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沙僧

2013-04-29杨体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沙僧感受西游记

杨体明

摘要:本文对《西游记》中沙僧这一形象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笔者对唐僧师徒四人关系的初步分析,同时也谈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西游记》;沙僧;感受

在《西游记》中,沙僧不仅是主要人物之一,而且是正面人物之一,他是游走在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一个重要角色。在取经故事中,他和孙悟空和猪八戒一样肩负着共同的命运,有着共同的使命。然而,有人却认为,在唐僧、孙行者、猪八戒与沙僧四人中,真正给人印象最深的也只有孙行者和猪八戒。沙僧在本书中则若有若无,简直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唐僧写得也不算好,除了会念紧箍咒,几乎看不出有什么长处。这当然是作者故意为之,只不过是让他代表只有信心并无法力的佛教徒罢了。诚然,从行文表面而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当数孙行者和猪八戒。但是,就是由于沙僧这种在书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存现方式,才奠定了他在《西游记》一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本文对沙僧在书中的地位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从唐僧师徒这四个人构成的团队结构上,分析沙僧在这个取经团队中的作用

在唐僧师徒四人中,唐僧贵为师傅。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他与其他三人本就不是同一身份之人,始终占据着领导地位。与之相反的是,孙行者、猪八戒、沙僧三人的地位就比较平等,都是唐僧的徒弟。这三人从结构上来说,就是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个点,只有三点都在,而且这三点必须要交互支撑,这个三角形才具有不可动摇的稳定性。如果其中两点不和或者过于亲昵,必然导致这个三角团队勾心斗角、分崩离析。所以,为了保持这个三角形的稳定性,必然要有一方游走在其他两方之间,从中斡旋、调和。当然,唐僧在这个三角关系中,永远只是一个局外人。因为,对于唐僧而言,三徒弟在他心中的地位,永远都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再加上他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对任何徒弟而言而言,他都不心存半点偏袒之心,所以对于徒弟之间的各种矛盾就只好采取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充其量就只能是双手合十,念上一句“阿弥陀佛!”。

同时,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和孙行者又是两个彻底对立的形象。如果说孙行者是一位高超的理想主义者,那么猪八戒就是一位世俗的现实主义者;如果说孙行者是多种优点的化身,猪八戒就是多种劣点的集合。有人说:“行者见义勇为,八戒见义退缩;行者遇难求解救,八戒遇难求散伙;行者毫无私欲,八戒利欲熏心;行者不说谎言,八戒长行诡诈;行者不好色,八戒色情狂;行者食量甚小,八戒肚大如牛;行者不爱钱,八戒攒私房;行者只好名,八戒只图利。”这话颇为恰当。由此看,这两人是永远无法走到一起的,一个太刚、太烈、太清;一个太柔、太绵、太浊。这样吵闹不休的的组合是永远也到不了西天的,更不要说是取得真经了。

所以,此时就必须有一个沙僧站出来进行斡旋、调和、弥补两人因不和而产生的裂痕。要么偏向于孙行者,压倒猪八戒的流气;要么偏向猪八戒,中和孙行者的枭风;使两人气静心平、重归于好,让这个西行平妖之路上的铁三角固如金汤、一路斩妖除魔、横扫艰险,最终杀出一条坦途大道,取得正经高奏凯歌而回。在《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有以下情形:

那三藏合掌低头,孙大圣佯装不睬,这沙僧转背回身。你看那八戒眼目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扭捏出俏语,低声道:“有劳仙子下降。娘,请姐姐们去耶。”那三女子,转入屏风,将一对纱灯留下。妇人道:“四位长老,可肯留心,着那个配我小女么?”悟净道:“我们已经商议好了,着那个姓猪的招赘门下。”八戒道:“兄弟,不要栽我,还从众计较。”行者道:“还计较什么?你已是在后门首说合的妥妥当当,‘娘都叫了,又有什么……”

从这段文字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讨论最终决定是谁留下来的问题上,唐僧保持沉默,悟空极力支持八戒留下,此时,决定权就在悟净身上了。只要悟净对八戒留下来的问题上持否定态度,那么,八戒即使真地留下来了,也会觉得因为没有得到众多的的支持而觉得留之有憾,给人留下一个死皮赖脸的印象。所以,当悟净举双手投了赞成票后,虽然八戒表面好说着不自在,但其实内心已是蜜不可言。因为悟空、沙僧的赞成证明了八戒留下来的透明度、公开性。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喊出一句:“我的留下是通过大家公平、公正、公开选拔出来的,名正言顺,合理合法。”

可见,沙僧在这次表决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沙僧投了反对票,那或许对于孰去孰留的的问题还要争执过多的章节。另外,在对于西游记中“散伙”这个问题看法上,沙僧的态度永远是明确的,那就是从语言到心里上都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即使是随口说说,也是对西天取经这件光辉事业的的一种亵渎,实在是罪不可赦。所以当他听到这句话出自悟空之口时,他也义无返顾地对其进行了批评、指正。在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一回中,还有这样的情节:在唐僧不听悟空劝阻而被红孩儿唤妖风卷走之后。行者埋怨的说了一句:

“兄弟们,我等自此就该散了!”八戒道:“正是,乘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无穷无尽,几时能到得!”撒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到:“师兄,你都说的是哪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清源保护唐僧上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是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有始无终也!”

听到此话,悟空幡然醒悟,连说该打该打,转过来又问八戒说:“你端的怎么处?”八戒道:“我刚才失口乱说了几句,其实也不该散。哥哥,没及奈何,还信沙师弟之言,去寻那妖怪救师傅去。”行者却回嗔作喜道:“兄弟们,还要来结同心,收拾了行李马匹,上山寻找怪物,搭救师父去。”由此可见,正是沙僧的诚心与执着又让这个团队重新找回了信心、团结在一起。如若当时也应和着要散伙,那悟空那一句看是玩笑的抱怨真地就难于收场了。因为悟空听了悟净一番开导之后,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既是贤弟有此诚意,到教老孙进退两难。”这句话很是值玩味,因为,在取经途中,真闹着要散伙的是八戒,此时无意听到悟空也有这样想法,那还不正合他意,无意间就把悟空推向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所以,此时沙僧的意见又成了能否维持这个三角关系的关键,如若沙僧也激动地喊出一句“散就散吧,我回我的流沙河。”那么,这样看来,唐僧也就真地无救了。可以这样说,如果悟空和八戒是天平的两端,那么,沙僧就是使这杆天平永远保持平衡的砝码。

二、从西游记赋予沙悟净这个形象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去分析他在作品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前边说到,如果说孙行者是一位高超的理想主义者,那么猪八戒就是一位世俗的现实主义者。一个刚、太烈;一个太柔、太绵。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一个人太理想或者太现实,太刚烈或者太柔绵,都注定是一种残缺。浩瀚五千年文明才孕育出一种叫中庸的处世哲学,中庸就是那种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源,人的根本智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中庸有三个主要原则: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这三个原则,在沙僧身上都有具体体现: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还是在《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有这样的情节:

三藏道:“你两不肯留,就叫悟净留在这里吧。”沙僧道:“你看师傅说的话,弟子承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傅。自蒙师傅收了我,有承蒙教诲,跟着师傅还不上两个月,更不曾进的半分功过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绝不干此欺心之事!”

从中可以看出,沙僧的确是一个取经路上的真心人,从唐僧收其为徒一直到取经归来,沙僧从来没有现过二心,一路上即使是遇到再多的坎坷、凶险,都表现得冷静坦然、不慌不忙,从容面对。他始终坚信“心中有道是坦途”从“更不曾有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这句话可以读出,沙僧早于把富贵视如浮云,世俗抛于脑后。当然,他也深知,要想保唐僧西行取得正经,修成正果,自视资质没有悟空伶俐,没有八戒滑头的他,的确只能走一条踏踏实实、中规中矩的实在之路,老老实实、诚诚恳恳不失为一条求取成功之万全之策。而且,从他所说的“宁死”和“绝不”两个词的态度来看,这完全是一种誓词。既然已经立下誓言,即使是有故背誓也是一种极大地耻辱,不可原谅。所以,他才把“招赘”一事说成是“欺心之事”。可见,这其中体现出来了那种非八戒所能比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能力。

我们再从“散伙”这个问题上来看,八戒是时常挂在嘴边,从始至终让取经过程存在一种不稳定的变数,让取经团队不但要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给他们设置的重重关卡,还要时时担心因不团结,闹分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无形之中愈加让取经之途是雪上加霜,遥望无期。可是,反观悟净,“散伙”这样的字眼莫说见出来,就连想都没有想过,他知道,在悟空斩妖除魔的过程中,有时即使一点忙也帮不上,也不会像八戒一样,稍有受挫就落井下石、冷言冷语。而是从旁鼓励支持,关心和体谅。在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中有这样的情景:

沙僧道:“我也没甚手段,也不能降妖。我笑你两个都着忙了。”行者道:“我怎么着忙?”沙僧道:“那妖精手段不如你,枪法不如你,只是多了些火势,故不能取胜。若以小弟见,以相生相克拿他,有甚难处?”行者笑道:“兄弟说的有理。果然我们着忙了,忘了这事……”

可以看出,在关键时刻,他不但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而且还给参战的悟空和八戒予谅解和关心,积极地为除去妖魔而出谋划策。还有当悟空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熏得皮肉酸麻、腰膝疼痛,驾不起筋斗云之时,是沙僧的一句“师兄,你腰还疼哩。”悟空倍觉爽朗。的确,一路走来,关心他的人太少了,唐僧只会念紧箍咒,猪八戒只会奚落,此时能听到师弟的安慰,哪怕只是短短的几个字,也会让这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倍受感动,欢欣不已。他知道,这才是好弟兄,真知己。所以才释然地喊出一句“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跃而飞,求拜观音去了。在第二十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悟空被赶走前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詀言詀语途中更要仔细……”,“你是个好人”可以看出悟空对沙僧的信任、放心。如此种种,赘述嫌烦,中庸中第二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的忠恕宽容思想在沙僧身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然而,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人贵自知;做事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成立就列,不能者止。能如此者,也算是至诚尽性了。沙僧作战从不邀功,首先他贵在自知论武功,智谋绝非悟空、八戒之能,所以每次遇到妖魔鬼怪时,他都会实在的呆在师傅身边,保护师傅,哪怕是经常跟着唐僧一起被妖怪卷走捉去,他也无怨无悔,跟师傅一起受罪,或许这样也能减轻一点师傅被妖魔折磨得痛苦,这是多么的大无畏、无所谓。悟空、八戒应当清楚,他们打败妖魔风光无限的背后,毅然挺立着这样的一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无名英雄。再看八戒,在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中,红孩儿大战孙行者一节:

那妖魔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合,不分胜负,猪八戒在傍边,看得明白:妖精虽不败阵,却只是遮拦隔架,全无攻杀之能;行者纵不赢他,棒法精强,来往只在那妖精头上,不离了左右。八戒暗想:“不好啊,行者溜撤,一时间丢了个破绽,红那妖魔钻进来,一铁棒打倒,就没了我的功劳。”你看他抖擞精神,举起九齿钯,在空中,望妖精劈头就筑。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

到头来不但没有打杀妖怪,反而留下后患无穷。八戒,自私自利,好大喜功,浊也。在西行平妖中,我们确实很少看到沙僧出战的影子,但是也不乏有经典之战。比如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鼋回”中,就有沙悟净持降妖杖大斗黑河水怪一战。为什么会有此战,首要原因是此时唐僧已被妖精掠走,已没有保护师傅的必要;其次是虽然八戒与他都深谙水战,可是,八戒是一个能拖就拖、能赖就赖的夯货,孬种,没有人替他打头阵的买卖是万万不会去干的;第三,恰好沙僧的前身就是困居流沙河,与黑水河妖孽一战可以说是门当户对,理固宜然,绝非为了贪利邀功。在悟空不谙水战、八戒又推卸搪塞的情况的下,他不出战,就多少显得有点不识时务,故作矫情了。其实,但凡水战都少不了沙僧的身影。又如在地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中,还有师弟三人合理斗鱼怪的情景。可以这样说,降妖途中,用得着沙僧的地方,沙僧第一个毫不含糊,铁肩担道,冲锋陷阵于第一线。

西游记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讲的是悟空因杀人被唐僧不分青红皂白撵走,羞于无可去处而投落伽山向观音诉苦,以至于被假猴王趁虚而入,打杀唐僧,掠走行李,强占水帘洞一事。八戒和沙僧化斋回来,看见那长老昏晕在地,两人吓得是魂飞魄散。

只见八戒道:“兄弟且休哭,如今事于至此,取经之事,且莫说了。你看着师傅的尸灵,等我把马买了换几两银子,买口棺材,把师父埋了,我两个各寻道路散伙。”沙僧不忍舍去,将唐僧扳转身体,以脸温脸,哭一声:“苦命的师傅!”只见那长老口鼻中吐出热气,胸前温暖,连叫:“八戒,你来!师父未伤命哩!”那呆子才近前扶起。张老苏醒,呻吟一会。骂道:“好泼猢狲,打杀我也!”沙僧、八戒问道:“是哪个猢狲?”长老不言,只是叹息,却讨水吃了几口。才说:“徒弟,你们刚走,那悟空便来缠我。是我坚执不收,他遂将我打了一棒。青毡包袱都抢了去了。”

这段文字,再次把两个人在面临畏难之时不同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八戒遇难而退,悲观丧气,置师傅生死于不顾,只想着变卖行囊,分光散伙;沙僧却是恋恋不舍,抱着师傅,脸贴着脸,嚎咷痛哭,一句“苦命的师傅”表达的不仅是因自己无用而导致师傅受陷的忏悔,也是对八戒可耻行径的埋怨和悟空恩将仇报的谴责。沙僧的这种对师傅不离不弃,至忠至诚的情怀,人神共敬,令人叹服。当两个人听到打杀唐僧的竟然是悟空的时候,都吃惊不小,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一定要去找悟空讨个说法。最终结果是唐僧让沙僧去了。为什么不让八戒去?唐僧有他的道理。他说:“你去不得。那猢狲原与你不和,你又说话粗鲁,或一言两句之间,有些差池,他就要打你。着悟净去吧。”沙僧应承道:“我去,我去。”言语之间就可以看出八戒确实是招人讨厌的,这一去,不但行李难于讨回,可能还白白搭上一条性命。沙僧去就不同,本分老实,不打诳语,跟悟空关系又好,深得大家好评。所以,沙僧去比较合适,即使要不回行李,也不会无故赔了性命。而且沙僧又是一个能分清大是大非的人,作为悟空,师傅再怎样有错,也不能沦落到背信弃义,欺师灭祖的的地步,否则,真是天理难容。所以,带着对悟空所为的万般不解,为了讨回正义的公理,他上路了。沙僧到水帘洞见到猴王后,不敢造次,只是朝上行礼道:

“上告师兄,前者实在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意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师傅,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怀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

此段言语,端的实在是耐人寻味。沙僧见悟空,我们至少可以从沙僧的语言里读出三层意思。第一,诚恳认错。沙僧见着悟空,并没有直接指出他犯的过错,而是和颜瑞色,恭恭敬敬的喊着大师兄,不但指出了唐僧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的错误,而且还说自己也有劝解不力之罪,起到了为悟空撤火消怒的效果,让悟空烦躁激动地心逐渐平静下来。第二,婉言相劝。从唐僧昔日对悟空的解脱之恩说起,婉言告知人不能忘本,接着又从取经大义疏导,让他清楚,他有要务在身,取经路上,没了他悟空,就难修成正果。从师徒情谊和取经大义两方面循循善诱,让悟空更清楚的意识到,他在取经途中的重要性,知错就改,迷途知返,方为上策。第三,成人之美。如若悟空真的已经死心,不肯同去,那么也不勉强,只是希望把包袱赐还,同时还祝愿悟空好好享受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如若是真悟空,早就已经一个跟斗翻倒在唐僧脚下忏悔去了。可惜,他遇到的却是一个心存邪念的假猴王。

当然,在此我们不论猴王是真是假,而是要从沙僧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来分析沙僧他的无限的人格魅力。可以这样说,沙僧在处理师徒四人之的关系是游刃有余的。他感激并尊敬师傅,他佩服并支持悟空,他理解又不排斥八戒,这绝不是应为人们所认为的他太傻、太愚、太无能。他那是大智如愚、大巧若拙。他有着如庖丁一样的技艺,又能保持处事的低调。试想,在他那里,还有什么难题不能化解。庄子说:“至人无己,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能心不为形驭,神游物外,此所谓大自由也,取经途中,能最先参透,真正参透这种自由的就沙僧一人,悟空到了西天,已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神佛,还在苦苦哀求唐僧解去头上的紧箍,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再叫那什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说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治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的头上之理!”一路为紧箍所累。八戒自不必说,被封为净坛使者了还心存不满,抱怨终天,成佛了都忘不了一个吃。两相比较,沙僧真算得上是一个自由身,无尘人。他一心向佛,又不为佛累,未到西就已是佛。中庸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用它来评价沙僧,应该是恰如其分。这就是西游记中的沙僧,于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之中,以佛的影子一般指引着唐僧一行向西,最终涅槃归真。

后记: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猜你喜欢

沙僧感受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浅谈《西游记》中沙僧的大局观
沙僧套路最深?
西游记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文身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