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及其治理建议

2013-04-29易红林

金融经济 2013年5期

易红林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结合目前我国区域在经济金融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情况,探讨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及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货币渠道;信贷渠道

一、引言

货币政策是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对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汇率以及利率等经济指标进行调节和控制。由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体系总体调控手段之一,因此具有高度统一性和相对独立性,所以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是从整个经济金融的运行情况考虑,而不是以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状况为依据,这是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基础。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忽视区域经济非均衡性发展的现实,未对不同区域间采取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导致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日趋扩大。因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的研究对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宏观调控的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促进我国区域间协调发展以及经济转型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不同的经济学派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以凯恩斯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宏观经济分析为基本框架,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形成各自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到企业和居民,对其投资和消费等产生影响的过程。因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顺畅程度。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率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传导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产生区域效应。根据货币与其他资产之间的替代性差异,可以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条途径。

货币渠道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节金融市场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引起利率变动,进而使得经济中的投资行为产生变化,最终影响实体经济,主要是从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三个方面对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

货币渠道理论是建立在发达国家信息完全的金融市场的假设上,以完善的金融市场、贷款以及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完全替代性为前提条件。然而信息完全的金融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对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缺乏解释力的。信贷渠道则以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引发的信贷市场代理问题为前提,相对于货币渠道理论而言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其前提为:一是价格不作即时调整以抵偿名义货币量的变化;二是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调整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直接影响信贷量;三是对借款人和银行而言,贷款和债券不是完全替代的。

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原因分析

1、货币渠道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首先,凯恩斯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以利率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通过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共同决定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调节金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改变货币市场中利率的波动,然后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商品市场,最终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由于不同行业及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利率变化的反应是不相同的,相对于工业而言,农业对利率波动的反应较小,因此第一产业较为发达,而其余产业相对较为落后的区域对利率的波动反应小,从而产生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另外,国有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较中小企业而言,更具有利率优惠的优势,因此对利率波动的反应也较为不敏感,在我国东北地区、江浙一带等地有较多的民营企业,当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机构贷款能力出现不利的影响时,上述地区更易受到影响。因此,我国的利率传导渠道在不同的行业及企业的畅通性是不同的,从而产生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其次,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传导,是通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实现的。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影响人们对经济的预期,改变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然后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影响人们对消费、投资的变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来影响到实体经济,进而影响实际产出的变化。我国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在东部地区企业利用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的优越性,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积累,并且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及金融发展水平也优越于中西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从而也拥有较多的短期资金融资渠道,然而在中西部地区部分小规模企业由于受市场准入资格及货币市场准入条件的限制而融资困难。因此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在东部地区的畅通性要优于中西部地区,这也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

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汇率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一国的货币利率上升,意味着本币存款的吸引力上升,从而引起大量资金涌入国内,因此本国货币将升值。货币的升值使得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因此本国净出口以及产出均将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我国不同省、市、自治区对外经济的开放程度不同,东部地区对外依赖程度较大,当人民币升值时,以人民币标价的产品价格上涨,将导致净出口下降。因此,货币政策的变化导致不同地区净出口的变化不同,从而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统一的货币政策通过汇率渠道会对不同地区的经济产生不同的效应。

2、信贷渠道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首先,银行信贷渠道强调银行信贷的特殊性和银行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他是企业或个人外部融资的主要供给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因此国有企业无论是政策上,还是整体的经济实力都比中小企业贷款更具优势。不仅如此,在银行贷款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大型的国有企业可通过发放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然而中小企业为了寻找新的替代资金,就必须得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据2011 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可知,东部地区无论在机构个数、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占比上均高于中西部地区。而银行信贷渠道中,金融机构占据核心位置,这是由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需通过变动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从而影响可供借款者的贷款数量,进而达到货币政策实施的目。

其次,资产负债表渠道也称为金融加速器机制,从货币政策对特定借款人资产负债表状况变动的影响的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认为借款者面临的风险溢价的大小取决于自身的资产状况。当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利率将会上升,此时企业的股票等资产价值则将下跌,因此企业的借款能力随之就下降,投资减少,总产出也将下降。所以,企业外部融资风险溢价的大小以及企业面临的信贷条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资产净值的波动的影响,当企业资产净值下降时将引起投资的减少,此时货币紧缩的效果加剧。由于信贷市场具有不对称性,在与银行进行交易时,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会被认为具有更高的信息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即中小企业对外融资时成本更高。不仅如此,大型企业拥有除银行贷款渠道外的其他外部融资的渠道,因此受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较中小企业更小。

五、实现货币政策区域协调的政策建议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和谐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然而忽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不但有可能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还可能进一步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于维护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更在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从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须缩小区域经济结构差异。首先,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有利于区域间经济结构的良性发展。由于三大产业对统一货币政策的冲击敏感度不同,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可以提高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度,减少负向作用,并且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发展情况,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要素禀赋科学合理的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区域企业结构。在当今激烈竞争中,中小企业可凭借其灵活的经营方式适应目前的环境从而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有利于促进专业化生产技术的改进,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因此要适度提高非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比重,建立合理的区域企业结构,同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一是应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二是应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格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间形成良性竞争,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的高效运行;最后,要鼓励内陆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包括促进内陆地区贸易转型升级和促进内陆地区贸易增量区域化发展,着眼消费者需求是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应积极发展其特色的产业,利用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有效而高速的增长。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出口贸易增量向区域化发展,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引导对外贸易企业向出口加工区转移,从而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突出的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第二,须缩小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尽管金融发展理论目前还未证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但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可通过减少信息成本以及交易成本,促使储蓄率、技术投资与长期经济等的增长。另外,应从金融结构多元化、多层次资本体系的建立及直接调控手段的实施为切入点,并以此作为非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强大的金融支持,从而加快该地区的金融发展。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应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包括拓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和推动政策性金融体系转型,并且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增加对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基金、邮政储蓄和住房公积金的社会资金的融资力度,从而拓宽政策性金融机构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其次,建设区域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一是要促进区域金融机构的发展,由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多样化,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中介的需求不同,二是要加强区域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区域金融稳健运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稳步推进地方信用体系的建设,三是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创新,地方性股份制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对于这类金融机构的建立,政府既要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也要重视对它们的管理与规范。

第三,须建立区域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货币政策作为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宏观总量政策,但是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它们之间的金融市场效率、金融生态环境差异也十分明显,因而导致货币政策在各地区的传导机制不同,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在经济紧缩期,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此时,由于沿海地区在投资收益率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增加的货币资金往往都流入这些地区,加速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反之,在经济过热期,央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内陆地区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减少风险,将已收缩的信贷投向沿海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先行收缩。可见,如果只实行统一货币政策,而不对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工具实行一定程度的区域化,便会导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货币政策工具区域差别化方面进行调整,主要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率两个方面。首先,实行再贷款区域差异化: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3月21日表示,今年中央银行仍将继续推进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在原有湖北、广西、四川、重庆、吉林、甘肃、福建、山东8个省563家县支行的基础上,将农业银行黑龙江、河南、河北、安徽4个省379家县支行纳入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覆盖范围,在此基础上应该逐步推进存款准备金率区域差异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和执行,促进区域间金融结构的平衡发展;其次,实行再贴现区域差异化:再贴现政策不仅可以进行货币的总量调节,而且具有选择性的信贷政策效果,通过实行区域差别再贴现率政策,可以发挥资金的导向和结构调节功能,引导信贷资金向落后地区倾斜,加大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因此对再贴现工具实行差别化,有利于支持落后地区票据市场结构的发展建设,促进地区间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不仅如此,还可通过实行再贴现规模区域差别化,适当向中西部省、市、自治区倾斜,给予这些地区更多的再贴现资金额度,增加他们的基础货币投放,另外还可支持中西部省份地区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票据尤其是商业票据业务,培育和扶持中、西部票据市场的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

六、总结

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及其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其次对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的产生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显现出来:一是货币渠道,货币渠道影响主要是通过利率、资产价格、汇率传递;二是信贷渠道,信贷渠道的影响则是通过银行信贷、资产负债表传递。最后,围绕着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结构差异、缩小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及建立区域货币政策协调机制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徐剑.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性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2]康春爽.我国利率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5.

[3]张细松.基于调控方向差异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J].南京财政大学学报,2012.02.

[4]中国人民银行南昌支行课题组,郭云喜,徐峻.货币政策趋于差别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西与浙江比较的VAR模型分析[J].金融经济,2012.02.

[5]蒋国政,唐俐,姚晖.区域产业发展结构与货币政策调控承受能力研究[J].海南金融,2012.07.

[6]王忠.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06.

[7]胡振华,胡绪红.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J].财贸研究,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