽容>序言》《<激流>总序》《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兰亭集序》,包括《琵琶行》前面的序,另外还有评点《<药>评点》,书评《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密室的生活——评安妮·弗兰克<安妮的日记>》,演说词《未有天才之前》,文论《文论十则》等,在教学这些篇目时,都要从具体文体出发,不能使用记叙、说明、议论这个大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三、多媒体及实物的介入
这实际上是一个教学凭借的问题。教学凭借可以有许多种,有实有虚,多媒体或者实物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在进行实用文体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及实物等教学凭借,但要使用得恰到好处,否则会适得其反。比如我们在教学汪曾祺《胡同文化》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现北京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胡同,展现胡同及四合院中北京的市井生活,放映《茶馆》等与老北京生活有关的影视片段,对于同学们了解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以进一步理解汪先生对于胡同文化的态度等,会有很多帮助,增加些感性的东西,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有就是《南州六月荔枝丹》,过去荔枝是朝廷贡物,现在“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拿来实物荔枝,层层剥开来作一展示,这样学生对荔枝的壳、颜色、形状、大小、膜、肉、核以及由外到内的空间说明顺序,连同由实及虚的逻辑说明顺序,就一目了然了。
四、文化及人文的介入
实用文体本身就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含量,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上海试用本教材,将这些实用文体大多分配在各个主题单元,实际上就是从人文性角度考虑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除了关注其文体特征外,还要注意文化及人文的介入。像《南州六月荔枝丹》,它就不是纯粹的说明文,而是科学小品,而贾祖璋这样的老科普作家,不仅科学知识丰富,而且人文底蕴深厚,我们学习这篇文章,除了吸取一定的科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为其中的文化含量与人文底蕴所感染,所叹服。其他像鲁迅的《白莽作<孩儿塔>序》、汪曾祺的《胡同文化》等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大作家除了按一定的文体规范来写之外,往往又不受文体束缚,而是在文章中表达出宽广而深厚的人文情怀,不然鲁迅为什么会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发出“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的赞颂,汪曾祺为什么会在《胡同文化》中发出“再见吧,胡同”的感叹呢?而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叹人生苦短,希望“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历史兴亡的道理,这些都是文化。我们通过文化及人文的介入,可以体会出作家博大的人文情怀,从中受到深刻教益。
总之,实用文体教学内容的确定,可以通过多方面的介入,使用多种教学凭借。但不管怎样,都不能脱离实用文体所承载的形式与内容的信息本身。我们现在的教材编写,除了文体所规定的单元其特征比较明显之外,大多还是按主题单元编排的,这样突出了人文性却弱化了工具功能,给教师在教学内容确定方面制造了一定的麻烦。我们教师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品格,突破单元目标的限制,突破教材及教参的限制,更要突破教辅资料及应试的限制,从文本实际出发,从学生现实需要及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来确定教学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化、合理化、有效化以及目标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