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大型超市开业的人类动力学模式盛逍遥

2013-04-29郭进利

金融经济 2013年5期
关键词:大型超市

摘要:本文以所有在华的外资大型超市为研究对象,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分析其开店时间间隔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群体行为的开店时间的时间间隔近似服从幂率分布,但是个体行为的开店时间的时间间隔服从指数截断的幂率分布。开店时间按月的分布情况也说明了这一非泊松特性,而企业行为的这种对泊松过程的偏离则可以用企业追求利益的本性来解释。

关键词:大型超市;时间间隔;人类动力学;幂律分布

一、引言

人类活动遍布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有个人的行为,也有群体的活动,这些行为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以前我们常常用定性的方法来研究,即使做定量研究,也常常把单个人的行为简化为完全随机且稳态的过程,因此可以用泊松过程进行描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得到大量的、长期的数据,对人类活动的定量研究变得容易,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通过统计人们发送或回复电子邮件或书面邮件等通信方式的时间间隔分布,Barabsi发现这些人类行为呈现出对泊松过程的明显偏离,人类行为的发出具有短时间内爆发和长时间内静默并存的特征,其时间间隔分布具有尖峰胖尾接近于幂率[1]。随后,许多学者对各个领域的人类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和研究,例如,回复电子邮件[2],图书馆借阅图书[3],博客评论[4],股票交易[5]等都可以得到人类行为发生的时间间隔服从幂率分布,且幂率指数大都在1和3之间。在理论模型方面,Barabsi提出了排队论模型:人在处理各类事物时,常对待处理任务进行优先级划分,首先处理高优先级的任务,这些任务的等待时间就服从胖尾的Pareto分布。继而,很多学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模型来解释这种非泊松现象出现的原因。人类动力学不断向着各个领域发展,研究的角度也不再局限于个体层面,拓展到宏观的组织行为层面,例如,物流运输[6]等。

零售业是关系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业,也影响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外资零售业连锁超市也在中国快速发展,发展速度甚至超过许多本土零售业企业。相比于发达国家近乎饱和的市场,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大型超市目前也多局限在大城市,三四线小城市的市场近乎空白。而大型超市的频繁开业也有其内在的联系,本文从人类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寻找这一系列开业行为的动力学特征。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各个外资超市从进入中国到2012年2月29号所有大型超市的开店时间。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大型综合超市有数十家,本文主要选取欧尚、spar、卜蜂莲花、大润发、好又多、佳世客(吉之岛)、家乐福、乐购、乐天玛特、麦德龙、沃尔玛、伊藤洋华堂、易买得、山姆士等14家作为研究对象。这里主要考虑的是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超市。另外一些门店数目很少的外资企业没有考虑,它们的总数很少,对于总体的统计基本没有影响。

在本文中,统计相邻两家外资大型超市开业时间的时间间隔,以天为单位。虽然个别门店后期已经关闭,但是他们还是在统计范围内。各个外资品牌的大型超市数量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沃尔玛收购好又多,但是他们仍然被看作不同的品牌。而对于乐天玛特收购万客隆和时代超市,这样已经完成了整合的店面在此被看作一个品牌。

三、实证结果

(1)外资大型超市开店时间的整体分布特征

每个外资零售企业被看作一个个体,而这里所有的14个企业被看作一个群体。首先,我们分析这个群体的开店时间间隔的分布情况。

本文总共统计了1270家门店的开店时间,根据相邻开店时间的时间间隔分布,绘制出其累积分布,如图1所示:

根据统计显示,时间间隔为0,也就是同一天开店的概率高达27%,时间间隔为一天也达到了21%,时间间隔为两天的概率是11%。时间间隔如此之短,而概率又如此之大,由此可以看出,外资零售业巨头在中国开店是非常密集的。

(2)不同品牌超市开店时间的分布特征

同类事件之间发生的时间间隔分布往往更有比较和研究的意义。考虑到后面几家外资企业的大型超市比较少,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本文选取其中门店最多的2家进行单独分析,也就是沃尔玛和家乐福。其中,数据源包括沃尔玛从1996年到2012年2月开业的270家门店的开业时间,家乐福从1995年12月到2012年2月开业的211家门店。2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开设大型超市的时间间隔分布的累积概率分布分别如图2所示:

(3)开店时间按月分布的特征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型超市开业的群体行为近似的服从幂律分布。这说明,外资大型超市在中国往往在某一时间段内频繁的开新店,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没有开一家新店。而开店的时间往往围绕着重大的节假日,尤其以年底春节前的影响最大。图3给出了在外资大型超市总体和2个品牌超市的开店时间按月分布的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12月和1月的开店数目明显多于其它月份,年底开业的数目尤为突出,总共1270家店中,有317家是在12月开业的,占到了大型超市总数的25%,开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爆发的特性。就单个企业来说,沃尔玛270家店中有72家是在12月开业的,以2011年开店为例,全年开店43家,其中12月就开了13家;另外,大润发187家店中有46家是在12月开业的,而其在2011年开业的42家中1月份开店10家,12月份开店12家。从中不难看出一点规律。这个不难解释,当经济环境良好,或者是遇到重大的有影响的事件和节日,零售企业往往会扎堆的开设新店。而且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年度计划,所以为了完成年度计划和赶上年货的大潮,在年底开业的门店就会非常多。在每年的这段时间内都开店都比较频繁,也表明外了大型超市开业具有短时间内爆发的特征。这种集中开设新店的行为,是为了追求更多了利益。

从上面的实证知道,企业开店行为时间间隔分布的指数是非常接近的。许多学者已经给出从优先级,人类兴趣,截止时间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人类动力学机制,而企业开店的行为可能暗示一种不同的机制。当某个地方有很大的市场空白,对大型超市有很强的市场需求的时候,企业就可以根据当地经济水平、人口分布等预估在此开设新店将可能获得的利益,当这个利益达到某个临界值的时候企业就会选择在此开设新的门店。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外资大型超市开店这种群体行为的时间间隔的统计分布,还有沃尔玛和家乐福2家外资企业各自开店时间间隔的统计分布,群体的行为近似服从幂律分布,而个体的行为近似服从指数截断的幂率分布。由于数据量的限制,我们只单独选取了2家外资企业进行单独分析,但它们都呈现出基本相同的分布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所有的外资大型综合零售商开店行为都具有这种带有指数截断的幂率分布。这也可以说明中国大型超市行业也具有集中开店特征,整个行业的开店时间间隔服从幂率分布,而单个零售企业的开店时间却服从指数截断的幂率分布。

企业在哪儿开新的门店并不能简单的用“最高优先级最先处理”的排队论原则加以解释,也不是兴趣或者习惯的驱动。企业是追逐利益的,只有提供市场需求的服务,才能获得相应的利益。因此可以说,企业的开店行为是市场需求的驱动。当知道能获得更多的利益的时候,企业就会开设新的门店。

参考文献:

[1]Barabasi A L., The origin of bursts and heavy tails in human dynamics[J].Nature,2005,435( 7039) : 207-211

[2]Eckmann J.P, Moses E, Sergi D, Entropy of dialogues creates coherent structure in E-mail traffic[J].Proc.Natl.Acad.Sci, USA, 2004, 101 (40) : 14333- 14337.

[3]Chao Fan, Jin-Li Guo, Yi-Long Zha, Fractal analysis on human dynamics of library loans[J].Physica A, 2012, 391(24): 6617–6625

[4]郭进利,博客评论的人类行为动力学实证研究和建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 28( 4) : 1422- 1424

[5]郑木华,江罗罗,赵明股票交易时间间隔的分布特征的实证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2,06,9(2):31-35

[6]Gao L, Guo J L, Fan C, et al.Individual and group dynamics in purchasing activity[J].Physica A, 2013, 392: 343-3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871082),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S1205YLXK),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JWCXSL1202)

猜你喜欢

大型超市
关于大型超市提高顾客忠诚度的策略研究
大型超市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人因工程在超市设计改善中的运用
我国大型超市进军社区便利店道路探究
大型超市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大型超市购物车创新设计分析
商店形象维度的重要性差异评价——基于大型超市的实证研究
A Glance at Woolworths and Coles
大型超市自有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大型超市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