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13-04-29黄雅琼梁伟江李桂芬等
黄雅琼 梁伟江 李桂芬等
摘 要:《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课程。该文介绍了《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教材、理论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在实际教学和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使学生为将来从事畜牧兽医领域的实际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关键词:《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113-02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培养学生能够成为从事猪的生产与养殖、猪品种改良与繁殖、猪病防治以及与猪生产经营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加快猪生产与经营和发展现代化养殖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和智力储备。我国猪的品种资源丰富,养猪业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养猪业的繁荣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对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加快培养先进的、集约化养猪的科技人才,提高养猪业的生产与技术水平。高等教育专业中的畜牧兽医专业,正是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培养畜牧兽医专业领域的具有综合素质、精通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熟练的专业人才,为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
1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教材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1]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的方针政策,《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突出理论知识在生产和实践中的应用,加快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猪的生产与经营基本要求[3],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以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课程教学使用由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理论教学内容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为绪论;第一章猪的主要解剖生理特征:第一节猪的体表划分、第二节猪的内脏、第三节对人类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猪组织、第四节猪的其他器官与系统;第二章养猪生产技术:第一节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征、第二节猪的品种简介、第三节猪的选种选配及杂交利用、第四节猪的繁殖、第五节猪的饲养管理、第六节猪舍建筑与设备、第七节现代养猪生产、第八节发酵床养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式;第三章常见猪病的防治:第一节猪场防疫概述、第二节常见流行病的防治、第三节常见普通病的防治;第四章猪场的经营管理:第一节猪场的经营决策、第二节猪场的管理、第三节猪场的经济核算、第四节降低养猪成本的措施。
3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实验实训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实验实训指导根据书中内容设计。《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由猪的消化系统观察;猪的生殖系统观察;猪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认识猪的品种;猪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猪的外形鉴定技术;猪的发情鉴定;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猪的妊娠诊断;仔猪的接产操作;仔猪的耳号编制及去犬齿和断尾;仔猪保温箱的制作;后备仔猪的选择;猪的屠宰实验;猪场饲料供应计划的编制;猪场配种分娩计划的编制;猪场猪群周转计划的编制;盈亏平衡分析在猪场决策中的运用等实验实训内容组成。
4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教学目标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现行养猪生产管理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发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同学们适应就业市场,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5 《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5.1 拓展课堂教学 在《猪的生产与经营》教学活动中,笔者精心制作好《猪的生产与经营》课件,进行详细的教授,突出《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重点内容,构建学生们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框架。拓展课堂教学,增加课外知识,积极引导学生浏览猪的生产与经营相关网站和网络信息,促使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有益资源,了解和学习有关猪的生产与经营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欧洲等国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和先进技术,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增加介绍猪的生产与经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们了解猪的生产和经营领域的发展方向。
5.2 加强实验技能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尽量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解剖实验,认识了解和掌握猪的主要解剖生理特征、猪的体表划分、猪的内脏、猪组织、猪的其他器官与系统等知识,并充分利用教学和实验资源,如生物综合实验室、动物实验室等,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断强化学生们的实践技能。
5.3 利用生产基地开展课程教学 为加强《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理论和实验的学习,积极把《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教学融入到猪的生产实践中。通过联系本地区的生猪养殖场,利用本地的国家级保护品种资源的优势,以优秀品种猪为学习资源,带领学生去国家级陆川猪保种基地,实地参观学习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征、猪的品种简介、猪的选种选配及杂交利用、猪的繁殖、猪的饲养管理、猪舍建筑与设备、现代养猪生产、发酵床养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式等。在育种基地开展技能培训课程教学,可让学生在不同圈舍和场地进行猪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猪的外形鉴定、猪的发情鉴定、猪的人工授精、猪的妊娠诊断、仔猪的接产操作、仔猪的耳号编制、去犬齿和断尾、仔猪保温箱的制作、后备仔猪的选择、猪的屠宰实验等技术学习与操作,开展基地实践教学,让学生们结合生产实际,锻炼操作技能,不断加深对《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为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对猪病的防治、猪场防疫概述、常见流行病的防治、常见普通病的防治等,结合猪场的生产实际和猪病频繁发生情况,在现场进行学习和讲授,使学生们加深认识和了解防疫的重要性及防治的关键措施。在猪场专业实习中,结合猪场建设,对猪场的经营管理、猪场的经营决策、猪场的管理、猪场的经济核算和降低养猪成本的措施等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对猪场的建设和管理、经营决策和核算等猪的生产与经营的专业知识加深理解,学会进行猪场饲料供应计划的编制、猪场配种分娩计划的编制、猪场猪群周转计划的编制、猪场决策中盈亏平衡分析等。通过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6 结语
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是养猪的生产与经营的理论基础。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不断地使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分展示养猪领域的发展成就。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养猪生产与经营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感。在养猪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应以现代动物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和依托,运用生猪育种和繁殖技术,选择优良品种,加强猪场建设,不断改善猪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环境,使用先进的养猪生产的配套设施,完善猪的生产和管理方法,积极开展选优选配和杂交实验,合理有效地进行科学饲养和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不断加快实现猪的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化、现代化,推动猪的生产与经营产业健康稳步地快速发展,满足人民对猪肉及猪肉制品的需要,并确保猪肉及猪肉制品的质量安全,让人民真正吃上“放心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国发[2005]44号),2006年2月9日.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北京2010年7月29日电,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 吴建华,朱文进主编.猪的生产与经营(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