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中感悟 读中想象 读中积累

2013-04-29林风华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3年5期
关键词:养蜂人朗读课文列宁

林风华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6课《蜜蜂引路》讲述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在找人的过程中,先是发现了花丛中的蜜蜂,继而想到了蜜蜂和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再观察采了蜜的蜜蜂飞向哪里,由此找到了养蜂人。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活中遇到问题,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事物间的关系,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引读全文

1.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让学生质疑。如:蜜蜂为谁引路?蜜蜂不是人,它怎么会引路呢?它把人引到了哪里?结果怎样?

2.带着问题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观察插图。

3.再次速读全文,同桌同学相互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列宁利用蜜蜂找到了养蜂人。)

(设计意图:以疑促读,以疑促思,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分析边概括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同桌互相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集中认读生字。①读带拼音的生字,再读去了拼音的生字;②找出课文中比较难读的长句子相互读读,再自己轻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3.同桌轮读课文,相互纠正错读的词语和句子。

4.想想、说说:列宁为什么觉得蜜蜂可以为他引路?你是从课文里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5.交流课前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列宁的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读书,在反复的读书活动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随文识字中加深对生字的识记,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使语言训练扎实、有效。)

三、直奔重点,理清路线

1.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是围绕“列宁利用蜜蜂找到了养蜂人”这个内容来写的。(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思考列宁的行走路线。

3.小组合作学习,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在白纸上画出列宁行走的路线简图。

4.出示剪贴画:花丛、园子、小房子、小路,让一位学生上黑板摆、贴。学生进行评议。(重点评价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对“附近”“旁边”这些词有没有忽略。)

(设计意图:联系课文内容,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动手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练习。

(1)理解本段的重点词语——“果然”。出示课文原句,让学生说说,把“果然”换成“竟然”行吗?为什么?

选词填空:果然 竟然

①早上出门,天阴沉沉的,到了中午( )下起了大雨。

②早上出门,阳光灿烂,到了中午( )下起了大雨。

(2)想象练习。

第三自然段,课文只写了列宁在找养蜂人的途中看到的和做到的,却没有写他是怎样想的。现在我们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列宁当时是怎样想的。

投影出示思考提示:

当列宁从住处出来后,他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心想:____;于是,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又想:____;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这时,他想____。

(3)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感悟出列宁是个善于观察、勤动脑筋的人。)

(设计意图:在教材的空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从人物的行为推想人物的内心,会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品质特点,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四、细读课文,积累语言

1.轻声朗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句子。

(1)列宁常常请养蜂人来谈天。

(2)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带点的词的意思是不是一样。你能不能给“往常”换个意思接近的词?(原来、平时、平常、以往。)

3.选词填空。

常常 往常

(1)放学后,他( )到操场打球。

(2)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 )得到老师的表扬。

(3)( )都是他第一个交作业,今天怎么会迟交了呢?

4.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5.说说你学了哪些新词语。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词说一句话。

(出示词语:附近、常常、谈天、往常、亲自、果然、惊讶、向导)

6.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谁会用这几个字组词?(出示:讶、谈、派、敲、蜂、引)

(2)观察这几个字,要想把这些字写正确、写美观,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先在书中田字格里描红、再仿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用观察、分析、比较、纠正等方法学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自学能力。通过辨字、组词、造句等设计,促进学生理解词句和积累词语。)

责任编辑:王天杰

猜你喜欢

养蜂人朗读课文列宁
把“朗读课文”落到实处
《青铜葵花》选段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人和他的蜂
都晓蜜蜂勤作苦 谁知背后养蜂人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养蜂人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