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置换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陆华艳
陆华艳
多年的教学,重复的上课,面对烂熟于胸的课本和教参,我想,能不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尝试和改变,而这些尝试和改变带来了新的感受和新的收获。
一、身份置换,巧设情境,挖掘内涵
刘勰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移情,从文艺审美的角度看是情感移置,是主客体在审美观照中的双向建构,是主体对事物中充满生命力的因素的情感投射,其含义与“同情、通情、入情、感情移入、感情共鸣”等相似。
一般来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自然地发生移情,主动地去感受课文的情感。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合适的情境,铺设移情的阶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在学习课文时,我采用了身份置换法,与课本里的人物角色对调。
在学习《画山绣水》的第二部分时,我改变了以前常用的方法,而是换做以下方法:给学生10分钟时间熟悉课文,找到课文写到的关于山水的传说,并快速整理,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然后请同学分析这些故事传说中蕴涵着劳动人民什么样的感情。10分钟后,我看很多同学胸有成竹,便让一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父子岩。然后问她故事蕴涵的感情时,她一时回答不出来。我启发她说:“假如你就是桂林的那个船家,我就是船上的游客,我现在坐在船上一边赏景,一边听你讲这个故事,你认为你会含着怎么样的感情给我讲述这个故事?”她想了一下,回答说:“我很同情这对父子的不幸遭遇。”我继续问她:“除了同情?还有没有其他感情?”她思考了一下,说:“敬佩他们,他们很有骨气,有义气。我为他们感到自豪。”班级其他同学早已经按耐不住,想回答了。我让这位学生坐下,继续问大家:“除了这两种感情,你在叙述时可能还会含有什么感情?除了对父子外,对其他人有没有什么感情?”
课堂马上活跃起来,一个男生跳起来大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对财主的痛恨。”其他人都微笑点头。第一个故事顺利解决,接下来的三个故事: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岩几乎就没费什么周折,大家很快就体味到了故事里的感情,一节课时间过得很快,到下课铃声响起,大家似乎还沉浸在桂林山水的故事传说中,对船家讲的故事所蕴含的感情回味不尽。
这次课,我用巧设情景、身份对换方法,让学生体味到参与的喜悦。其实,很多课文都可以做这样的身份置换,如《囚绿记》,我们可以把自己置换成作者,猜想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来囚绿,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对绿的喜爱心情。同时也可以把生活中自己的感受和课文中的感受对比,如我们对白鹭这样的小动物觉得平常,为什么作家郭沫若就能看到它独特的美。所有作家的作品都打上了作者的影子,时代的影子,我们只有把自己的角色置换,想象成自己是作者,想象自己就生活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自己就经历了作者的那些经历,就很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能跟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在理解文章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我的感情,假设自己就是那个孩子,想想我当时为什么会那么想,这些想法隐含着哪些感情?后来经过大家的思考和探讨,认识到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做法的疑惑和不满。
移情能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受得更加丰富,更具有立体感,也能使学生积蓄的情感获得宣泄。
二、对比现实,置换身份,理解主题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因为写作时代久远,让现在的学生出现理解困难。如果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巧妙设计,将课文内容与现实对比,在对比中进行身份置换,那么可以加强学生对现实的理解。
我在教学课文《桃花源记》时,翻译全文后,分析课文,用到了巧设情境来对换身份,然后用现实与课文对比,加强学生的理解。
问题一:本文的写作顺序?
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解决了,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逗留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问题二:桃花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桃花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来。
针对第一个问题,大家探讨出:惊艳,美丽,神秘。第二个问题,我让一名学生回答,他一时回答不出来。我启发他:“你认为现在居住的地方跟桃花源像不像?”他摇头了,我问:“为什么不像?你认为有那些不同?”他马上回答说:“我家太吵了,没有那么多树,经常还有小偷光顾。”班级里的其他同学都笑了,我说:“那你喜欢居住在桃花源这样的地方么?为什么?这个问题留给班级所有的同学思考。”班级里马上炸开了锅,一个平时很胆小的男生回答说:“喜欢,因为景色优美。”很多同学都在笑。我问:“他回答得不对吗?你们仔细去看原文。”马上有同学说:“对的,课文中写着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我说:“那就是了,学生想想,我们如果居住在这样的地方,也会觉得这是个很优美的地方。”顺藤摸瓜,另一个同学马上说:“那里很安静,没有外人去打扰。”有同学回答,人们热情好客。有同学说,这是个男耕女织的社会。有个同学说,这里没有战争,人们很安宁。一个男生大声说:“老少皆怡”。大家都笑了,因为大家都想到了另一个“宜”,他脸红着纠正说是“怡然”的“怡”,这次大家都点头称赞。
最后,师生集体总结出桃花源的总体特点:和平,安宁,没有战乱的纷扰,没有剥削,人们生活很幸福安乐。再结合刚开始学习时给学生介绍的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立刻理解了作者创作的意图,虚构的世外桃源是跟现实完全相反的,作者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理想的地方,是因为现实社会很黑暗,因此他借理想中的社会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
这一课,通过巧设情境,将桃花源和现实做对比,学生通过换位思考,深刻理解了作者的意图,显然比老师的单纯灌输要有意义得多。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可以这样对比的文章实在是不胜枚举:如在学习《故乡》时,我就设计了一道题目,根据课文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提供的信息,合理想象“我”在今天(21世纪的一个冬天),又回到故乡,呈现在眼前的将是怎样的景象。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和今天是有天壤之别的,从而加强对主题理解,并感受到今天的巨大变化。
总之,对比式的置换身份,对学生理解主题很有帮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随时灵活运用。教无定法,教有良法,作为一线教师,要突破教学的诸多限制和习惯性思维,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尝试,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灵活运用身份置换法,换位思考,教学相长,最后受益的不但是学生,也是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2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