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腑”不是“疏末之亲”

2013-04-29胡涛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肺腑近亲大词典

胡涛

《中学语文》2010年第7、8期上有谢葵的一篇论文《谈“肺腑”》,认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所载“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蚡(田蚡)以肺腑为京师相”中“肺腑”二字与“肺附”通用,不是指心腹或近亲,而是指“疏末之亲”,进而认为《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不准确①。笔者认为该文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但对例证的分析有误,得出的结论过于简单,未为准确,尤其是将“肺腑”解释成“疏末之亲”是不对的。

《汉语大词典》中“肺腑”的释义有4个②:①肺部。泛指人体内脏。②同“肺附”。比喻帝王的宗室近亲。③比喻极亲近的人。④比喻内心。而“肺附”的释义只有一个是:⑤比喻帝王的亲属或亲戚。可以看出释义②和⑤是有区别的,②比⑤在意思范围上缩小了,在帝王的亲属或亲戚中只选择了“宗室近亲”,而一般亲属则没有提到。

而《汉语大词典》在解释“肺附”所举的例子后说:

《汉书·刘向传》:“臣幸得托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颜师古注:“旧解云,肺附谓肝肺相附著,犹言心膂也。一说,肺谓斫木之肺札也,自言于帝室犹肺札附于大材木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八》:“余谓肺、附,皆谓木皮也……言己为帝室微末之亲,如木皮之托于木也。”③

颜、王二人已经对“肺附”的释义提出了不同看法。比较二人的同异,首先他们都知道有人把“肺附”解释为“宗室近亲”,但颜师古说那是“旧说”,王念孙则不予记载。然后二人又分别用“一说”“余谓”提出了2种不同的看法。

颜师古的看法里没有谈及亲疏远近,而只是说帝王的权势、地位或金钱等等很强大,犹如“大材木”,而臣下(该例中指刘向)相对来说则是“斫木之肺札”,是木屑、木皮之类。

而王念孙的看法则是把“木皮之托于木”引申出了“微末之亲”。也是从帝王与臣下权势、地位等悬殊着眼,因而用了“微末”一词,并没有表示关系亲疏远近的意项,谢葵《谈“肺腑”》一文将“微末”误解成“疏末”。

综上所述,“肺附”并没有“疏末之亲”这个意思,其表示亲属关系的释义只有以下3种不同说法:

A.比喻帝王的亲属或亲戚。

B.比喻帝王的宗室近亲。

C.比喻臣下与帝王势力、地位悬殊,而臣下对帝王有所依附,即“微末之亲”。

三种不同释义在古代文献用例中都有出现,但它们的出现是有先后之别的。根据清代学者吴玉搢《别雅》记载,最先出现的是“胏府”,然后俗体加“月”写成“胏胕”,又因为“胕”“附”音同形近而假借,“胏”“肺”形近而传抄错误,出现了“肺附”,“肺”又抄成了“柿”,最后又被俗体字“肺腑”取代④。

古书中的“胏府”用例少,因为后世传抄都写成“肺府”,比如: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置望士队四百人,取肺府之族有武艺者。⑤

《资治通鉴·卷五十》:周广、谢惲兄弟,与国无肺府枝叶之属,依倚近幸奸佞之人,与之分威共权,属托州郡,倾动大臣。⑥

所指之义都是帝王的亲属或亲戚(A义),从这一点看,《汉语大词典》对于“肺附”所做的解释是对的,本义应是指帝王的亲属或亲戚。

但后来抄写成“肺胕”“柿附”或“胏附”之后,大家多把“肺附”理解成“肝肺相附”,把“柿附”又妄解为“木屑附大树”,这就增加了宗室近亲(B义)和“微末之亲”(C义)二个意思,等到完全被“肺腑”替代后,更受到“肺腑”原来意思(内脏、内心)的影响,“亲近的”这个义项就完全进入了“胏府”,所以《汉语大词典》解释“肺腑”会出现:“同‘肺附。比喻帝王的宗室近亲。”而泛指亲戚(A义)和“微末之亲”(C义)的意思则没有提及,也往往为现代人所不知晓。

————————

注释:

①谢葵:《谈“肺腑”》,《中学语文》,2010年第7-8期。

②③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第6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5页。

④吴玉搢:《别雅(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鹭江出版社。

⑤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三)》,中华书局,1974版第3004页。(该书经过整理已写作“肺腑”,而更早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版《魏书》仍作“肺府”)。

⑥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627页。

猜你喜欢

肺腑近亲大词典
盘点30°角的“近亲”
撤离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人类的近亲——大猩猩
去昆仑,让肺腑劲燃旷古豪情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学思查改“探肺腑” 猛药治疴“去顽疾”
适合
近亲输血风险大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