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哦讽诵激趣课堂
2013-04-29顾春燕
顾春燕
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很多,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对头是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往往大搞题海演练,书声琅琅的课堂被繁琐的分析取代,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语文课上常常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场景。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基本方法。“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得”是说读了文章后,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品味出作品的妙处。按照这个方法,面对一篇文章,首先要进行诵读。诵读在语文学习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重视诵读的教学过程与方法,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有很大作用。
一、要把诵读和文本紧密结合,催生学生的诵读兴趣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准确地把握文本主题、人物形象和情感、景物描写等,常常不厌其烦地分析、提问,并让学生记笔记,这让课堂显得很沉重,这时如果把诵读充分地引入课堂,常常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比如,在《故乡》的教学中,文本的最后三个段落和小说主题有密切的关系,读好这些段落,可以帮助理解文本主题。这其中第一个段落,重点表达了一种历史的轮回和“我”对这种轮回的失望,在诵读的时候,重点抓住一些词,“竟”、“希望”、“又”、“都如”、“应该”、“新的生活”,把这些词的味道读出来,再结合文中人物的描写,历史轮回也就鲜明地体现出来了。然后接下来的段落,继续抓住“忽然害怕”、“不也是”、“偶像”、“只是”这些词的重读,来感受“我”对新生活的迷茫。在最后的段落里,用舒缓优美的语调诵读海边沙地的描写,从诵读中感受作者对故乡美好的回味,并借此表达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努力的勇气。
另外,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的过程中,可以诵读关于杨二嫂的对话描写和行为描写,在诵读时指导学生通过语调语气的变化,来感受杨二嫂这样一个因为贫困而尖刻自私的人物形象。
还有在《呼兰河传》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太阳也不知道”这一语段,反复诵读,采用扣住“就”重点词,把文章分行化为诗句等方法,边读边体会文本要传达的那种完全自由的境界,从而深入到文中小女孩的内心,理解作者对自由生活的不懈追求。
二、要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激发学生的诵读信心
很多小学生愿意大声诵读,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少部分同学外,其他人在诵读上感受不到成功的乐趣,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小,以至于不再张口。这个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细致的诵读方法指导,让他体会到诵读不是很难的事情,并通过诵读努力,体会成功的乐趣。
例如,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己体会“重读点”。所谓“重读”,即在朗诵中加重语气,增大音量,以强调所读内容。诗句中哪些词语需强调?为什么强调?传统的做法是老师直接把自己认为需重读之处提出来,让学生们照葫芦画瓢———毫无疑问,这是对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极大的抹杀。那么,如何让学生自己“体会”呢?这就需要老师设计启发式的问题。
例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我们可以设计几个层次的问题:这一句表现的是什么场面?(宴会);这是一场怎么样的宴会?(豪华、奢侈);如何能看出这场宴会的奢华呢?(“金”、“玉”的容器,价值“十千”、“万钱”的酒菜)。这三个问题,思路清晰,层次步步推进,也绝无“为难”学生和牵强附会之感。到了第三个问题,学生便能明白:哦,原来“金”、“玉”、“十”、“万”重读,就能强调这场盛宴的豪华了。在悟出“重读点”之后,再引导学生找出诗词中情感变化的“关键点”。
在一些乐府诗和词中,常常都有转韵现象。同样以李白《行路难》(其一)为例。这是一首情感变化跌宕起伏的诗作,情感的变化伴随着韵脚的变化。略一指点,学生就找出了韵脚从前面四句一直是“ɑn”韵,转到了五、六句的“ɑi”韵,这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前四句,诗人异常压抑,而在反复的“行路难”咏叹之后,一句“今安在”,则像是对前面“冰塞川”“雪满山”痛苦迷惘的宣泄,诗人已不是简单发问“我在哪里?”而更像是控诉:“我能往哪里走?”这样最后一句的豪言壮语便呼之欲出了。
在诵读教学中,这样的“点”很重要。学生一旦用一些规律找到这样的“点”,便能拥有一份成就感,对诗词的投入便又自然多了一分,前后部分的诵读自然也能更有意识地表现出感情的变化。
以上是以古诗词诵读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重点词和关键点。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诵读的停顿、语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处理,从而在各类文本的诵读中掌握方法。
三、利用多媒体品味诵读,营造诵读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主题和风格,选取相应的乐曲配合诵读,能为诵读增添神韵。
比如,诵读《荷塘月色》时,配上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小夜曲》;诵读《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配上《春江花月夜》。这些配乐诵读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使他们沉醉在诗情曲韵之中,较快地进入美的意境。借助影像,将文字内容描述的景象在动感过程中演示出来,让学生两相比较,更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比如,学习《听潮》时,许多学生没有见过大海,要理解《听潮》作者对大海的真切感受,可以把文中海睡、海醒、海怒三段内容的录音与相应的几幅大海的动态画合成播放。这样,学生既看到了海潮的动态画面,又听到了海醒、海怒时的潮涌潮怒声,自然会陶醉其中,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画面之中,情随画动,声伴情发,从而自觉地诵读作品。
除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诵读为学生营造氛围,打开思路。
比如,我多次给学生布置亲情类的作文,然而大多数时候学生的作文内容单调,似乎大家都只能看到一些很平常的事情,写起来也是泛泛而谈。有一次,在布置写作亲情类作文时,先播放一段孙道临朗诵的《背影》片段,以及《妈妈,我等了你二十年》的朗诵。在听读过程中,学生慢慢地沉浸在感人的诵读中,脸色渐渐凝重,不少同学眼泪也悄悄地流了下来。听完后,我给了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梳理情感,然后思考,亲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学生接下来的交流要比以往内容丰富得多,角度也广泛得多,最后的成文,细节也生动了许多。
除了影音,也可以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活动中去,从而体会诵读的乐趣。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尤其在诗歌散文诵读教学中,学生如能产生“我”即作者、作者即“我”的感觉,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去。
学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教室窗外正好在刮风。这不正是一个创设情境的契机吗?在预习之后,我请一位同学站到窗边感受了一会儿,然后让他以第一人称介绍杜甫当时的情况。他想了想,这样说到:“你们眼前的我,是一个衣衫破烂、瘦弱苍白的老头儿。谁能想到,我就是曾经闻名全国的诗人杜甫啊!我好不容易从安史之乱的烽烟中苟且偷生,找到个落脚的地方,本以为可以就此安度晚年了,没想到这一阵可恶的狂风……”他越说越动情,真的像是“进入角色”了——这不正是品味诗句情感的最好的开始吗?良好的情境,需要老师敏锐的观察,精心的设计。
在诵读教学的时,适当加上些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表演欲,也是让学生“进入角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借鉴和微缩了舞台剧的表演形式。有时候,一些难以言传的微妙情感却能用表情、动作入木三分地“表演”出来。
例如,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表现对迟迟未到友人的等待。我便尝试让同学们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表演的:他微皱眉头,半闭双眼,一边不紧不慢地敲击着手中的笔,口中念念有词似昏睡状,忽然笔失手落地,他方才做出惊醒的表情,俯身往桌下寻找。这是多么精彩的表演!把久等未到那种疲惫、昏昏欲睡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昏昏欲睡的状态怎么用诵读表现呢?我让同学们继续讨论和尝试。这样的方法可以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学们也感到有所收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诵读的方法又为何不能多姿多彩呢?
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教师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诵读带来的艺术享受。重视教师的范读,这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诵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
教师的范读就像是一把钥匙,范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以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体现出来,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的范读极为重要,很多优秀教师都具有很强的诵读能力。长于吟诵是韩军语文教学的个性之一。韩军曾考取过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感情充沛、音色纯正、技巧运用,确实炉火纯青。他朗诵《大堰河,我的保姆》、《登高》等诗,往往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听过一遍之后,不少学生的眼里就闪动着泪花,而韩军自己也是“泪水悄悄滑落”。另外,教师如果能够有感情地背诵所学篇章,更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亲其师而信其道”,最后必然会热爱语文学习。
一直以来,诵读在语文教学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各种教学方法争奇斗艳的今天,我们更要用好这个有效的“传统武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21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