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

2013-04-29彭荣

关键词:教学渗透参与理解

彭荣

摘 要:课程改革解决了以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繁、难、偏、旧等问题,立足于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通过教材渗透、情境体验、互动交流、探究拓展等形式设计,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充满兴趣,利学利教。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渗透;参与;理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49-1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去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强调:“思想政治课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认知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认识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得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突出表现在:

一、在行文走笔中渗透生活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也不是为理想生活活着。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比如,在讲价值观的内容时,举例都以伟人、英雄、模范、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化精英作为典型人物,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就很难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共鸣。陶行知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就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新的教材对这一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突破,比如,在讲解“供求影响价格”这一较为抽象的理论时,教材中分别示例镜头一:菜场降价售菜,苹果遭遇雹灾价格高于往年,禽流感时鸡蛋价格一跌再跌;镜头二:秋冬换季时皮衣能卖上好价钱,夏天却无人问津,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时价格高,而大量上市时很便宜;镜头三: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沿海地区水产品价格便宜,内陆地区吃海鲜就得付高价。吃穿住用行,与我们的生活近在咫尺。在这种亲切感之下,这种潜移默化的生活教学就能很好地拉近师生、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排斥感,进而喜欢上思想政治这门课。

二、在情境体验中参与生活

在平时的政治课教学中,如果单纯用理论去分析,很难使学生掌握,必须设定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间建立关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也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根据教材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体验的主题是“我,同学和生日礼物”。过程是这样的:每年当自己和一些好同学过生日的时候,丹丹都要和同学们互送礼物。在选礼物的过程中,通过为四位同学选生日礼物时所考虑的因素,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这四种消费心理阐示出来,并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总结出这几种消费心理的形成及其性质分析。这样,学生便可以水到渠成地掌握了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又对这几种消费心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而来,进而为继续学习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做好了铺垫。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成为感受、体验生活情境的主人,使学生在不断地感受体验中、交流中,教师不必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就可以轻松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三、在互动交流中理解生活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心理学倡导:创建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情感;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流露在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中。师生彼此间情绪交融,相互调适,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温馨的师生关系正是在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和共鸣中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新课程设置了诸多的“探究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问答、讨论和辩论;或以学生分组活动的形式,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在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来掌握知识,并参与生活和理解生活。这种互动交流,让教师和学生都卷入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它注重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的感情经验,注重活动,注重“学会学习”和“终生学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挖掘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这种互动交流之中,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中的知识。

总之,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缩短了事物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主观所需,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学习中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此逐渐深远,对生活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参与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特点分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