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教学情节牢牢扣住学生心弦
2013-04-29施玉香
施玉香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先生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有几个学生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不要以为这是古时书塾里才会出现的情景,今天,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却听得毫无兴致;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于是就出现了和上面类似的一幕:学生开小差,各做各的事。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学生不感兴趣。教育心理学表明,当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知识获取过程,把激发兴趣作为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起来。下面笔者试从教学情节的设计角度,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开端:激趣从“头”开始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所以,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新课的导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导语。让自己的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扣住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自己的特长设计不同的导语。
例如,在教学《端午日》一文时,我由刚刚送走的中秋节谈起,引出疑问:“老师这里有一首诗,大家看看写的是哪个节日?”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端午节后,我又发问:“同学们,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呀?”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开来:包粽子,吃咸鸭蛋、挂艾叶等等。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我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端午日。
导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但总的原则是要切合课文内容,符合文体特点,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
二、发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
巧妙的导语,可以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兴趣能持久,要想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教学《父母的心》一课时,在“细读品味,揣摩父母心”环节,我安排了分组活动:一边是优越的条件,一边是难以割舍的爱子之情,到底是送还是不送,父母的内心在做着痛苦的挣扎。请划出穷夫妇几次换送子女时的表现并细细体会,想象这两口子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从下面提供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并选代表演绎出来: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送走长子时;用次子换回长子时;用女儿换回次子时;要回女儿时。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激起了学生对文章的研读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设身处地感受文中人物内心的变化过程。这样,自然而然完成了对文本的欣赏、解读,真正读懂了父母的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要想让学生好学乐学,必须让课堂充满着学生的声音,给学生说话权力,让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高潮:努力营造教学胜境
一首乐曲的高潮能激起听众心中的无限涟漪,一篇小说的高潮能令读者心潮澎湃。课堂一旦进入高潮,学生的情绪随之更加兴奋,参与意识愈加强烈,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迅速进入一种愤悱的状态。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我教过了不止一次。通常的教法是介绍诗词写作的背景后,学生朗读,然后是分别品读词的上下阕。这样的教法没有什么新意。在听了江苏如皋实验中学赵海燕老师一节课后,我不由得惊叹,原来语文课堂可以上得如此充满激情,明白了什么叫课堂高潮迭起。
课堂上,赵老师的设计也并无特别新颖之处,至于课堂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张家港市生态课堂展示中也司空见惯。然而,就是这样并不特别的课堂设计、小组合作,却在老师的带动之下,让学生像着了魔似的参与了进去。课堂上,每个小组都在热烈地讨论,每个小组都想展示组内的风采。他们一个个情绪高涨,纷纷站起来,高举着双手,期待着交流发言。整个课堂没有一个学生不在参与,没有一个学生不在投入,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展示自己。特别是最后学生的签名,教师对学生做“风流人物”的激励,更是让课堂掀起了高潮中的高潮。这节课,学生的收获是前所未有的;这节课,学生是终身难以忘记的。
应该说,教学高潮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胜境。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做创设教学高潮的高手,甚至像赵海燕老师一样让语文课堂高潮迭起。试问,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毫无兴致、怎么会恹恹欲睡?
四、结尾:留一丝悠长的余韵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不但要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更要追求“终曲”余味无穷,把学生在课堂中诱发出来的学习兴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其学习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教师有必要精心设计,荡起终课前的涟漪,努力让每一节课的“终曲”都留一丝悠长的余韵,让学生一再回味。
一位老师在上《白鹭》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瞧,‘一行白鹭上青天',那群白鹭正从历史深处飞来,正像美的精灵在人们心灵的天地间翻飞,盘旋。” 这样的结束语和她诗意的导语遥相照应:“国人心中的白鹭,是翠柳枝头黄鹂声里的白鹭,轻舒羽翼直上云天;是西塞山前绯红桃花映着的白鹭,觅食着肥美鳜鱼;是晚风吹落一树梨花时的白鹭,群捕鱼儿溪影中。那纯洁优雅的白鹭,总能轻易扣动每一个人的心弦,也扣动了大文豪郭沫若的心弦。”像这样的结束语,可以说是整个教学乐章的尾声,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最后一个音符,给学生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就课堂教学活动来说,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各个环节入手,精心设计教学情节,把每一堂课打造成一篇精彩的“小说”,牢牢扣住学生心弦,努力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兴趣已生,课程当中,兴趣愈浓,课程结束,兴趣犹存,让学生真正达到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至高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21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