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评价激发无限的兴趣
2013-04-29乔慧
乔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40-02
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兴趣?只有教师全方位对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把握、引导,才能使课堂呈现出和谐和美丽。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多元评价,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在多元评价实施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逐步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这主要靠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教学能力来获得,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下面,就是我在具体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动之以情,春风化雨
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的举动和言语,也在无时无刻不被学生所关注。同样,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所谓的“问题学生”。曾经接手了一个初三的班级,还记得开学返校的第一节语文课,一个长得高大帅气的男孩坐在班级最前面靠近门的位置,在用一种不屑的神情冷冷的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据说,这是这个班级里最难对付的一个孩子。在我要求同学们写一写对语文课的看法和期待的小短文时,所有的同学都奋笔疾书,他竟然很傲慢地告诉我没带本也没带笔。我便把自己的笔记本和钢笔递给了他。他稍稍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然而找不到理由,也就开始低下头写起来,在班里巡视了一周后,我来到了他的身旁,惊喜地发现,这个调皮的男孩竟然有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拿起本子,我由衷地赞叹到:你的字真漂亮,和人一样的帅气啊!他显然不好意思了,害羞地笑了。这时我发现他看我时的眼光已经变得柔和了。我知道,孩子渴望赏识就像人需要阳光和氧气一样强烈。而一个被赏识的孩子是很容易与赏识他的人沟通的。此后的情形,不用说了,很快地,他便接受了我这个新老师,并在日后给了我很多的惊喜。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性的评价,实际上也是在关爱学生,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产生“我能行”的强势心态。学生得到了赏识,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自然会越来越浓厚,厌学的心理也就不会产生了。可以说,课堂上老师动之以情的赏识性评价可以产生春风化雨的良好效果。
二、把握契机,放大亮点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想给予学生以恰如其分的评价,就应该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挖掘和激励。把握评价契机是课堂激励性评价的关键。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发现性的评价来评价学生,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哪怕这个闪光点在别人看来微乎其微,但却是一个有价值的闪亮的课堂教学契机,只要及时抓住,可能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授课的内容是朱自清的《春》,在朗读这一环节中,一个男生朗读得相当出色,为了能够指导大家更好地投入到朗读中去,感受到春回大地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之情。我用很欣赏的语气评价说:“某某同学的朗读把我们完全带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春回大地,人们的喜悦,我发现他是带着微笑朗读的这一段春花图的,怪不得朗读得这样好。”经我这么一说,班里的同学都自主地投入到带着微笑朗读的行列中来,朗读效果特别的好。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多用这样激励性的评价,那学生将大大受益。
三、具体准确,激活思维
激励性评价是学生获得赏识的平台。当然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答语做出准确、具体、全面的评价,忌用空洞的语言。教师以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争论中掌握知识,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我在教学《吆喝》一课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时,当我提问: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哪一句吆喝,让你一听,就口水直流?一学生朗读:“馄饨——开锅”,并进而解说:这句最吸引我,我仿佛看到那冒着热气的锅里,馄饨薄薄的皮,大大的馅。我听了他得发言点评:读得真好,老师似乎也看到了热气腾腾的馄饨了。接着又一学生读:“蒸儿又炸,油儿又白搭……”我评价道:你的儿话音读得真地道,儿话音可是检验北京话地不地道的试金石,这篇文章就是用老北京的方言写老北京的吆喝。为什么让你流口水?学生听了我的评价很自豪的接着回答:这段吆喝里介绍了制作的过程和方法,让我觉得很好吃,蒸了又炸,放的油又多,肯定很香。我高兴得说:说得真好,我都要流口水了。
就这样,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纷纷踊跃举手回答。并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我顺势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描绘,我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同学们的感悟力、想象力真强。就这样,一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课堂上洋溢着积极踊跃的学习气氛。
四、调动热情 多元评价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常常把自己的评价放在了学生的后面。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小组内的学生或其他学生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我认为,在评价上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形成必要的评价习惯。对学生的评价注意循循善诱的引导,允许学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从一句话两句话开始,除了说对问题的看法,还可以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耐心的引导使学生的评价言之有物,意图清晰。
实践证明,课堂上及时、多变并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的评价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争论中掌握知识,建构了新的科学知识体系,激活学生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被逐渐激发,更能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互动相长,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的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告诉我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进行多元评价必将起到应有的导航、护航作用。愿课堂评价使我们的课堂真正以学生为本,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条涌动着生命的奔腾不息的河流!