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3-04-29梁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自由空间氛围兴趣

梁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淘汰,接踵而至的是各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初中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初中音乐教育的价值判断也应该有新的思考。

关键词:氛围;兴趣;自由空间;评价

一、前言

传统的音乐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更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而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任之一。本文将通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阐明自己的几点看法。

新世纪激烈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教育要创新,要实施以创造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我们这一代教育者有责任挑起这个重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传统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更缺乏创新的意识与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初中音乐教育的价值判断也应该有着新的思考。我们培养的人不能只是会模仿和接受,而应该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个性,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的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课堂也应该成为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不仅仅满足于会背一些音乐知识,学唱一些歌曲,他们还会对歌曲从多方面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处理,这种学习的需要便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了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活动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碰撞的火花,提高了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也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创造音乐美的空间。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在此,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营造新型课堂氛围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轻松,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1.正确运用肯定和奖励。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不是太准确,教师要委婉地提出“你能不能再思考一下”、“你很聪明,如果再努力想一想你会回答得更好的。”如果学生回答得非常完整,教师就一定要加以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如:“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

2.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一种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心理趋向。

3.热情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如果学生有不同见解,教师要鼓励他们畅所欲言,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让学生明白在教室里没有指责,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宽容和鼓励。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并将这种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直观激趣。在歌曲《国歌》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观看相关音像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历史故事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感受,把学生带入战争时期的场景中,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设疑激趣。在欣赏《赛马》教学中,笔者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帮一个忙。”学生一下子兴趣就来了,他们一般很乐意帮助老师。“老师因是成年人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这里有一首器乐曲,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听一听它们表现的是什么?”播放《赛马》后,学生初步感受:想到快乐的童年,追逐、嬉戏;像是马儿在草原上快速地奔跑……学生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课堂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气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表演激趣。在歌曲《青春舞曲》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一个教学环节:音乐活动。即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2)激励激趣。在歌曲《共青团员之歌》教学中,笔者将学生表演唱的歌曲进行录音,学生在倾听自己的歌声后,进行自我评价,这是一个最好的审美体验。教师对于评价正确的同学给予及时表扬,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录音,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涨,产生了更强烈的参与愿望。

三、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求异的自由空间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如在歌曲《歌唱祖国》教学中,笔者问学生:“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学生答:“繁荣、富强。”笔者又问:“如果老师请同学们用歌声来歌唱我们的祖国,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学生答:“坚定地、有力地、激昂地声音演唱。”在这个环节中,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演唱这首歌,而是逐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演唱。

2.鼓励学生尝试创新。例如:《金蛇狂舞》是一首非常激动人心的民族器乐曲,乐曲的旋律激动、向上、热烈,表现了人民喜气洋洋、蓬勃向上的情绪。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在这种音乐情绪的熏陶下,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然地随音乐节奏动起来,并对这段音乐感受表现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表演欲望,使音乐欣赏达到高潮。

3.倡导学生求异思维。如笔者在歌曲《盘歌教学》中,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想用新歌词唱问,然后请您唱答,可以吗?”笔者说:“可以。”于是,这位学生就唱起来……这样一来,其他学生跃跃欲试,笔者趁势让他们自由发挥,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火热起来。

四、科学的教学评价

如果我们用一般学科考试的方式、方法来对待音乐学科的考试,不仅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准确的评测,而且会背离音乐学科自身的规律及其特征。

近几年来,笔者一直采用星级评定的方式,记录学生每个学期的成长足迹,以此帮助学生们树立信心,明确方向。如下表:

学 习 自 评 同 学 评 教 师 评

视 唱 ☆ ☆ ☆ ☆ ☆ ☆ ☆ ☆ ☆

乐理知识 ☆ ☆ ☆ ☆ ☆ ☆ ☆ ☆ ☆

表 演 ☆ ☆ ☆ ☆ ☆ ☆ ☆ ☆ ☆

演 奏 ☆ ☆ ☆ ☆ ☆ ☆ ☆ ☆ ☆

创编能力 ☆ ☆ ☆ ☆ ☆ ☆ ☆ ☆ ☆

学习态度 ☆ ☆ ☆ ☆ ☆ ☆ ☆ ☆ ☆

注:填涂方法:

★☆☆ 一般(有待提高)

★★☆ 较好(继续努力)

★★★ 很棒(发扬光大)

总之,只要我们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就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玉丹.音乐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2]吴斌.中国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张群.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音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4]李志宏,王晓文.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

[5]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自由空间氛围兴趣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